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绘拼花
——续写民族工艺新辉煌
2018-07-04王忠秋
本刊记者 王忠秋
裴艳丽董事长(左)指导工人作画
初冬的一天,我们走进位于石家庄新石北路百年巧匠公司宽敞的绘画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几十个孩子拿着画笔围坐在桌子前,一笔一划地在木板上作画。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俨然是一个个小画家的模样。小天使们用他们的童心妙笔,通过柔美的线条和丰富的颜色展示他们心中的世界。在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古老的镶嵌、烙画、雕刻、彩绘等传统工艺,领略到中华民族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了解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孩子们可以对自己完成的木绘拼花作品进行定价,通过电商平台交易,按个人意愿将收入进行爱心奉献。百年巧匠公司董事长裴艳丽女士告诉我们,类似的公益活动他们组织了很多次,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与收获,也增加了亲子间的互动与交流。徜徉于“百年巧匠”的展厅里,一块块精美绝伦的木绘艺术品、雍容典雅的地板、色彩艳丽的墙板、精美细致的唐卡……诉说着百年巧匠公司一段段不平凡的创业历程。
2007年春,在装饰材料行业打拼多年的裴艳丽终于拿到了位于黄金地段的新房的钥匙,看着宽敞豁亮的房间,她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几家大型装饰材料市场不时出现她和爱人的身影。壁纸、木地板、灯具、厨卫、家电用的都是最流行的,房子装修得时尚、大气。看着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家,两个大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可儿子的嘴却撅得老高。
郭漫笳总经理(右)和他的职工在做手语交流
裴艳丽轻轻地把儿子拉过来:“告诉妈妈,为什么不高兴啊?”
“我没有地方画画了。”看着雪白的墙壁,懂事的儿子不忍心在上面乱涂乱画。
“这样吧,你房间的地板可以随意写画,只要你高兴。”妈妈很豁达。
“好吧,不许反悔哟!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儿子高兴地回屋了。
过了几天,爸爸妈妈来到儿子的房间“参观”,好家伙!地板成了儿子的画板——红红的太阳、绿色的小草、奔跑的牛羊、顽皮的猫猫和狗狗铺满了儿子脚下的世界。裴艳丽凝视着眼前的“作品”,陷入了幸福的遐思,旁边一对父子嬉笑打闹的声音从耳边飘过,勤于思考的她突然间灵光一现:“充满艺术风格的木地板,是不是会给我们的家庭增添更多的温馨与和谐的气氛呢?”
没过几天,几位朋友来新房做客,在建材行业打拼多年的商业盟友郭漫笳,凝视着花花绿绿的地板,听着裴艳丽绘声绘色讲着儿子在木地板上作画的故事,市场敏感度极强的他马上升腾起一个念头:这不正是同质化严重的地板业走出困境、破解瓶颈、独树一帜的极佳机会吗?说干就干,一刻都不能等待,一刻都不能耽搁!郭漫笳、裴艳丽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马上拿出所有的流动资金投入彩绘木地板的研发。
地板不能用松、杉等软木,因为容易变形,也禁不住重物的砸、压、磨。用红木、檀木等过硬的木材则容易开裂,加之木色发暗,无法在上面作画。经过比对,他们决定用桦木来做材质。桦木不仅木质较硬,不容易开裂,而且色泽偏于黄白色。在木头上作画,关键是要色彩艳丽,固着持久。用墨水和画油画的颜料都不行,因为颜料与墨水会顺着木材的纹路渗透扩散。用油漆呢?会很快被磨掉。如何解决木材的永久着色问题呢?郭漫笳可是发了愁了,连续几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平时不吸烟的他,为了激发灵感,一根接一根地吸烟,直到香烟燃到自己的手指头,烫得他一激灵,赶紧把烟头扔掉。可就在他扔掉烟头的一瞬间,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浮现在脑海:用烧热的烙铁烫!把画的灰色、黑色以及棕色等色彩用温度不同的烙铁烫画在木板上,这样不就解决了跑色、渍润、着色不持久的问题了吗?灵感来了,马上就试,郭漫笳用一把电烙铁试了一下,效果还真不错!树干、岩石、乌云等画面层次分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可是,美丽的画卷总不能都是黑色和灰色呀,还需要其他颜色的搭配,用烙铁是烫不出金色来的!
怎么办?
镶嵌!
郭漫笳、裴艳丽都想到了这个办法。他们把铜丝嵌入木板,用来表现金黄色,可是轻轻震动几下,铜丝就脱落了。郭漫笳建议把铜丝弄成扁的,像锔盆锔碗一样把铜丝锔在木板上。裴艳丽把铜丝放进自家的面条机里,想把铜丝像压面条一样压扁,她把铜丝放进了面条机,“咔吧”一声,机器停止了转动!低头一看,铜丝没有压扁,面条机承受不了铜丝的硬度,齿轮给硌坏了!郭漫笳只好抡起锤头,把需要镶嵌的铜丝、铝丝砸扁,把它们镶嵌在木板中,嘿!既美观又牢靠!
