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景区周边交通指数和区域客流饱和度指引智能交通出行决策的应用

2018-07-04李鹏鸽

智能城市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服务水平道路交通客流

李鹏鸽

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广东深圳 51804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加,游憩的需求也随之增长[1],根据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关于2017年旅游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深圳市接待游客总数达13147.45万人次,同比增长5.31%。旅游业的繁荣推动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负面问题,特别是当景区客流量过大的时候,如何及时引导或疏散客流成了有关部门及景区管理处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现代大数据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旅游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时监测景区及周边客流量,分析客流饱和度及交通运行指数,借助公共交通引导或疏散客流,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供需失衡,支撑景区有机更新和功能实现[2]。

1 客流监测方法分析

1.1 客流饱和度定义及算法

客流饱和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区域客流量与该区域客流最大承载量的值,其中客流最大承载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在保障旅客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安全的前提下,该区域所能容纳的最大客流量。

客流饱和度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客流饱和度的值将该区域服务水平划分成5个等级,分级如下:一级服务水平,区域饱和度为0~0.25,此时该区域舒适,旅客行动完全不受限制;二级服务水平,区域饱和度为0.25~0.50,此时该区域基本舒适,旅客行动受到较小范围限制;三级服务水平,区域饱和度为0.50~0.70,此时该区域拘束,旅客步速受限;四级服务水平,区域饱和度为0.70~0.90,此时该区域较拥挤,旅客行动受到较大程度限制;五级服务水平,区域饱和度为0.9以上,此时该区域拥挤,旅客行动相挤。

1.2 交通运行指数定义及算法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简称“交通指数”)是对道路整体运行水平进行量化评估的综合性指标,具有直观、简单、敏感的特点,能够直观反映路网拥堵程度和变化[3]。深圳市的交通运行指数是基于行程时间比的交通运行量化指标,即通过对比路段或路网实际行程时间与期望行程时间的比值,表征当前路况相比期望车速情形多花费的时间,用于评价交通的整体运行情况。

交通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 —路段或路网的实际行程时间;——自由流车速下(如凌晨时段)行程时间;F(⋅)——由模型确定的行程时间比和指数的换算关系。

交通运行指数取值范围为0~10,分为畅通(0~2)、基本畅通(2~4)、缓行(4~6)、较拥堵(6~8)和拥堵(8~10)五个等级(见图1)。畅通状态表示车辆出行基本可按照自由流的速度行驶,而拥堵状态表示出行需要多花费的时间为自由流状态下的1.2倍以上。拥堵指数以不同的颜色区别显示,市民可以直观查看实时的道路交通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出行路线以及出行交通工具等,灵活调整出行,提高出行效率。

图1 交通运行指数与出行时间关系示意图

2 深圳市典型景区实例分析

2.1 大梅沙海滨公园

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位于大鹏湾畔,于1999年5月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是深圳的标志性旅游景点。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1800m的沙滩就镶嵌在这青山碧海之间,大梅沙现已成为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深圳市乃至全国的游客。

根据相关部门历史数据显示,大梅沙海滨公园年最高人流量突破1100万,日最高人流量达到19万,平均日承载人数远超国内海滨浴场最大承载量,近年来游客数量更是不断激增。庞大的人流量、客流监测系统机制的不完善将引发生态环境、交通安全、公共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时客流监测并根据客流变化情况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及大梅沙管理处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重点。

图2是大梅沙海滨公园周边智能交通指数监测区域。

图2 大梅沙周边智能交通指数监测区域

2.2 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分析

根据智能交通相关监测结果,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大梅沙海滨公园开展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与周围路段交通指数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2018年4月28日(假期前一天)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如图3所示。

图3 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假期前一天)

根据智能交通相关监测结果,劳动节前一天,7∶00之后大梅沙客流开始逐渐上升,到达13∶00时,该景区客流达到高峰,此时周围路段的交通指数仍不断上升;客流在13∶00之后出现小范围波动,于16∶00再次出现客流高峰,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基本舒适”;交通指数的曲线与客流饱和度曲线高峰出现时段相比略显滞后,于17∶00出现高峰,高峰值为4.76,此时景区周围道路为“缓行”状态。

(2)2018年4月29日(假期第一天)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如图4所示。

图4 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假期第一天)

根据智能交通相关监测结果显示,劳动节假期第一天,7∶00之后大梅沙客流开始逐渐上升,景区客流高峰时段为16∶00~17∶00,该时段内,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较拥挤”,此时周围路段的交通指数仍不断上升,并于18∶00~19∶00期间出现高峰,当前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为“拥堵”状态,且随着客流饱和度的下降,交通运行指数也呈现剧烈下降的趋势。

(3)2018年4月30日(假期第二天)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如图5所示。

图5 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假期第二天)

