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坝段尖角部位浇筑方式研究
2018-07-04
(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003)
1 概 述
大坝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基础块形状尺寸差异,各坝段基础温度应力各有不同,而陡坡坝段由于处于基础强约束区,在陡坡坝段三角区上端建基面附近会将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情况,其温控措施也较为严格。本文选用多坝段联合作用模型,开展尖角部位混凝土浇筑方式研究,得到了不同浇筑层厚、不同间歇期下对陡坡坝段的温度应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几种浇筑层厚仓面开裂风险的敏感性分析,为陡坡坝段采取
合适温控措施提供依据,为施工期动态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2 基本原理
2.1 混凝土热传导的微分方程
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固体,在计算域R内任何一点处温度场满足式(1)的微分方程[1]:
(1)
边界条件为
(2)
(3)
(4)
以上式中τ——时间,h;
λ——导热系数,kJ/(m·h·℃);
ρ——密度,kg/m3;
c——比热,kJ/(kg·℃);
a——导温系数,m2/h;
θ——绝热温升,℃;
β——第三类边界上的表面放热系数,
kJ/(m2·h·℃);
Ta——外界环境温度,℃。
2.2 混凝土温度场冷却水管的模拟
当混凝土绝热温升公式[1]为
θ(τ)=θ0(1-e-mτ)
(5)
时,对式(5)微分并代入式(1),积分得
(6)
当混凝土绝热温升公式为
θ(τ)=θ0τ/(n+τ)
(7)
时,对式(7)微分并代入式(1),积分得
(8)
上二式中θ0——最终绝热温升,℃;
m、n——常数。
2.3 应力场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方法
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增量包括弹性应变增量、徐变应变增量、温度应变增量、干缩应变增量和自生体积应变增量,因此有
(9)
由物理方程、几何方程和平衡方程可得任一时段Δti在区域Ri上的有限元支配方程[3]为
(10)
式中 {Δδi}——区域Ri内所有节点三个方向上的位移增量;
时段内由外荷载、徐变、变温、干缩和自生体积变形引起的等效结点力增量。
3 数值分析研究
3.1 计算模型与条件
研究陡坡21号坝段尖角部位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及受力状况,建立如图1所示的计算模型。计算时为更真实反映陡坡坝段边界实际情况,选用三个坝段作为计算模型,19号、20号坝段为约束边界条件。一般情况下,外界气温边界条件为月平均气温+2℃辐射热。地基底部全约束,地基侧面法向约束。计算网格总单元数173057个,总节点数197477个。
图1 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
3.2 计算模型与条件
图2(a)所示为温度边界条件,本文研究陡坡坝段施工期应力,上下游面均取月平均气温作为温度边界条件,层面取月平均气温+2℃辐射热,侧面绝热处理。
图2(b)所示为计算模型约束边界条件,本文以21号坝段为研究对象,19~20号坝段为21号坝段提供支撑作用,地基底部全约束,地基侧面法向约束。
图2 边界条件示意图
3.3 计算工况
计算工况见表1。
各温度控制阶段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降温幅度及降温速率。一期冷却的降温幅度不超过6℃,中期冷却的降温幅度不超过5℃,二期冷却的降温幅度不超过6℃。
表1 计算工况
表2 大坝混凝土各阶段降温控制标准
为使各阶段的降温尽可能均匀平顺,同时降温速率满足要求,各期冷却降温时间不宜低于表2规定值。
图3 分期冷却降温过程示意图
3.4 计算结果分析
a.长周期温度荷载应力的影响。图4为不同高程典型点工况1~工况4的应力过程对比。从中可知,在同等浇筑进度条件下,对于6m尖角部位下部高程的应力,6m层厚浇筑应力最大,上部高程1.5m层厚浇筑应力最大,四种工况的温度应力总体相差不大,最大应力相差0.1~0.2MPa。
b.仓面开裂风险分析。下面分析浇筑薄层长间歇后仓面开裂风险。图5所示为仓面典型点温度过程,图6所示为仓面典型点应力过程,计算中考虑了年气温变化叠加10℃的温度骤降(见图7)。从中可知:ⓐ浇筑仓越薄,长间歇产生的仓面应力越大,开裂风险越大;ⓑ浇筑层为1.5m时,仅长周期温度应力就超出允许拉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1.5~6m浇筑仓遭遇长间歇,如再叠加10℃温度骤降,不采取表面保温时,均存在开裂风险。
图4 不同浇筑层厚与间歇期时典型点温度与应力过程对比
图5 不同层厚长间歇层面点温度过程线对比
图6 不同层厚长间歇层面点应力过程线对比
图7 不同层厚长间歇层面点应力叠加10℃温度骤降应力过程线对比
4 结 论
本文研究了陡坡坝段尖角部位不同浇筑方式的影响,结论如下:
a.正常进度条件下,1.5m浇筑层厚和6m浇筑层厚对坝体应力影响较小。
b.浇筑1.5~6m后长间歇过冬,仓面存在开裂风险,浇筑层越薄,开裂风险越大。
c.建议第一仓浇筑层厚不小于3m,遇昼夜温差较大或温度骤降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仓面保温。
[1] 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 SL 282—2003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 郝志强.孔口坝段高温季节施工温控防裂研究[J].人民长江,2013,44(1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