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与语言实践“比翼双飞”
2018-07-03董小明
董小明
[摘 要]在体验中进行语言实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应引领学生在体验中读、在体验中说、在体验中写。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体验是鲜活的、多样的、独特的,能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体验;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69-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一方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一样,对所阅读的内容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托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因此,在体验中进行语言实践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
一、体验中的“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一种比默读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既是摄取内化的过程,又是表达和外化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
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有段描写:“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教学时,我先指名学生读这句话,接着让学生画出动词,进行品味,再指名读。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又进行了提问。
师:法布尔把小甲虫称作“小宝贝”,平时你会称什么为“小宝贝”?
生1:我称自己的电动玩具为“小宝贝”。
生2:我把妈妈送我的布娃娃称作“小宝贝”。
生3:我称家里的小狗为“小宝贝”。
……
学生兴趣盎然、将心比心,充分理解并体会了法布尔当时的心情,朗读时感情自然流露,教学效果显著。
二、体验中的“说”
这里的“说”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把阅读中体会到的内容化为自己的话说出来,让学生更进一步去体验。如在教学《蒲公英》时的一个片段。
师:(出示)假如我是一颗蒲公英种子 。
生1:假如我是一颗蒲公英种子,我要飞到河岸上安家,那里既有泥土可以生长,又可以看到银花朵朵的湖泊,两全其美!
生2:假如我是一颗蒲公英种子,我要飞到树林里,和树木交个朋友。
生3:假如我是一颗蒲公英种子,我要飞到花园里,和花儿为伴,一起装点美丽的大自然。
……
又如《三袋麦子》一课的教学,在总结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讨论。
师: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生1:我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了地,他收获了一堆麦子,多好啊!
生2:小牛的做法也不错,他很节俭呀!
生3:我认为小猴的做法很好,但我有更好的办法:小猴可以吃一半、种一半。这样平时有的吃,最后又有收获,不是更好嗎?
……
学生的体验促成了语言的实践,而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又深化了阅读体验。
三、体验中的“写”
这里的“写”是与课文阅读有密切联系的“写”,是阅读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是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
如教学《雪儿》一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和雪儿的感情,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学生情感积淀充分,个个有感而发。其中一个学生写道:
在阳台上,我把雪儿轻轻捧起,说:“雪儿,希望你能再次为人们传递信息。”雪儿用它那金黄的眼珠望着我,似乎在说:“我的主人,谢谢你的照顾,我要走了,祝你身体早日康复。”我轻轻抚摸着雪儿的头,说:“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才是你的家。”终于,雪儿拍打着翅膀,飞向蓝天,看着它渐渐远去的身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说:“雪儿,好好做你的‘蓝天信使吧。我不会忘记你的。”
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中介作用。学生一旦被课文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所打动,那么这种情感就能成为记忆,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入境始与亲。”教学时,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进入角色,移情感受,学生获得的体验会更加深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体验是鲜活的、多样的、独特的。课堂上,教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就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