精准靶向扶贫,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
2018-07-05夏一璞
夏一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里,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指的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得不够均衡,从而制约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阻碍了人民对改革成果的分享。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和社会生产能力的绝对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细化到城乡、区域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却有诸多不平衡。局部地区贫困,人民生活水平偏低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之一。因此,治理贫困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贫困现象的治理。早期中国扶贫政策是力图通过经济增长带来自发减贫效应,辅助以救济式扶贫。自1986年起,国家成立专门性减贫工作机构,展开有针对性的农村扶贫工作,主要分为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八七攻坚式扶贫(1994-2000年)、新世纪整村推进扶贫(2001-2010年)以及2011年开始的集中连片扶贫等几个阶段。经过30多年专门性的减贫扶贫工作,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与比例大幅下降。据统计,1978-2014年累计减贫超过7亿人。中共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喜人数据与骄人成就背后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扶贫工作持之以恒的贯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创新发展。
对贫困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呼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呼唤,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精准扶贫:扶贫思想的创新发展
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思想上的创新都来源于现实的需求。中国扶贫工作在取得卓有成效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长期以来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贫困表现状况分类不明、致贫、返贫原因总结不到位、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确等困境,造成了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脱贫成效不高等新问题。因此,瞄准贫困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扶贫,进一步切实提高脱贫攻坚的效率,是近年来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新趋势。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2015年6月考察贵州时,习近平进一步明确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深化为“精准”,将提高脱贫效率的关键归结于“精准”,言简意赅地总结出了以往扶贫工作成功的经验和确定了今后扶贫工作努力的方向,形成了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思想。
“精准扶贫”的立足点在于国家要扶真贫、真扶贫,着眼点是贫困人口要脱真贫、真脱贫,发力点是号准“贫脉”、找准“贫根”、确定“靶向”。
治理贫困就好比给人体诊断疾病一样,必须从症状深入肌理,从现象透视到本质,把握住造成贫困的根源,从而确定靶向,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标本兼治,方能事半功倍。精准扶贫的反面是粗放式扶贫,不问致贫因由,不考虑脱贫政策是否适合当地的脱贫能力与素质,一刀切式的盲目上马扶贫项目和投入资金,虽然能够在短期内看到减贫成效,却未能铲除贫根,不能持久发挥扶贫、脱贫的效应,往往在资金耗尽之后迅速出现返贫现象,民间将这种扶贫方式比喻成“大水漫灌”。精准扶贫就是要变以往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既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能找准着力点,加大有效投入,增加投入产出比。
精准扶贫的主要举措可以概括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指的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切实有效地将“精准”落实到扶贫工作的各个重要环节。“五个一批”指的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从具体实施层面细化了“怎么扶”的问题,贯彻了习近平强调的“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扶贫理念。
为了保障精准扶贫能够“精准”到位,还必须落实精准扶贫的四项机制—“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精准识别是治理贫困的前提,是找准贫根的关键步骤,可以比喻为治病过程中的“诊断”环节,核心要义是“准”。精准帮扶是治理贫困的核心,负责出台具体扶贫政策与措施,相当于治病过程中的“开方抓药”环节,核心要义是“实”。精准管理是治理贫困的关键,负责落实、监督与追踪扶贫政策发挥实际效用的各个阶段,相当于治病过程中的“服药”环节,核心要义是“细”。精准考核是治理贫困的保障机制,确保治理贫困的效用能够合理、持久地发挥作用,有效防止返贫,相当于治病过程中的“后续观察”环节,核心要义是“严”。
精准扶贫:精神脱贫与智力脱贫
扶贫先扶志的精神脱贫理念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要点。从表面上看,扶贫主要是经济层面的工作,然而深入致贫、脱贫与返贫等各个现象的深层肌理之中,不难发现,战胜贫困首先要在精神上摆脱贫困的束缚。
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集中表达了习近平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时对闽东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虽然思考的现象是局部的,但得出的理论观点具有普遍适用性。在书中习近平谈到,“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贫困好比疾病。生病的直接诱因可能多种多样,表现出的症状五花八门,但是根源一定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足以对抗外部病毒、细菌等的侵蚀,而发生暂時或长久的机体效能丧失。贫困也是一样,造成贫困的直接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每个地区每种贫困的表现可能各式各样,但精神上的贫困是主观上的主要根源。
如果主观上安于贫困,持所谓“安贫乐道”“穷自在”的观点,缺乏脱贫致富的愿望、勇气和信心,那么再多的扶贫输血也只是造就扶不起的阿斗。因此,扶贫必须先扶志,从思想上树立脱贫的信心,从态度上完成从“事事先求诸人”到“事事先求自己”的转变,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自身困境与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敢想敢干的决心与意志。只有从精神上脱贫了,才能保证投入的每一笔资金,保障的每一项政策,上马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切实转化为“造血”“生血”的有效生命链条。
扶贫须扶智的智力脱贫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又一战略要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说过,“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因此相对应的,减贫、扶贫、治贫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输入、帮扶与治理,而应该深入到贫困人口的能力缺乏和素质不足的层面,加强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明确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广泛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贫困人口自信、自立、自强、自助、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杜绝脱贫后再返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15年9月9日,习近平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写道,“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通过受教育的方式获得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能力缺乏而造成的贫困。换言之,只有当贫困地区的人民自身具备脱贫的素质与能力,才能顺畅地将国家外在的扶持转化为自身蓬勃的生机,这才是“精准”的意义所在。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维度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里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兩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15年8月2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为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在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如何实现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其中最艰巨的任务,是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难点、痛点与短板,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其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国家和人民下大力气坚持贯彻与深入推进。对此,习近平指出,改革攻坚要求胆子大,步子稳。胆子大,意味着脱贫攻坚的意志不能动摇,决心不能退缩,要勇于涉险滩、破困境,敢于创新扶贫理念,以精准扶贫确定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总方位。步子稳,意味着脱贫攻坚的方向一定要明确,不能偏移,推进过程要稳妥,不能粗糙急躁,要精准靶向发力,不能笼而统之,要避免出现扶富不扶穷、扶农不扶贫的现象。
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的推进效果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指的是发展水平达到“小康”,不仅局限于“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翻番,而是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让小康全面覆盖人口,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正如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所做的说明里谈道的,“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坚持贯彻精准扶贫与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第一,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切为了人民。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精准扶贫就是始终在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以人民向往为追求的价值引导下做出的科学决策。第二,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一切依靠人民。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是发展的中心,在于人具有动物无法超越的本质力量,这是在主观能动性激励与支配下的实践能力。因此,脱贫致富根本上还是要依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第三,社会发展的指向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在共享共建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而贫困人群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感受尤为敏感。精准扶贫思想是共享发展理念在扶贫领域的具体深化,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表达,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立场和核心价值追求,鲜明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