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油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7-04周成强卿付均
周成强,卿付均
(1.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宜宾 644000;2. 筠连县国有林场,四川 筠连 645250)
油茶 (CamelliaoleiferaAbel)系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树高一般为2 m~8 m,树龄可达100 a以上,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树种,有 2000 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 棕榈、椰子、橄榄、油茶) 之一,适应范围广,是宜宾地区优良的乡土树种之一。油茶树一次种植,收益100 a,有“绿色油库”之称,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比橄榄油高10%~20%,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是优质食用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口感上佳,耐贮藏,易于被人体吸收,长期食用,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也是工业、国防、医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原料,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油茶非常适宜宜宾地区生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缓慢、滞后,效益低,为促进宜宾油茶产业快速稳步健康地发展,从如何适应我市油茶产业发展需要,强化木本油料主推品种油茶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我们分析总结了当前宜宾油茶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思考未来宜宾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策,为制定我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3]。
1 宜宾油茶生产现状
1.1 油茶基地情况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油茶产业,到2012年,油茶种植面积已达36 667 km2[4],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14 个省(市、区),其中高产油茶林面积达13 333 km2。宜宾市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种植油茶,目前,宜宾市林地面积约546 667 hm2,油茶基地面积约7 200 hm2(其中良种油茶基地2 613 hm2、占全市油茶面积的36.3%)。其中原有老油茶林3 867 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0.7%,分布于宜宾市的各个区县,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新造油茶基地约3 333 hm2左右,占全市林地面积的0.6%;主要集中在翠屏区、江安县、宜宾县、珙县等4个区县(根据2017年宜宾油茶发展情况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影响,油茶林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油茶面积越来越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茶山面积多年荒芜,管理粗放[],80%的老油茶林属于低产林,茶油产量为5 ·0.0667 hm-2左右,效益低,油茶产业发展非常滞后。宜宾市各区县油茶基地情况见表1。
表1 宜宾市各区县油茶基地情况表 单位:hm2
1.2 油茶种苗情况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油茶良种选育进行了大量研究,选育出油茶良种200多个,年产油水平从450 kg·hm-2到1 125 kg·hm-2,成为油茶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最主要良种,形成了“湘林”、“长林”、“赣无”、“桂无” 等良种系列[4]。宜宾市从2009年开始油茶选育的工作,现已选育出经四川省良种审(认)定委员会2010年、2011年认定的12个本地油茶优良品种。 宜宾市现有一个省级油茶良种基地,即宜宾市油茶采穗圃基地,是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计批字〔2009〕64号)文正式批复建设的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分为翠屏区分圃和江安县分圃,总面积101 hm2,每年可为各项工程造林提供优良油茶种苗50万株、每年可提供嫁接用穗条400万条,为宜宾市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苗来源。
1.3 油茶加工情况
全市茶油加工环节薄弱,目前没有精加工企业,部分乡镇尚存几家作坊式榨油厂,油茶基地生产大都以卖茶果和茶籽为主。
2 主要问题
2.1 油茶品种老化混杂,规模化程度不高
宜宾市的油茶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种植的,主要为实生繁殖,品种混杂。老油茶林面积占全市油茶林面积的54%,占比较大,现有油茶品种退化,树龄老化,处于良莠混杂的状态,且大部分已在盛产期后期,或进入了衰产期,产量逐年下降。随着我市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的启动(2009年),培育出了部分优质油茶种苗,从2010年至2017年底共新发展油茶基地3 333 hm2,其中良种油茶基地2 613 hm2、占新发展油茶面积的78.4%,良种化程度不高;8 a时间内发展油茶面积少,良种化进程缓慢,良种的推广与油茶产业的发展相差甚远。大部分油茶种植户,各自经营,随意性大,林农单兵作战,种植零星分散;少数油茶企业才开始发展,规模化油茶基地建设发展缓慢,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油茶加工原料基地难以保证,加工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1],难以形成产业化管理和规模化效益。
2.2 油茶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
由于群众科技水平不高,沿袭过去原始的油茶生产方式,少有实施垦抚、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抚育措施,油茶林长年疏于管理,长期得不到管护,现已演退为马尾松、杂木、油茶混交林,杂草灌木丛生,病虫害严重,品种混杂且退化严重、树龄老化、大部分成为低产低效油茶林,大部分老油茶林得不到有效改造,林分质量差,经营管理粗放、油茶产量低,存在 “人种天养”[1]、采多少算多少,效益差。宜宾市油茶经营管理技术力量还较薄弱,技术推广和培训明显滞后,许多地方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未能掌握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油茶经济林的发展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各方对油茶产业的投入少,重视不够,油茶造林上的补贴扶持政策少,科研开发力度不够,油茶产业的发展缓慢,茶油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小作坊式榨油坊,没有油茶精深加工企业,使得油茶产业断链,种植油茶未能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效益低,反过来也影响油茶种植户的积极性。目前,湖南、江西油茶产业大省,选育出的优良油茶品种,鲜果产量高达600 kg·0.0667 hm2~1 000 kg·0.0667 hm2,茶油产量达到50 kg·0.0667 hm2~70 kg·0.0667 hm2,而我市油茶林平均产鲜果仅有100 kg·0.0667 hm2左右,产初级茶油5 kg·0.0667 hm2左右,0.0667 hm2平均产值不到200元,效益低,差距甚远(根据2017年宜宾油茶发展情况报告)。
2.3 油茶加工工艺落后,综合利用率低
