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厚传家久
2018-07-05王春盛
王春盛
说起家风,我家既没有令人动容的特别之处,也没有成文的家训家规,但爷爷和父亲宽厚待人的作风却根植我心,伴我成长。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永远是那个温厚纯良、医术精湛的老中医。
1988年,还在上中学的我随父亲回山东老家探亲。当天深夜,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镇里的李顺叔忽然发病,人事不省,家人把他抬到了爷爷家。
爷爷诊完脉后,给他的几处穴位扎上银针,不到一个小时,奇迹出现了,李顺叔慢慢睁开了眼睛。
爷爷对李婶说:“再给他抓点儿药,吃上七天就没大碍了。”
李婶低着头,手插在衣服口袋里,脸憋得通红,小声道:“大爷,药费我过阵子给行不?”
爷爷笑笑说:“治病要紧,你们也不宽裕,这次就不要钱了。”
李婶一家千恩万谢抹着眼泪走了。看着如释重负的爷爷,我不解地问:“治病救人已是行善积德了,怎么还赔钱送药呢?”
爷爷摸着我的头说:“谁家都有个难处,与人为善、宽厚待人,是咱做人的本分。”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爷爷的追悼会那天,看着十里八乡自发前来吊唁的鄉亲们,我似乎读懂了他老人家那句“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的真正含义。
这话也深深体现在父亲身上。
父亲年轻时来到大庆油田,是一名“老会战”。2001年,一个下着大雪的傍晚,年近六十的父亲被人搀着一瘸一拐地进了家门。
搀他的人不停道歉:“太对不住了,路太滑没刹住车……”
原来,父亲在下班路上被一辆长途车撞倒了。
我责问司机:“不知道应该先上医院做个检查吗?”
父亲当即严厉制止了我,然后对司机说:“我没啥事儿,赶紧回去吧,家人也在等着你呢。”司机千恩万谢地走了。
第二天,我们送父亲到医院检查,发现折了一根肋骨。家人都埋怨他,可父亲却说:“多大点儿事啊?人家又不是故意的。”
父祖辈的言传身教朴实无华,却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2012年国庆长假,我开着新买的车载着妻儿去郊游,路上被一个骑电瓶车的农民工大爷追尾了。他一脸惶恐,翻遍了全身才掏出一沓又碎又皱的零钱,不住地哀求:“小师傅,我就这点儿钱,你看够吗?”
我淡然地说:“不要你的钱了,你走吧,以后骑车注意点儿。”
老人走后,儿子问我:“爸,他走了,咱不就得自己花钱修车了吗?”
我也像当年爷爷和父亲那样,对儿子说:“人家又不是故意的,与人为善,少一些纷争,才能多一些美好。”
如今,我在油田从事党务工作已20多年,工作和生活中尽力做好人、做好事,连续多年被评为厂优秀共产党员及模范党务工作者,还先后三次被大庆油田授予“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我深知,这些都与祖辈父辈教我的做人道理不无关系。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三油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