为了开拓思路,博采众长,他们来到了故宫博物院参观学习,面对着宫廷名画的波澜壮阔和深刻寓意,郭漫笳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古代工匠那巧夺天工、几近完美的工艺水平,呼之欲出、如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激发出他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蓬勃激情和遐思。经过河北省委宣传部联系,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把珍藏的乾隆御笔《岁朝图》组画交由郭漫笳他们进行二次创作。在博物院专家的指导下,出品故宫藏画木制工艺品。
回到石家庄,车还没有停稳,郭漫笳就拉开车门,直奔生产车间。他拿起雕刻刀,在已经拼接好的、熨烫镶嵌过的木板上雕刻下自己的灵光一现。很快,在周围人的惊叹之中,一件美轮美奂的地板画展现在大家眼前。说来也巧,一位军旅画家也正在现场,欣赏着作品,老将军突然说了一句话:“这么好的木画,当作地板太可惜了,还是把它挂到墙上去吧!”几个员工闻听此言,兴高采烈地想要把木画板挂到墙上,刚把木板立起来,站在一边沉思的裴艳丽叫住了他们,她拿起了画笔,她要在雕刻、熨烫、镶嵌、拼接后的木板画上勾勒上几笔绚丽的色彩。不一会儿,创作完成了,当这幅倾注了郭漫笳、裴艳丽心血的木板画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人群发出一片喝彩和欢呼!郭漫笳给这块历尽千辛万苦、凝聚了大家心血和智慧的木板画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木绘拼花!裴艳丽称之为木上丹青。不仅将传统的绘画、雕刻、镶嵌工艺集于一身,而且还把熨烫巧妙地融合于工艺之中,在传承中谋创新,在凝聚中求活力,不仅写意、工笔兼备,而且综合了油画、唐卡的精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工艺新品!
经过不断地摸索,不停地改进工艺水平,他们的木绘拼花做到了在潮湿、干燥气候剧烈交替的情况下不开裂,摩擦、日晒不易褪色,立体感强,绿色环保,稳重大气等鲜明的优秀品质,可以根据居室的大小制作成不同的尺寸。兼具艺术与实用双重价值,既适用于家居又可以用于公共空间装饰,还可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在石家庄乃至河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10年他们接到了参加“上海世博会”的邀请函,怀着忐忑的心情,裴艳丽拿着自己的展品走进了世界工艺艺术的殿堂。展出第一天,木画前面就有几个外国友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市场意识敏锐的裴艳丽马上带领几个工匠进行了木绘艺术的现场表演,看呆了的中外观众个个伸出了大拇指。第二天,制作现场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第三天,第四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这特别的工艺和木画。世博会快要结束了,郭漫笳、裴艳丽接到一个让他们振奋的消息,他们的作品被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百年巧匠的产品逐渐系统化,玄关系列、沙发背景墙系列、电视背景墙系列、嵌花地板系列、棚板系列、藏品系列(包括宗教唐卡系列和故宫藏画系列)以及创意礼品画系列应有尽有。不出车间,客户几乎可以订做室内所有装饰用品。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百年以上的企业却寥若晨星。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如何持久地保证产品质量,郭漫笳、裴艳丽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以弘扬中华传统匠学文化为己任,以“传承、创新、爱心”为宗旨,恪守匠人精神,立志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匡扶工匠精神,努力把中华匠学文化创意精品推向世界。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给这个企业命名为“百年巧匠”,意为怀匠心以起步,循规矩而得路。传承古老技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匠心筑梦,书写百年辉煌。
继承与创新,赋予了企业无尽的活力。如今,百年巧匠公司已经拥有了18项国家专利,荣获“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专利奖”“河北省名牌产品质量奖”。公司总经理郭漫笳获2011年度河北省专利工程优秀奖。为了破解融资难题,百年巧匠公司将知识产权标准化并成功利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获得了第一桶金——170万元,成为河北省第一例获得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小微企业,“木绘拼花”系列标准已成为地方标准并获得了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认可证书》。2015年,百年巧匠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以自己特有的手工艺技术上市的公司,也成为河北省首家登陆新三板的文创企业。
为扩大企业知名度,“百年巧匠”创新思想观念,建立了“匠好玩”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成为石家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他们将绘画车间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欣赏,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订制木画,进行一系列的DIY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大人、孩子前来体验木绘艺术的魔力和魅力。看到体验者的全情投入,看到他们做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听着他们欣赏自己作品发出的尖叫声,郭漫笳、裴艳丽感到特别欣慰。为了配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百年巧匠”开展了“可视匠人工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木绘艺术职业培训,为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木绘艺术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一技能实现就业、创业的梦想,国家职业培训部门认定“百年巧匠”木绘艺术为全新的艺术门类并授予职业专项技能培训资格。
2017年,他们不仅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还把“互联网+”应用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当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在产品进入绘画阶段时,客服会利用订单视频跟踪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生产直播服务,将工匠的精湛技艺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了解产品背后的故事,增加对产品的满意度。“透明车间”诚信平台建设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主要负责同志的肯定,对“百年巧匠”走出国门和品牌的创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巧匠”的木绘拼花不仅在国内销售火爆,也开始到俄罗斯、日本、美国、埃及、泰国、英国、贝宁等国家及地区展出和销售。他们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开发的跨境结算支付系统,实现了外汇实时跨境结算业务。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604万元。2016年5月,“百年巧匠”在洛杉矶与美国汉天传播产业集团签订了总额为350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并以此为契机在洛杉矶着手打造中国的手工艺术品展销店,真正让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优秀文化精品“走出去”,成为河北省通过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成功了的郭漫笳和裴艳丽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捐资助贫,热心慈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走进“百年巧匠”的绘画工坊,您总能看到这么一群特殊的职工,他们静悄悄地用手中的毛笔灵巧地描绘着图案,专注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是百年巧匠公司的听障画师。在这里,这些听力有障碍的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平等的报酬,更是有尊严的生活。“百年巧匠”与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吸纳了40多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并免费为400多人次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残疾人员工占公司职工总数近1/3,被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局、中国残联联合命名为“全国助残志愿示范基地”,被河北省残联确定为“残疾人定点培训定点上岗就业基地”。
匠心的诠释,早已超出手工业的范畴,它是追求专业和极致,追求完美与卓越的代名词。“百年巧匠”以“传承、创新、融合、传播”为企业宗旨,自觉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