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有效渗透
2018-07-04王敏
王敏
唐代韩愈通过《师说》中强调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师者”职责的基本认知和精辟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道”比“学”更为重要,它被放在三项基本任务的首要位置。尤其是现代青少年群体,由于生长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越性,他们普遍缺乏德育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正因为如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青少年的德育实践活动,显得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就语文学科而言,如何开展学生的德育教化活动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以教材阅读为载体,积极开展语文德育实践活动
“语文教材就是几个例子。”这些“例子”,不仅是语文“工具性”教学的典型,又是学科“人文性”教育的精品。古语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它重在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实际道理和教育现象。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以课程教学为有效支撑,善于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潜移默化中攫取“1+1>2”的实质性效益和效应。
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作者在本文中以感天動地、震撼人心的炽热语言,既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祖母的纯真孝情,又充分地体现了他具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感恩和报恩之心。在这一根深蒂固精神的引领下,李密不惜冒着“触犯天威”的巨大危险,在委婉表达拒绝“上宠”之意的同时,言辞恳切地表述了自己“去意已决、躬身伺亲”的坚定决心。“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善于利用课文教学中那些令人动容、激荡人心的德育元素,来“涵养与滋润”学生心灵,非常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全和个性发展。再如苏轼笔下的《赤壁赋》,通过主客之间“有问有答”的方式,体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豁达开朗”的个性特点和人生情怀。基础教材中还蕴含着其他丰富多元的德育元素。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开展“挖浅增效”教学活动的良好素材,更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优质德育资源。
二、以读写互动为支撑,积极开展语文德育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一“吸”一“吐”活动,不仅是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成分,更在其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半壁江山”地位。在语文传统教学过程中,读写活动遭受到人为地割裂,直接地导致了“高消耗、低收益”现象。新课程理念强调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教学,这无论对于工具性教学还是人文性教育来说,都能从中赢得“1+1>2”的实质性效果。
“传道”位于学校教育工作的三大任务之首。“道”为何物?通俗地讲,就是人生道理,“德”则是其中的核心元素。如何在语文“读写互动”中开展德育活动呢?一是“文以载道”,阅读是知识吸收、启智益能、道德进修、心灵净化、情感过滤的过程;二是“文为心声,”写作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思想追求的体现。有鉴于此,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读写活动,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以《屈原列传》教学为例。其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介”以及“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等三段文字,充分体现了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这三段文字,并在此基础上,联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等句义,让他们写一写学习认知和心得体会。如此而为,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汲取德育发展的“必需品”和“营养品”。
三、以自主体验为平台,积极开展语文德育实践活动
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90后”、“00后”的时代特质,集中地体现在“道德标准下滑”,如自私、自负、狭隘,对正义、诚信、责任、孝顺、爱国等不以为然,既不关注德育也不关注传统文化,虚荣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占有相当分量。这正是强调开展中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德育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把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落在实处呢?“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它重在强调“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既然是“学”的主体,他们又何尝不是“做”的主体呢?比如,教学《屈原列传》课文后,笔者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了“追寻屈原遗踪,感悟道德精神”的研讨活动。学生们通过“资料搜寻”、“小组讨论”、“交流共享”等实践活动,从中切实感悟到屈原那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强烈情怀,那博学多才、刚直不阿的特有气质,那愤世嫉俗、不屈不挠的凛然正气。再如,教学《陈情表》后,组织学生围绕李密的所想所为,开展了以“忠君与孝亲”为主题的演讲与辩讨活动。积极开展诸如此类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情感实践中赢得良好的德育活动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强化各类德育元素的渗透与浸润,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基本特点。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海曲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