根据智能交通相关监测结果显示,劳动节假期第二天,7∶00之后大梅沙客流开始逐渐上升,景区客流高峰时段为13∶00~14∶00,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拥挤”,14∶00之后客流不断下降的同时产生小幅度波动,当天交通运行指数的高峰发生时间与客流饱和度高峰发生时间较为一致,13∶00之后该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一直保持为“拥堵”状态,不随客流下降而变化。

(4)2018年5月1日(假期第三天)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如图6所示。

图6 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假期第三天)

根据智能交通相关监测结果显示,劳动节假期第三天,7∶00之后大梅沙客流开始逐渐上升,景区客流高峰时段为12∶00~14∶00,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较拥挤”,15∶00之后客流饱和度不断下降,当天交通运行指数的高峰发生时间比客流饱和度高峰发生时间提前1h,11∶00之后该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一直保持为“拥堵”状态,不随客流下降而变化。

(5)2018年5月2日(假期后一天)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如图7所示。

图7 大梅沙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图(假期后一天)

根据智能交通相关监测结果显示,劳动节假期后一天,8∶00之后大梅沙客流开始逐渐上升,到达17∶00时,该景区客流达到高峰,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拘束”,交通运行指数高峰发生时段与客流饱和度高峰发生时段相同,此时该景点周围道路交通路况为“缓行”状态,随着时间的增加,交通运行指数伴随客流量的减少而下降,在20∶00~21∶00期间出现短暂的上升波动,但不影响整体下降趋势。

3 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关联分析

根据大梅沙景区劳动节前后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当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在0.25以下,交通运行指数在2以下时,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舒适”,此时游客的舒适度较高,可以将游客往大梅沙景区大量引导,且该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皆为“畅通”状态,此时周围道路状况良好,公交系统正常运营。

当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为0.25~0.5,交通运行指数为2~4时,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基本舒适”,此时游客的舒适度较为良好,该景区能够进行正常的游客活动,且周围道路交通路况皆为“基本畅通”状态,游客可以自由进出景区,能够通过公交等方式进行理想的聚集及疏散。

当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为0.5~0.7,交通运行指数为4~6时,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仅为“拘束”,此时游客的舒适度一般,该景区应适度采取进出客流管制以缓解景区压力,且该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皆为 “缓行”状态,公交出行方式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此时周边道路可承载景区出行客流,无需其他交通管制。

当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为0.7~0.9,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较拥挤”,此时游客舒适度较低,在景区内的部分活动受到限制,应以公交等大客流疏散方式引导客流疏散;期间交通运行指数存在两种状态,其一为交通运行指数为6~8时,该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为“较拥堵”,这种情况下,公交作为主要客流承载工具,需要加大运力以缓解道路流量拥堵情况,此时道路虽然轻微拥堵,然而流量仍然会随着景区客流量的消散而消散;其二为交通运行指数大于8时,此时该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为“拥堵”,这种情况下,道路流量会随着客流的消散而持续拥堵,此时,当前道路通行能力不足以承载景区出行客流,公交出行受到限制,公交运营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挑战,需要通过调整发车间隔、增加发车班次等方式调整公交运力,且需要结合交通管制等方式减缓当前交通压力。

当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大于0.9时,区域客流服务水平为“拥挤”,此时交通运行指数大于8时,该景区周围道路交通路况为“拥堵”,这种情况下,游客舒适度基本为零,应通过引导客流去往其他景区的方式限制客流流入,同时加快客流的疏散工作。道路疏散景区客流的能力将严重受到影响,公交运营系统不足以承担景区变化客流,需要结合其他出行方式尽快疏散客流,并对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进行人工疏导以保证尽快恢复交通通行能力。

4 客流饱和度及交通运行指数的应用

4.1 公交运营体系方面的应用

结合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对公交运营体系应用(如表1)。

4.2 游客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智能交通不同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情况下对游客管理应用(如表2)。

表1 在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影响下的公交运营应用

表2 在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影响下的游客引导应用

5 结语

本文以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为实例,分析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与交通运行指数的关联性,研究在景区不同交通客流饱和度与周边交通运行指数情况下,公交运营体系及游客管理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为深圳市其他旅游景区提供参考借鉴,能够为景区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对于深圳市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员智能出行指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研究方向可以将景区周边交通指数和智能交通客流饱和度引入到智能旅游系统,面向社会及时发布旅游景区相关信息,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进一步推动深圳市智能旅游的发展。

[1] 钱琳琳.大型旅游景区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2] 吴爱民,叶茂,陈玥,等.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9):85-91.

[3] 陈蔚,段仲渊,周子益,等.基于出行时间的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算法与应用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福州市人民政府.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暨第26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福州市人民政府,2012:9.

猜你喜欢

服务水平道路交通客流
客流增多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举措构思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