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台湾当局“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中)

2018-07-02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绿能台湾地区新台币

刘 丽 张 涛

太阳能发电

未来几年,台湾当局将陆续实施“太阳光电2年推动计划”“台中港离岸风电产业专区”“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及“沙伦绿能科学城”等建设方案,以内需市场为基础,营造台湾地区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动能,见图1。

其中,“太阳光电2年推动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太阳光电共通性技术平台,协助岛内企业开发高效率低成本太阳光电组件技术,增进模块及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升岛内太阳光电实验发电场性能与产业整体竞争力,以及通过太阳光电环境构建、验证及先进材料与技术平台开发计划,完善台湾地区太阳光电发展环境,并带动岛内系统设计技术能力。该计划实施期程为2017—2018年,总经费需求为6.77亿元新台币,其中2018年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特别预算为3.37亿元新台币。

所谓太阳光电共通性技术平台建设计划,实际包括4部分内容。

1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平台 通过建立太阳电池氧化层与多晶硅结构钝化技术平台及改进制程技术,作为开发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基础,预估可以将台湾地区现有硅晶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至23%以上,以此研发具备差异化及竞争力的高效能太阳能电池,及解决岛内太阳能产业的技术研发难题,并通过厂商参与平台,提供岛内太阳光电企业进行新技术开发与整合,以试产级规模进行研发及接轨后续量产技术,提升台湾地区整体太阳能产业能力。

2太阳电池铜电极技术平台 传统硅晶太阳能电池都有电极结构,目前以银电极为主,其占电池成本约10%以上,因此降低电极成本将有助于岛内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通过建设太阳电池铜电极技术平台,开发电镀铜电极取代传统银电极,不仅可以降低硅晶电池成本,并通过建立电镀试产平台,加速电镀铜电极技术产业化;而铜电镀电极技术除可降低成本外,还可有提升效率及产品价值。

3太阳光电模块技术平台 通过建设太阳光电模块技术平台,包括模块可靠度研发平台及漂浮型模块技术研发平台,可以提供模块可靠度研发能力及探讨国际模块验证规范趋势,并研究水域应用模块实际发电及场域环境分析,制定可靠度规格,提升台湾地区水域环境的太阳光电系统性能与质量。

图1 台湾地区绿色能源基础建设经费来源

4系统安全与性能提升技术平台 通过建立系统安全与性能提升技术平台,开发太阳光电系统支撑架设计检测软件,并研拟太阳光电系统结构、消防安全的设置及查核机制指引,可提升台湾地区太阳光电系统长时间运转可靠性与安全效益,增强系统支撑架结构的设计与检核能力,强化系统结构,保证消防安全,降低台风灾害发生与营运风险,以加速推动岛内太阳光电设置。

预期完成后可达到如下收益:(1)完备绿能技术及建设后除可增加台湾地区能源自主率、提升绿能科技水平及带动绿能产业发展外,预计至2025年,太阳光电及风力发电累计带动岛内民间投资1.8万亿元新台币,累计促进就业人口达5.6万人。到2025年台湾地区太阳光电产值将达到3400亿元新台币,约占全球产值的9.7%。(2)可协助台湾厂商提高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及降低成本,强化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高效率电池在相同面积下也可增加岛内太阳能发电量;通过模块技术平台及系统安全与性能提升技术平台,强化台湾地区系统设施可靠性与安全性,为后续推广发展提供更好环境。

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

该计划是为了配合台湾当局推出的“绿能科技产业创新方案”中有关“建设风电4年推动计划”的需求,在高雄市兴达港规划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目的是为了有效刺激兴达渔港发展,并融入当地资源及地方特色以开创新兴产业,同时提供海洋科技产业研发及制造基地,以增加当地产值及就业人口。计划实施期程为2017—2020年,总经费需求为55亿元新台币,全部由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特别预算拨付,见图2。

图2 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规划图

所谓“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包括海洋工程、海洋科技工程人才培训、海洋科技、创新材料等4个建设项目,强调借助当土产业地利优势,在专区内将建设离岸风电水下基础设施厂房,发展成为离岸风电水下基础建设基地,并因应海事工程与及产业需求,开设3个培训及研发中心,以培育本地化供应能力。

1海洋工程 规划作为离岸风电机组制造基地,发展如水下基础、风力机零组件等相关产业。初期在此实施离岸风电设置项目,培植技术能力,带动岛内供应链及相关产业,并布局亚太地区市场。

