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空中的“狗狗敢死队”

2018-07-03周周老树昏鸦

奥秘(创新大赛) 2018年1期
关键词:莱卡宇航员小狗

●周周 编 ○老树昏鸦 绘

动物进入太空,可并非想象中的太空漫步,它们代替人类进行太空实验,很多因此而丧命,它们是名符其实的太空先驱。

人类之所以能飞上太空,首先要感谢的是两条狗:别尔卡和斯列尔卡。它俩当年上太空是为了验证一个广泛流传于学界的观点:太空极度危险,人类在失重状态下无法存活。为此这两个小家伙绕地球飞了17圈后安全返回。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前苏联的太空局主要用狗做试飞实验,总共将50多条狗送入太空。

莱卡犬是第一个在轨环绕地球的活生物,它于1957年11月3日登上斯普特尼克人造卫星,在轨飞行几小时后因高压高温不幸死亡。1959年7月2日,前苏联发射了搭载有两条狗和一只兔子的火箭进入太空。1966年3月16日,前苏联“太空狗”Veterok和Ugoloik在轨环绕运行长达22天后,终于安全着陆。它们是目前为止在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保持者,可谓是“超级太空狗”。

科学家往往会选择流浪狗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它们可能能够更好地应对极端寒冷的环境条件。再者,太空舱非常狭窄,火箭载重量也小,所以太空狗的体重不能超过6公斤,身高不能超过35厘米。另外,心理素质测验尤为重要,也相当恐怖。第一个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动物航天员小狗莱伊卡就曾经套上全套太空装备,在地面狭小的座舱里度过了20天。由于它的生理功能没有紊乱,也没有“乱说乱动”,才顺利当选。在狭小的座舱内呆上3个星期绝不简单,人类宇航员也要进行类似的“隔绝训练”,曾有美国宇航员在训练一天半后,就产生了严重的幻觉。此外,面对新环境时还得能镇定自若,很多小狗一碰到嘈杂的环境就开始发抖,甚至痉挛,这种“胆小鬼”肯定上不了天。

动物今天的太空冒险就是人类明天的太空经历,所以,训练动物“试飞员”时,完全是按照选人类宇航员的标准来的。比如,我国1966年上天的小狗“小豹”和“珊珊”,在上天前就要走“独木桥”,锻炼平衡能力;被捆绑在木板上不断翻转,增强抗晕眩的本领;捆在震动器上,预先温习火箭发射时的强烈震动;装进小铁箱里,用离心机高速旋转,体会升空时在巨大加速度下体重巨增的感觉;此外,还要蹲冰箱,因为高空气温很低,必须接受低温训练;还要让它们置身于刺耳的大喇叭下,以适应火箭发射时的巨大噪音。发射前夕,它们还被施行了外科手术,右颈总动脉被移至颈部的皮瓣内,以记录血压;银质电极被埋入胸部第五肋皮下,以记录心电。

在动物航天史上,猴子“家族”总共有32位成员进入太空,包括恒河猴、猕猴、松鼠猴、豚尾猴及猴子的“旁亲”黑猩猩。

小知识:

1957年,莱卡成为最早射入地球轨道的动物,为接下来的人类太空飞行铺平了道路。

种名:家犬

性别:雌

出生:约1954年生于莫斯科

死亡:1957年11月3日

国籍:苏联

知名度:最早进入地球轨道的动物

狗和猴子证实了生物可以在太空中活下来后,人类就开始脑力激荡,琢磨其他动物上天会是什么反应。结果,天上飞的,比如蜜蜂、苍蝇,水里游的,比如鱼、水母,地上跑的,比如老鼠、兔子,甚至水陆两栖的青蛙和乌龟,“地空两栖”的蚕都被弄上过太空。有意思的是,一些原本在地球上“表现平平”的动物们,一旦飞身千里之外,居然各自都有了很不简单的表现,而这些被科学家记录后,帮了研究人类更好适应太空生活的大忙。动物进入太空,可并非去太空漫游,它们要代替人类进行太空实验,很多因此而丧命,它们是名符其实的太空先驱。

猜你喜欢

莱卡宇航员小狗
画宇航员
巴拉莱卡琴:从指尖流出的动听旋律
小狗
宇航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了不起的宇航员
小狗走丢了
我是宇航员
机甲芯片
莱卡的太空邂逅
另一个莱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