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商之真伪与西安之进退
2018-07-03张勋
张勋
2017年7月份,西商大会宣传广告正式发布,这让很多人迷惑,陕西商人一直以“秦商”或“陕商”称呼,“西商”仅在明清之际因陕西和山西商人地缘相近、习俗相同、利益一致,合称为西商或山陕商人。现在提出的西商能否作为西安商人或陕西商人的简称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对西商又是如何界定呢?对此概念的提出,认为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者有之,认为包容开放、切中西安时弊者亦有之。
8月18日,西安日报“长安新语”对西商解释如下:“生在西安、长在西安、学在西安、创业在西安、结缘在西安的企业家都是‘西商”,我们总结为与西安有链接的商人都是“西商”。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曾纵横十大商帮,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明清之际,陕西商帮曾主导中西部食盐、布匹、茶叶等贸易长达500年之久,宗鸣安先生在他的《秦商入川记》中认为陕西商人深受“关学”影响,亦称儒商,以仁义为生财之道。
那么在今天,秦商大会已经召开8届,西安市选择另辟蹊径召开首届世界西商大会,用意何在?意欲何为?
对这一问题思考的直接背景之一是,改革开放39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的较量逐步演变为城市乃至城市群的竞争,西安当前不仅落后于曾经的“西三角”成都和重庆,甚至被郑州和武汉所超越,关中城市群亦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曾经的长安繁华仅剩孤独的自尊。
2017年以来,西安新的主政者开始正视差距,刮骨疗毒,以改革创新、坚忍不拔之精神践行西安“追赶超越”之路。在这样一场变革中,西安的逻辑很明确,一方面以大招商的姿态试图从外部引进更多的资本和产业,另一方面在内部则通过政府行政效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并激励本地的创新创业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效果是明显的,自从西安开启这一轮变革以来,海航、京东、华侨城、吉利相继携巨资入陕,8月19日,马云现身长安,并用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对西安的战略价值和商业价值大加褒奖,阿里巴巴宣布将在西安建设西北总部基地。
无论是“央企入陕”还是“浙商入陕”,这些新西商们已经开始了各自在西安的征程,而西安市也开启了自己的“追赶超越”之路。我们谨慎期待的是,经过这一轮的发展,西商的概念能够真正地被历史所记住,并为关中商帮的变迁贡献新的价值。
一、西商之历史溯源
周秦汉唐,西安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城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唐代以后,随着行政中心的北迁和经济中心的南移,西安商业繁华逐渐衰落,回忆历史,长安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商业文明的“元典”城市,亚欧大陆东西方贸易的交流中心,长安城东来西往之商贾,应是“西商”之鼻祖。
葛剑雄教授在《统一与分裂》中认为,秦、汉的政治中心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在关东。因此,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西汉迁徙关东富豪至关中诸陵8次。因政治原因强迁关东商人直接促成了长安财富的聚集和营商环境的提升,为絲路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北大学李刚教授认为,公元前216年,秦国商人乌氏倮用丝绸同部族首领交换牛羊,部族首领则用这些丝绸,向盘踞在河西走廊的月氏和塞人交换他们从中亚、西亚、罗马人手中交换来的黄金。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的原因亦因匈奴人阻碍了丝绸之路的贯通。
隋唐时期,长安城进入“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的商业高潮时代,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大唐西市聚集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国商人,尤以中亚与波斯、大食的“胡商”最多,现今西安回民街亦有丝路商旅之后裔。由于丝绸之路道路艰险,基本为秦商所经营。
明清时期,政府在陕西实行“食盐开中”“茶马交易”等优惠政策,陕西商人抓住历史机遇,以西北川贵蒙藏为势力范围,输茶于陇西,贩盐于江淮,运布于苏湖,销皮于江南,垄断中西部贸易500年之久,位列中国十大商帮前茅, 甚至超越徽商和晋商。
通过梳理秦商的历史脉络,我们发现,统一的政权、开放的政策、变革的机遇都是秦商崛起所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人文因素,当然,紧抓机遇、不畏艰辛,不辞劳苦与诚信经营等秦商精神亦是其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内因,清末的社会动荡造成了秦商的衰落,直到改革开放后以浙商为代表的南方商帮迅速崛起壮大。
那么秦商与西商究竟有何关系?我们认为,西安具有悠久的历史、开放包容的文化、便利的交通区位、久远的商业文明,而当这一切成为历史记忆,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一个封闭落后的西部城市之时,西安需要以史为鉴,发挥秦商对于地区经济中流砥柱的开创精神,引进央企、浙商等全国产业、资本与科技相融合,打造西北龙头城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二、西商与现代西安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汇聚了全国商贾,成为东西部经济贸易的枢纽和平台,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如秦商代表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步长集团董事长赵超;晋商代表金花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吴一坚、立丰集团董事长颜明;浙商代表中国广厦西北区域集团董事长金钦法等。
