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2018-07-03
“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在京启动
5月20日,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在京启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线上参与、线下研讨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据介绍,“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以线上参与为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晒美丽中国靓照,网民可通过个人微博上传蓝天、碧水、绿草照片,添加#指尖上的环保#话题,并@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CFEJ参与。或通过蔚蓝地图APP“晒晒”栏目等平台晒出身边的美丽中国靓照,同步发布至个人微博。以图片附带文字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身边的美丽生态环境,进一步激发公众爱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二是鼓励公众举报身边的污染,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微信、“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微信等平台,举报与投诉身边的违法排污情况,有序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主办方将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选出一定数量的网民照片予以表彰。同时,对于网民参与监督举报,有效线索经政府部门查处产生积极影响的,将收入公众参与监督环保的典型案例集。
据了解,截至目前,“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已超50万。
此次活动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滴滴公益、北大博雅数据协办。
中国地球卫士青年奖入围名单揭晓
5月20日,为期两天的520微公益新媒体展在北京顺利落幕。活动以“地球守护者”为核心主题,通过艺术展出、公益体验、明星空降、趣味互动等多种创新形式推广公益理念,普及公益常识。
在“地球守护者”主题分享会上,由联合国环境署与微博联合发起的中国地球卫士青年奖入围名单揭晓,共有15位青年行动者入围。其中包括获得郎朗、李玉刚、张晓龙领衔推介的水资源教育探险项目、“老土”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HI-Light 光流体反应器——光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项目、自然科普童话项目《安迪历险记》、无境深蓝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大熊猫保护和社区发展平衡项目。
这些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创新公益项目,见证了中国青年行动者参与公益的力量与热情。最终将有3位行动者获得中国地球卫士青年奖,并代表中国参加地球卫士青年奖全球评审。
我国实现1.5℃温控目标关键在电力
中国是世界上CO2排放最多的国家,也是气候变化最脆弱国家之一。《巴黎协定》确立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的目标,并为1.5℃温控目标度而努力。
“中国煤控项目”团队为此开展了1.5℃温控研究,并于5月30日发布《我国实现全球1.5℃目标下的能源排放情景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团队完成。
姜克隽表示,1.5℃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尽快制定积极的政策和行动方案。为达到目标,我国能源部门CO2排放量应在2015到2020年之间达峰,2020年后进入快速下降阶段。2020年后年度降幅应在3.84亿吨CO2左右,高于2014年到2016年2.4亿吨左右的年减排量。
报告指出,实现1.5℃情景下的减排途径最关键的措施是使电力系统到2050年实现负排放,并在终端部门实现电力化,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终端使用。
主要措施包括实现大幅度的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发电,同时大幅度实现与生物质能发电相匹配的CCS系统(BECCS,即生物质能源碳捕集和封存)。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与核电将占发电总量的87.2%,其中核电占28.1%,可再生能源占59.1%。此外,根据报告,减排途径还包括,交通部门实现电力化,建筑部门实现化石燃料近零利用,工业部门大力提高电力消费比例,走低碳道路等。
第六期“吾水计划”招募调研团队
5月中旬,MyH2O第六期测水活动“吾水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调研团队。此次调研将深入团队成员故乡,整合社区资源分布,建立社区资源图。在进行水质检测的同时,向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对接水安全课程。
据主办方介绍,第六期调研活动时间为今年6-9月,计划招募调研团队15支。活动地点为全国各农村地区及当地中小学,参与团队可以选择参与家乡调研或支教调研。家乡调研即团队前往家乡调查居民、饮用水来源地分布,对村落进行评估,绘制社区资源图。同时,检测非管网饮用水水样,并将水质数据汇入社区资源图。支教调研将对接家乡的中小学,为那里的中小学生讲授水安全知识。
第十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7月开幕
第十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将于7月19-22日在深圳举行,峰会3天全程28个平行会场,将有数十位行业大咖现身分享。
本届峰会以“新城、新活、新领袖”为主题,全面探索气候变化大环境下的城市、生活和青年的绿色未来发展之道。
“新城”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三个目标切入,聚焦绿色宜居生态型城市,探讨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城市过程中的热点话题,帮助与会青年了解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新活”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目标切入,聚焦可持续生活,探讨以零废弃为主的生活方式新选择,以及包括消费观、出行观和饮食观在内的生活理念新转变,号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生活模式及习惯,为生产消费过程负责,为低碳减排做出贡献。
“新领袖”代指绿领青年,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气候行动”切入,旨在通过邀请各行业人才,借助演讲、故事分享、工作坊等多元活动形式,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教育和宣传,提升参会者的相应能力,为未来“新城”“新活”培养绿领人才,贡献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
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发起以来,已服务了超过22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成为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青年群体一年一度的绿色盛宴。
环保组织呼吁:建立PRTR信息披露制度
5月8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国际POPs消除网络 (IPEN) 在北京共同发布《PRTR:建立中国的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报告,并和与会的学者、企业和环保组织代表,就通过PRTR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有害化学品管控进行了研讨。
《PRTR:建立中国的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报告探讨了工业化国家建立PRTR制度的背景及过程,以及它在有害化学品污染管控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中国以信息公开作为污染控制的方法更多涉及到一般污染物的公开,尚待扩展到危险化学品、有毒重金属等持久性累积性污染物。2013年实施《危险化学品环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中国才开始对企业有害化学品转移和排放做出了信息披露要求,但由于管控重点更多放在了一般性污染物,这个中国唯一具有PRTR制度雏形的规范性文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直到其在2016年被废止。根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已经有部分重点排污单位向社会公开特征污染,危险废弃物排放情况,但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转移数据全面、完整向社会披露,尚未成为常态。
鉴于当前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公开要求散落在各个法规、制度中,报告建议尽快启动PRTR制度的立法进程;当前已经有部分重点监控企业响应新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要求公开了部分特征污染物排放信息,但信息零散分布于各个发布平台,报告建议通过建立统一信息发布系统或利用现有的信息公开平台统一公布相关信息。同时建议品牌及金融单位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力量,推动PRTR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