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新旧沟
2018-07-02石泉散人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8年5期
石泉散人
海口龍泉镇雅咏村东边不到1公里处,有个“旧沟泉”,“旧沟泉”的泉眼很多,自流量大,据水文监测每秒流量达482升,雨季更加明显,可以用“奔涌”一词来形容。这样的泉水,相信在12个世纪以前,流量会更大,而如此丰富的泉水,如果没有水利设施引导,就无法有效灌溉农田,白白流掉。
公元806年,韦执谊来到贬所,就任崖州司户后,便在那里就地取材,用火山岩修建了一道水利设施———“岩塘陂”(今称“旧沟”),引水灌溉农田,从此,“岩塘陂”所蓄之水,惠及了被后人称为“韦公洋”的3000多亩田洋。《韦氏族谱》对渡琼始祖韦执谊所修的水利工程,有这样的描写:“架潭成桥,砌陂岸如长虹;引水长流,濯万顷而渺然。”
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教授曹锡仁实地调查“岩塘陂”后发现,韦执谊修筑的这一水利设施,虽然规模不大,但很大程度上就是模仿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方法,不但能够蓄水,还能科学引水,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丰水期、枯水期的流量。
曹锡仁说:“难得的是,岩塘陂跟都江堰一样,至今仍在使用,灌溉农田,这就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历史意义;而韦执谊的历史功绩,以及他对海南岛的贡献,都应得到重新的认识和评价。”
可惜,“岩塘陂”尚未修筑完成,韦执谊就病逝了。临终前,他嘱咐后人务必修好水利。但由于唐朝日薄西山,政事动荡,直到宋代,韦执谊的后代才将“岩塘陂”修建完毕。及至明代,其后人又在“韦公洋”的另一侧修了“亭塘陂”,俗称“新沟”,灌溉面积更加广袤。
清代海南探花、著名书画家张岳崧曾撰一联赞颂韦执谊:“祖德树宏谟,训至一经,三相高明昭北阙;宗功垂大业,田开万顷,两陂利泽遍南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