在西安大街小巷,福建人经营连锁超市和沙县小吃、浙江义乌人经营小商品市场、四川人开川菜馆和火锅店,这其实都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商业文明的凸显,也深深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商业基因,2012年曾有媒体报道,10余万来自福建宁德市周宁县、福安县、寿宁县的“闽商”,怀揣几万乃至几十万元、几百万的资金,争相闯进西安的背街小巷,将3万多个规模不等的福建小超市开到百姓家门口,每年利润45亿元。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西安当地的营商环境并不强,尤其是本地人喜欢稳定,以进入体制内为荣,或者去南方打工。和沿海的创业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西安的各个开发区则以均招商引资为己任,吸引外来投资逐渐成为西安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但这也部分掩盖了城市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本次西商大会表彰的10名“最具影响力西商”和12名“杰出西商”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冯仑和冯军是作为西安人是当之无愧的秦商;柳传志和周鸿祎是在西安读的大学;王传福和陈宇红是新西安人;张朝阳和刘若鹏是生在西安,由此可见,西安寄希望于凝聚和团结西安商界有生力量,汇聚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秩序下,交通设施、网络媒介、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商业环境,在当下,仅仅以户籍和地域来称谓传统的地域性商帮也逐渐失去意义,以传统产业、交通区域和团队协作形成的商帮正在逐渐淡化,而以区域市场、科技成果和人文交流形成的经济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西商就是在新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形成的以西安为地域、以地区经济变革为己任的新的商帮,他的责任与使命已非常清晰,那就是“一带一路”:新西安、 新经济、 新活力。
浙商今年来在西安投资建设了很多项目,像复星集团入股永安财产保险,新光集团建设了“世界苹果中心”,吉利汽车落户经开区、正泰集团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全国商帮正在齐聚西安,合作共赢将是西商新的起点与征程。
正如马云所说“一个古都,如何能变成了一个商业之都,一个历史名城变成一个时尚名城,一个原来良好的工业科技基地如何变成未来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的基地,这中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但更是一个机会”。
三、西商与大西安“追赶超越”
马云认为,浙商、秦商绝不是狭义上的浙江人、陕西人,只要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成长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企业家精神的,都是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西商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雄厚的资本?规模化产业?科学的思维?领先的技术?我们认为主要是变革的力量和进取的勇气,包容的心态和谦逊的做事风格,这才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与超越的核心力量,从一句“让院士先走”我们看到了秦商精神的回归,西商正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汇聚大西安“追赶超越”的能量,践行经济变革之时代使命。
西安拥有科研机构3000多家,院士60多人,科技人员100多万,各类高校63所,在校大学生120万,由于人才吸引力不强形成了“孔雀东南飞”,如何吸引人才?形成西商的人才支撑;西安是全国军事装备最强的城市,军工技术实力雄厚,尤其在航空航天、核、电子、船舶、兵器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由于国有企业体制的僵化、转型困难造成市场化不足,深化改革将是西商发展的科技和产业力量。
当前的西安,国家战略、全国商贾、科技人才已成澎湃汇聚之势,无商不富,西商将是西安叱咤全国商海、纵横全球市场的依托,新时期的西商,也当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商业精神,我们认为,西商将成为开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行者,亦有秦商之不畏艰难之精神;西商为与西安有关联商人之合称,应具备合作共赢之精神;西商需要将西安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应具备改革创新之精神。
西商应具备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意识,总结起来,当代西商精神或可归纳为:不畏艰辛、合作共赢、改革创新、汇通全球!
这将是西商所凝聚的西安企业家的精神力量。8月21日,西安日报“长安新语”发表文章“要把西商大会办成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會”,指出一是要平台常态化;二是要联系制度化;三是要服务精准化,让西商大会和西商品牌,为大西安实现追赶超越发展凝聚更多力量!正如联想董事长柳传志所言,西安进入“实干期”。
商人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是深化改革的方向,深化改革需要市场主体的紧密配合,在我们看来,西商的开放性定义将是我们重新定义新时代商帮文化的一个典范,而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定义本身就意味着像西安这样的区域和城市已经发生的改变。
摘自《方塘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