2海洋科技工程人才培训 规划在此设立“海洋科技工程人才培训及验证中心”,培训岛内船舶操作、吊挂、风力机安装、海事工程营运维护、安全等海洋工程施工与营运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现有台湾海事工程水准,推动本地人力供给。

3海洋科技 结合岛内学术研究机构,共同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创新研发中心”,并视岛内海洋科技发展及产业需求,适时引进相关新兴产业,如海流发电、波浪发电等及相关平台技术,以及浮体机构、动力转换系统及测量与载荷系统、锚碇基础及相关施工、运维船机设计及开发等。另外,可利用当地研究机构的海洋生物基因技术,研发培育制药、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台湾地区海洋经济。

4创新材料 结合岛内各学术研究机构,共同设立海洋科技工程材料研发及认证中心,构建海洋工程材料研发及测试认证相关软硬件设施,并适时引进海洋工程材料、防蚀技术研发制造相关企业进驻园区。

台中港离岸风电产业专区

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自2012年起即通过相关研究机构评估岛内各港埠的发展潜力,综合评估距离、水深、腹地等条件,认为台中港最具备发展离岸风电专用码头潜力。为此,该机构于2015—2016年间与相关部门密集研商短中长期方案、营运模式等议题,提出在政策上支持以台中港作为离岸风电专用码头及产业园区,以实现台湾离岸风电设施于2025年达到3GW(吉瓦)的目标,见图3。

图3 台中港离岸风电产业专区规划图

此后该机构为配合台湾当局上述离岸风力发电规划,决定将台中港现有5A、5B码头及总长度330米的106号码头进行重新改建,并对邻近约6.8公顷的场地进行基础建设,完成后将码头及邻近场地出租给经营业者,以此作为台中港离岸风电产业园区及作业基地,提供相关企业作为风电设备装卸及组装、制造用地。计划实施期程为2017—2020年,总经费需求为28亿元新台币,其中由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特别预算拨付22.6亿元新台币。

按照规划,“台中港离岸风电产业专区”和“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两大建设项目完成后,预期效益为:(1)除可增加台湾地区绿色能源技术自主率、带动绿能产业发展外,预计至2025年,台湾地区风力发电产值达到1218亿元新台币,将占全球产值的12.7%。(2)水下基础制造生产线进驻“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后,成品供应岛内外离岸风电市场,预估每年将创造96亿元新台币产值及240个直接就业人口,同时可创造出约240个间接协助人力需求,2020—2030年间共可创造1056亿元新台币的水下基础制造产值。海洋科技工程人才培训、海洋科技产业创新研发及海洋科技工程材料研发认证等中心成立后,预估将创造1742个就业人口,累计至2024年将可带动岛内民间投资达150亿元新台币。(3) 离岸风电项目验证保守估计约可节省12亿元新台币验证费用,在进行风场场址评估验证阶段节省4个月验证时间,以及在试运转、运维验证阶段节省2个月验证时间。若台湾地区发展3GW离岸风场,从事技术咨询及第三方验证服务的就业人数为整体产业的3%左右,因此岛内培养专职认证服务以及顾问机构,可创造数百个就业机会。

沙仑绿能科学城

该项目是为配合台湾当局“绿能科技产业创新方案”,规划将位于台南与高雄之间的沙仑地区作为未来绿色能源发展基地,以创能、节能、储能及系统整合为主轴,结合当地的大台南会展中心、台湾“中研院”南部院区、绿能示范场所、绿能科技联合研究中心及周边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吸引海内外大企业及研究机构进驻并开展合作,发挥产业聚落的效果,同时整合周边半径45公里内的30座科学工业园区,共同打造生态、环保、可持续的绿能产业创新生态系,并带动沙仑地区的经济发展。

该计划由台湾经济、科技、交通等主管部门和台南市合作实施,计划期程为2017—2026年,总经费需求为123.63亿元新台币,其中2018—2024年特别预算为94.92亿元新台币。

建成后的沙仑绿能科学城范围包括:会展中心区(A、B区)、核心区(C、D、X区)、台湾“中研院”南部院区(E、F区)及高铁台南站周边生活住宅区等,相关建设包括导入绿色能源、绿色建筑与碳中和理念的绿色智慧城市示范园区,见图4。

