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比较阅读的新视窗
2018-07-03夏小红
夏小红
[摘 要]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局限在单一文本的封闭教学中,失去了应有的深度与广度。语文教学应打开阅读新视窗,依托共同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阅读的容量,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运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共同主题比较,借助共同结构比较,借助相近人物比较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比较阅读;主题;结构;人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75-01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而比较阅读则是推进对话持续深入的重要途径。相比传统教学,比较阅读不仅可以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容量,减少教学课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运用,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一、借助共同主题比较,丰富文本体验
文本体验主要是指学生的个性阅读感悟。相比传统教学而言,学生的个性体验更多地倾向于独立性、自主性,这恰恰是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的前提。如果仅凭一篇课文,即便学生有体验也不够丰富。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共同主题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有效推促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比如《老师,您好!》这一课,其主题与《师恩难忘》这一课是相同的,都是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拓展《师恩难忘》这篇课文,从文本细节中引导学生感知师生间的情感,接着组织学生回忆自己最敬佩的教师,在对教师的崇敬之情积蓄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回到文本,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配乐朗诵。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必然更加深刻,自然他们的配乐朗诵也更具感染力。
没有比较就没有阅读。引导学生对两篇乃至多篇相对独立但主题相同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其内容进行准确解读,还能推促他们就文本实质内涵进行思考。其实,教材编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一般情况下,单元课文都是围绕着同一主题选编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编者进行深度对话,以便在整合比较阅读资源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切入主题。
二、借助共同结构比较,推促技巧运用
阅读指向写作。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则是增设了随堂练笔这一环节。对此,教师可借助共同结构的文本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继而通过随文练笔进行迁移内化,在掌握文本写作结构的同时引领学生感知作者的写作技巧。
如《变色龙》与《金蝉脱壳》这两篇课文,从结构来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变色龙的变色过程与金蝉的脱壳过程的描写就很相似。变色龙是按照“从绿色到棕色,再到浅灰色”这一变色顺序描写的;而金蝉则是按照“从翅膀变大到颜色加深,再到斑纹显现,最后光坏出现”这一脱壳顺序描述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忆变色龙的变色过程,继而引导他们从外形入手比较两篇课文,最后再抓住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身边的小动物,进行寫作技巧的迁移内化。
对于动物描写来说,两篇课文都是紧扣特征,围绕一定的顺序来描写的。借助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还能够推促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内化巩固。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课堂需要节选内容进行比较,而不应全文比较,这样才能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有效提升阅读实效。
三、借助相近人物比较,发展语感能力
研读苏教版教材,发现其中写人记事的文本数量相对较多。对于人物经历相近、内涵意义相近的文本,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以便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点,推促学生与文本人物对话,继而理解文本意义。
比如,《诺贝尔》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两篇课文,虽然描写的人物对象不同,但其经历却是相似的,文本主题也都是写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行,最终取得了成功。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这两篇文本展开比较阅读,通过分组讨论诺贝尔与谈迁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让学生明白:只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逐梦而行,才有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梦想,谈谈努力方向。这样不仅可以推促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从文本人物中汲取力量。
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组织相近人物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延伸,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不仅可以推促学生与文本人物进行深度对话,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有效推促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在关注文本内涵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关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并通过比较延伸,在引领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主题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内化言语技巧,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