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百姓增加财富

2018-07-03黄芳芳

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百姓财富

黄芳芳

记者第一次见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是在人民大会堂。那天正值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会议开幕。蓦地,一位身着西服的委员从不远处走过,他身材高大、头发黑白相间。之前记者在网上看过他的访谈资料和照片,在这里不期而遇,令人又惊又喜,赶忙上前自报家门。由于时间仓促,他婉拒了现场采访,但礼貌地留下了联系方式。

再次约访已是暮春时节。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记者再次见到金李,聆听关于财富管理的故事。

财富版的“中国梦”

1992年,金李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毕业后,留在母校任教两年。1994年,他自费赴美留学,分别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经济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获硕士、博士学位。

2012年,他入选中国国家“千人计划”和英国“杰出人才”计划。金李说,他也有一个中国梦,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祖国,让中国百姓享受现代金融理念、金融技术创新带来的财富增加。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金李告诉《经济》记者,2006年,他在哈佛商学院做教授时,开始接触国内的金融市场。金李回忆,当时有一篇关于中美金融市场对比的研究报告,其中“中国家庭真实的投资回报率仅有1%,而美国家庭的真实投资回报率比中国高出2%-3%”,这一数据令他“大开眼界”。

当时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希望得到廉价的资金支持,便出现了人为地压制中国百姓金融投资回报的现象,表现为金融市场发展不够、金融商品较少、居民储蓄率高等,导致中国百姓财富积累速度缓慢。这正是教科书上非常经典的“金融压抑”。这对于千家万户的百姓而言,并不公平。其后果是中国百姓无法享受到现代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好处。事实上,财富增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而百姓要承受缓慢的财富增长速度,导致“消费压抑”和消费不足,反之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我国的金融系统无法提高百姓的投资回报,无法产生可观的投资价值?”2012年,金李带着这个疑问,回国工作,开始系統地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者把金融作为稳定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板块。“先发展经济,后发展金融,是我国发展路径的特点。”监管者的初衷是担心金融市场出乱子,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而,中国的金融市场显得颇为传统。尽管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股票市场就已存在,但其发展速度、规模,以及使用金融工具的复杂程度,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使得百姓投资和财富积累无法获得较好的回报。

通过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让财富增值

据国际金融服务公司瑞士信贷的测算,2016年,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超过1亿人,美国中产阶级规模为9000多万人。“尽管我们在人数上超过美国,但从比例来看,我国只有11%的中产阶级,仍低于美国。”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财富约80万元,这对于普通老百姓家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它的投资回报率能提高两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中产家庭两个月的收入。但是由于金融工具的缺乏和我们长期生活在“金融压抑”的环境中,财富理念颇为模糊。很多人将钱存入银行,收益率低,跑不赢通胀。也有人选择投资房地产,但未来随着政策的变化,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和收益相比,并不科学。据金李测算,如果把中国百姓财富做简单优化,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让年化收益率增加1%-2%,是容易实现的。“做法就是通过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设计一个收益、风险通盘考虑的投资组合,大量的钱从投资性房地产、银行存款移出来,投向高科技的领域。”

在金李看来,财富管理就是设定一系列的目标,调动各种资源,利用各种可以使用的手段,最大限度实现这些目标,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如何平衡收益率和风险波动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其背后是一套精确的算法,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支撑,也就是智能投顾,从而带来不菲的投资回报。目前中国大多数家庭和金融机构都没有做这件事。市场需求需要正确的引导,金融教育还极为缺乏。“如果中国百姓知道有更多的投资选择,就会倒逼金融机构提供这些服务,金融机构才会进化。”金李感慨道。

此外,投资还要考虑流动性。有些高端家庭去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或VC(风险投资),收益比公募基金高出3%-5%,但投资期限为3年-5年。这意味着,他们虽然获得了更高的回报,但损失了资金的灵活性。

“投资好比吃饭,红烧肉虽好,也要配点萝卜白菜,这样营养才均衡。”一个家庭的投资配置也一样,股权投资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组成部分。平均来看,老百姓股权投资的比例较低。据相关研究部门研究,在普通老百姓投资理财包里,90%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只有10%的股权类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固定收益产品过多,而老百姓的金融知识较少,大部分购买了债券。随着刚性兑付在不断地被打破,债务的风险波动性也在增加。同时,它导致了社会上的高杠杆问题。中国的杠杆率不断提升,已经达到企业难以承受的地步。而提升股权投资的比例,是降低杠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希望鼓励更多的股权类产品出现,包括公募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从海外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回国上市,也包括私募投资的未上市公司。其中,相当多的企业属于高科技、新动能领域,它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十分有益。通过股权投资,这些企业可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让中国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

但是对当前流行的“无股权不富”的说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国外金融市场,随着投资者的年龄增加,持有股权的比例在下降,老年人大部分持有的是债券类产品。其次,应适当配置股权类产品。同时,兼顾其他金融产品。

财富管理市场亟待“蝶变”

据招商银行和贝恩资本每年做的中国财富市场需求调研发现,2017年预计民间可投资财富总规模188万亿元,是中国GDP的两倍还要多。金李认为,如果投资回报率能提高1%,就相当于增加了2%的GDP;如果投资回报率提高2%,相当于增加了4%的GDP。其实每年中国GDP增长很艰难。如果不通过科学的财富管理,每年会损失2%-4%的GDP。

事实上,我国政府也希望改善人民生活,让中产阶级积累更多财富。社会稳定来源于财富的积累,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对社会越有信心。尽管还有各种不足,但越来越多的人会相信明天越来越好,社会的整体氛围是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

然而,财富管理行业不发达也导致一些现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钱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却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变成了钢筋水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未来这一数值将以相当快速度的增长。“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只有住房,没有其他配套的生活上的改善,是一种畸形。”

金李认为,更严重的问题是中高净值财富人群,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市场提供的服务,他们开始带着财富向外转移。在过去几年里,这也带来了资本市场的动荡,以及民间投资的急剧下降。这给香港、新加坡等离岸中心带来了巨大的金融业务发展,但这并不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改变财富管理现状的人太少,处于星星之火的状态。金李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财富管理行业。因为财富管理市场的改变,将给千家万户带来福祉。同时,它也将推动国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倒逼金融机构去改革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充沛的资金。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百姓财富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百姓看家“风”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让金融市场发力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