图4 沙仑绿能科学城规划图

其中,绿能科技联合研究中心位于高铁台南特定区,将构建前瞻绿能科研平台,协助岛内绿色能源研究团队及中小企业在此创业,为各类学术科技机构提供服务,运用高精度、高效率的贵重仪器设施及仿真分析系统软件,以节能、储能、创能与系统整合为主轴,共同研发开创性和关键性前瞻应用技术,提升前瞻科技研发水平,发挥服务平台综合效益,培育台湾地区绿能实用人才,将上游研发成果有效衔接至下游企业开展应用。

绿能科技示范场所规划位于D区,占地7.44公顷,建设内容包含洁净能源中心、智慧绿色小区、能源供应及管理中心、绿能产品制程专区,并导入智慧照明、智慧电动车、电动自行车、水回收等设施,打造可持续绿能环境,并通过示范验证平台,串接供应端、管理端、使用端等各环节。所有建筑都均将秉持智慧化、绿色方式建造,扩大可再生能源(如太阳光电、风力发电)并联容量能力,及开发智能节能系统,打造“新能源城市”风貌,提供从材料、组件、模块到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示范场所,以此作为将岛内技术成果快速产业化的发展基地,除了可提供科学城内各研究机构研发产品的验证示范外,还将扩大与岛内相关绿色能源研发机构之间合作,提供一个整合性的示范验证平台,以加速研发技术商品化。

其他相关公共建设项目还包括,绿能科技产业化技术验证平台、科学城低碳智慧环境、低碳绿能运输系统、低碳绿能基础建设、智慧电网、台湾地区生产的电动车辆及智慧储能型充电站、1000千瓦太阳光电发电系统、智能型LED路灯系统、智能型环境监测系统、能源中央监控及管理系统、封闭式自驾车测试场所、智慧绿能行驶控制中心,以及创能储能节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区域性储能设备技术示范验证中心、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第三方检测验证中心、离岸风场专案认验证平台、太阳光电电厂系统检测认验证平台、地热发电系统检测认验证平台、太阳光电及地热项目检测验证示范及管理平台、智能电网系统风险评估平等。

沙仑绿能科学城建成后,直接效益包括,(1)绿能科技联合研究中心租金与管理费收入等营运直接效益,预计至2024年可累计促成岛内民间投资金额9.85亿元新台,最终产生906个就业机会。(2)绿能科技示范场所除了提供完整的绿能科技验证服务,加速绿能科技产业化外,还可以推动形成优势产业聚落,预计引进10家企业进驻绿能科学城及周边园区,促进厂商每年共同投入10亿元新台币以上研发经费,与当地高校合作,每年培育人才100人次,创造就业100人次。(3) 绿能科技产业化技术验证平台计划可打造台湾首座绿能科技验证场所,提供实际性能测试,形成上中下游产业的连结及合作平台,打造一个近千人规模的优质研发/测试/验证场所,促进台湾当局及企业每年共同投入10亿元新台币以上的绿能技术研发资源。(4) 区域性储能设备技术示范验证中心有助于岛内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智慧电网,并积极提高太阳光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供应比例,协助实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20%的目标,在岛内建立25处区域性储能设备验证案例,储能装置容量达15MW/30MW,协助扩大200MW的可再生能源并联容量,在发电端、输配电端或需电端导入储能设备,评估午间太阳光电并网量成效以及太阳光电的自用率,协助台湾当局制订可再生能源长期推动策略。(5)推动太阳光电及地热项目检测验证示范及管理平台,可提高银行及保险业对岛内自产设备质量的信赖,缩短投融资资金投入的时间。以投入太阳光电20GW装置容量计算,可吸引岛内金融保险业投入资金约6000亿元新台币,扩大岛内系统设置安装及系统运维等工作需求,增加产业相关从业人员投入项目开发工作。以投入地热发电200MW装置容量计算,年发电量约12.8亿度电,可吸引岛内金融保险业投入资金约250亿元新台币。

数字建设

台湾当局推动所谓“数字建设”,是希望以超宽带网络社会发展为核心,以未来“数字蓝海”为策略,除了宽带建设外,同时推动网络安全、数字内容、数字服务、人才培育等基础建设,为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VR/AR)、智能机器人、无人载具等前瞻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培植台湾地区在数字4.0时代的科技竞争力,以实现蔡英文提出的“数字台湾、智能岛屿”,成为所谓“全球数字科技标杆”的梦想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宽带普及率每提高10%,其当地GDP可增加约1.21%。台湾当局提出“宽带建设暨网络安全”,是希望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下,能达到“先进台湾兆位(Gbps)”等级宽带网络建设水平,并通过提升宽带普及率,有效促进台湾地区GDP的增长。另外,为提供安全又安心的数字服务,将全台湾公教体系电脑机房整并实现“云端化”,以保证提供可信赖的管理服务,并落实各县市资讯安全区域联防,强化通讯系统的高抗灾能力。