去年,宜宾市油茶鲜果产量约1 500 t左右,以茶籽销售和小作坊加工为主,仅盛竹园林有限公司收购了约30 t干茶籽,送到自贡市荣县弘鑫农业公司委托精深加工,产精油3.5 t,以160元·kg-1价格进入市场销售。全市油茶加工能力非常薄弱,缺乏精深加工,经济效益低,附加值不高。目前没有精加工企业,仅有少数小作坊,油茶种植户大都以卖鲜果、茶籽为主。油茶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食用油上,在高等级的保健茶油开发、化妆品茶油的炼制、茶枯茶皂素的提取、茶壳综合利用等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尚未起步,生产加工工艺落后,加工技术的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油茶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率低,产值不高。
3 发展对策
3.1 加快良种繁育,建设产业基地
加强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要想提高产量、发展油茶产业,必须走良种化道路。通过油茶良种选育,选出产量大、含油率高、皮薄、果大、抗性好,适应我市气候、立地条件种植的优良新品种,建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实现油茶生产良种化、标准化、基地化管理,加快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良种使用率,提高油茶单位产量;要大力培育油茶良种壮苗,实行定点育苗、定向供应,凡是新造油茶林一定要坚持使用经国家和省审认定种苗,坚决杜绝使用劣质种苗。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建设油茶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有规模才能出效益,因此,好的品种,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吸引外商来发展,促使产业良性循环。
3.2 提升经营水平,大力示范推广
要想增产,品种是其一主要因素,油茶经营管理技术也是关键;加大油茶产业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油茶产业协会,指导油茶生产经营、加工销售、保障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引进专业人才,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推广新成果,尽快把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送到群众手中,专门服务于油茶生产加工遇到的问题,加强与四川省林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市林科院、翠屏区和江安县省级油茶良种基地及省内外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技术服务联系;抓好油茶栽植技术的组装配套,大力推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建设高产稳产标准化的油茶示范林,为广大茶农学习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提供样板,产生示范效应,带领当地业主农户按照良种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来经营油茶林,实现油茶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高效生产,激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通过送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广大林农、大户、企业大力推广油茶良种良法[6],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掌握油茶的丰产栽培技术,逐步改变人种天养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提升油茶经营管理水平,使农户从油茶产业中得到实效。
3.3 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油茶基地,延伸油茶产业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农业信贷、政策补贴、项目资金扶持,鼓励生产企业做大做强,走规模化发展油茶基地和集约经营,延长产业链;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往茶油精深提取加工方面发展,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大油茶产品开发力度,茶油除了食用,还可开发日化、医药等用途,包括茶油保健品、化妆品开发,茶枯精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茶枯茶壳可作有机肥等,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加油茶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开发一系列油茶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拓展茶油的消费市场。
3.4 完善投入机制,创新经营模式
为确保油茶产业稳步、持续、健康、科学地发展,实现产业增效、林农增收,应加强油茶产业的科学规划,把油茶的发展作为调整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引导和服务,将油茶作为我市木本油料发展的第一树种和主打产业,加强扶持的力度,出台一些油茶种植的补贴政策,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科技创新等项目资金,落实信贷支持、林业贴息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改造新造油茶林的林地优先批准采伐、安排采伐指标,完善投入机制,提高种植积极性,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油茶产业,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鼓励、引导全市广大干群、林农、企业等各种投资主体投入油茶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行多元化投入,多模式发展。一是鼓励林农大力种植油茶和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形成千家万户经营模式;二是鼓励大户规模连片种植油茶[1],通过流转、承包、转让和联营等途径规模化发展,形成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大户经营模式;三是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社,整合资金、土地、技术优势发展油茶产业,掌握实时行情,提高技术水平,保障农民利益;四是鼓励油茶加工企业,通过租赁或与农民股份合作、与专业合作社联营等方式规模开发,建立原料林基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形成“公司+基地+农户”[7]、 “公司+基地”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 、“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绍会. 广南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12.
[2]黎先进.四川经济林资源特点及综合区划.经济林研究,2001(01):33~36.
[3]陈金海,胡健全.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华东森林经理,2010,24(02):1~5.
[4]吴建波.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1~35.
[5]蔡善鹏. 南康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江西林业科技,2014,(2):50~52.
[6]石程远,张超家. 凤山县核桃和油茶特色经济林发展目标研究. 林业勘察设计,2013,(1):65~67.
[7]刘英,王东,钟渝华,等.浅谈昭觉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四川林勘设计,2015,(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