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行动
2018-07-04赵正兰
赵正兰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和根本要求。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将文化建设高质量作为“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之一,不仅把“三强两高”文化强省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也为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新时代新理念新使命,宿迁将深刻把握所处发展方位,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定位,按照紧跟时代、立足现实、植根传统、服务群众的发展思路,高起点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的各项行动,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动城市文明风尚特质化、文化服务供给精准化、文艺精品创作战略化、文化产业发展优质化,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的文明高地和文化品质优异的文化名城。
在思想引领中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突出思想理论引领这一首要任务,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光辉照耀宿迁大地。深化理论学习宣传,统筹理论舆论,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神聚气、引领前行。既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创新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学习制度,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又注重辐射广大党员群众这个“绝大多数”,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大学堂”等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新载体新平台,常态开展差别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普及,推动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着力打造理论传播阵地,重点扶持一批党报党刊理论版,建设一批理论网站(频道)、品牌栏目,形成有影响力的全媒体理论宣传阵地。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宿迁的生动实践,加强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成果,有效服务决策,指导发展。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管理,坚持把好方向、守住阵地、管好队伍,着力加强辨析引导,强化风险防控,健全完善网络阵地、社科理论阵地、媒体舆论阵地、文化传播阵地和校园阵地管理制度,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向上向好。
在铸魂塑人中构筑文明高地。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为主线,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围绕“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打造文明实践宿迁样本,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了质的提升。站在文明发展新高度,将继续围绕铸魂塑人这一核心任务,既在滴灌渗透、潜移默化中促进核心价值观的信守和践行,又在抓实文明细节、培育城市文明特质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构筑文明高地。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設计组织形式多样、富有仪式感的主题教育活动,建设一批更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街头小品,持续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和“引领宿迁——身边的榜样”典型宣传系列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人格化。深培厚植城市文明基因,始终把城市文明特质培育作为引领城市发展重要战略,以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为统揽,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不断提升《宿迁文明20条》内涵,推出《宿迁文明20条》2.0版,推动文明交通提档升级,探索推进城市常态长效管理立法工作,真正让文明浸润宿迁人血脉,成为宿迁城市永恒坐标。
在精准惠民中改善文化民生。新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精神追求上。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升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获得感作为目标追求。近年来,我们针对建市时间短、工作积累少等客观实际,重点围绕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等短板弱项,全力打基础、促提升,基本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构建形成了多元化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对标时代新要求,我们将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着力破解供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加快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相互贯通、资源统筹使用,着力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特色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建设,启动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综合考评,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覆盖、提档升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统筹建设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加快推动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探索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促进各类资源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水平。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拓展提升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依托“文化四季”惠民活动,探索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模式,建立文化服务项目库,实现文化活动与群众需求精准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传承积淀中繁荣文艺生产。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近年来,我们针对基础薄弱的客观现状,统筹全市文艺精品创作重大事项,建立评奖激励、导师指导、创作扶持、宣传推广等系列工作制度,有力促进了创作整体水平提升。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好文艺精品创作打基础、利长远工作,在传承中积淀,在积淀中发展。谋划推进文艺精品战略,实施“名作、名家”培育计划和文艺原创扶持计划,深化市县(区)联动、统筹推进机制,探索推行签约艺术家制度,启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影视创作项目、文学精品打造项目和舞台精品打造项目,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发展转化地域优秀文化,深度挖掘宿迁特色文化资源和历史人文素材,建立门类齐全的地域文化素材库,汲取文化营养,推出一批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浓郁特色的精品力作,讲好宿迁名人、宿迁好人、宿迁故人和新宿迁人故事。健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优化文艺创作扶持政策,运用剧本资助、演出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投入扶持,探索推行重大文艺活动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发挥“金鼎文学艺术奖”评选导向作用,加大对宿迁优秀作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常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在提质增效中增强竞争实力。随着文化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稳增长、促转型、增收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们坚持提升存量和扩大增量并进、优化管理和提档升级并举,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12.9%。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不仅需要有文化产业量的快速增长,更加需要质的优化提升。坚持分层分类发展,突出龙头企业打造和“三上”文化企业培育,深入实施“百企升级”计划;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启动实施“百微企业扶持”计划,构造高成长性文化发展主体协同共进的文化企业生态圈。推动产业要素集聚,着力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文化创意、工艺品、数字出版等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实施“文化+”行动计划,推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结构创新、链条创新、形态创新,持续举办“金鼎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产业支撑。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