台湾当局推动宽带建设的另一目标是要落实所谓“数字平权”,即保障岛内各地在信息网络化社会的平等机会。目前台湾岛内基础建设水平虽然普遍较高,但城乡地区信息建设仍有落差,甚至部分地区卫生室网络带宽仅有512Kbps,有碍台湾当局“强化偏远乡村地区信息普及应用暨长期照护、健康小区”等口号的落实。

所谓“数字内容”建设,是台湾当局提倡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工程。根据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年度报告,将数字经济定义为通过数字科技带动的经济活动,包括数字科技驱动的新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台湾当局推动产业转型,除了强调产业服务化、高值化外,还特别强调加强软硬件整合暨服务生态体系的建立。但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共存共荣的角度而言,台湾地区需要更多的软实力和创意,发展低碳量、低耗能、高创意、高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媒体、文化创意等产业将是岛内在这一波创新经济浪潮中加以扶植、强化的重点。

所谓“数字服务”则是利用智能联网科技,以数字创新带动服务创新方式,有效改善台湾地区民众生活质量暨管理部门运作效率。根据2016年台湾资策会关于资通讯应用对民众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数字经济对岛内民众生活质量满意度影响关联度高达约0.6,且民众对于未来生活环境质量、安心安全、健康照顾与终身学习等议题特别关心。另外,数字经济还将积极推动台湾地区空气质量监测、水资源管理、防救灾等智慧环境保护服务,构建城乡、校园等智慧服务,促使岛内进入数字4.0时代。

培养“数字人才”是发展数字科技的基础工程。通过打造岛内校园智慧学习环境,结合AR/VR技术及高质量数字学习内容,可提升台湾地区学生的学习质量,让下一代赢在起跑线。另外,建设岛内自主设计的人工智能高速运算平台,有利于岛内学术研究机构进行智能科技与大数据前瞻研发,培育具有国际卓越水平的知识产权及技术团队,进而创造知识经济价值。通过提升智慧学习环境及完备基础科研环境,可提升台湾地区在面对数字4.0时代所渴望拥有的竞争力。

因此,台湾当局目前正在推动的“数字基础建设”,主要针对岛内迈入超宽带网络社会所必需的重点基础设施,提出包括“推动资讯安全基础建设,提供网络安心服务”“完备数字包容,保障宽带人权”“发展数字文创,普及高画质服务”“构建开放管理及智慧城乡服务”及“建设下世代科研与智慧学习环境”等五大推动主轴,一口气推出19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强化台湾地区资讯安全基础建设计划、构建公教体系绿能云端数据中心、强化防救灾移动通讯基础建设、提升偏远乡村卫生室及巡回医疗点网络质量、台湾地区文化记忆库及数字加值应用、推动超高画质电视内容升级前瞻计划、新媒体跨平台内容产制计划、构建民生公共物联网、体感科技基地-体感园区计划、建设下世代科研与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校园智能网络建设、强化数字教学暨学习信息应用环境、高中职学术联网全面优化带宽提升、构建云计算服务及大数据运算平台、自研自制高端仪器设备与服务平台、园区智能机器人创新自造基地等,目标是提升全台湾信息与资讯安全环境,提供民众10倍网速宽带服务,从100Mbps迈向1Gbps时代,普及偏偏远乡村宽带建设与民众数字创新培训场所,并以“带动数字文创成为兆元产业”为目标,设立台湾地区文化记忆库,丰富4K视频超画质内容,让民众享受新媒体多屏幕汇流服务,同时推动“校园光纤化,学习智能化”,创新教育环境,并发展岛内自主人工智能高速运算平台及科研仪器,支持岛内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合作开拓前瞻科技领域。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绿能台湾地区新台币
优优绿能:“股权换订单“存隐忧研发竞争力较欠缺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参与家事审判机制及其启示
华盛绿能,大农业新图景
绿能千人大会 匠心独运 开启未来
绿能联手世界冠军领跑行业开拓市场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以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为参照
台湾地区拟修订车辆容许耗用能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