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成长内生力

2018-07-01陈文静

湖南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口镇校长学校

陈文静

涟源市伏口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不少农村小学生源逐步下滑,而涟源市伏口镇中心小学的生源却年年递增。是什么让这所农村学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该校校长陈善桂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优秀的教师团队就是我们学校的秘密武器。”

专业成长,让每一位教师有“真本领”

4月16日,在伏口镇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开展了精彩的“关注学生数学思考”以课会友活动。这是伏口镇中心学校与伏口镇中心小学共同组织的一次普通的教研活动,但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来自伏口镇的40多名数学教师外,还有来自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新春老师、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数学名师丁丽老师、涟源市教研师资培训中心的小学数学教研员王丽燕老师等省内数学界的名师。

其实,这不是伏口镇中心小学第一次请来这么多教育“大咖”。张新春告诉记者,作为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小学数学教研员,他这是第四次来到伏口镇中心小学,这也是他离开长沙去得最多的一所农村小学。

“伏口镇中心小学校长陈善桂不但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还是一位有情怀的校长。”张新春和记者谈起他和陈善桂的第一次见面,“当时陈善桂在我的书房发现了一整面墙的数学类书籍,就提出了一个要求‘张老师,我申请在你家书房住一个月,就在这里看书。”这个玩笑般的要求让张新春对陈善桂一下子有了印象,当即给他送了一些数学书籍,并为他列出了一个阅读书目。从此以后,张新春就和陈善桂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成了伏口镇中心小学的常客。“每次到伏口镇中心小学参加数学教研活动,我总是被这里浓浓的教育教研氛围所感染。”

一所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为何有如此高规格的配置?伏口镇中心学校校长吴海给出了答案: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而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专业过硬”,把专家请进门,能让眼界不高的农村教师与专家面对面,才能真正找到自身的差距。

“我认为一个好校长,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了28年的吴海深知教师专业成长对于一所学校的意义。作为上级主管领导,他多次与陈善桂交流关于学校教师成长的问题。他对陈善桂说,学校要发展,先要让教师发展。

“伏口镇中心小学81位老师中,30岁以下的就有36人,平均年龄35岁。”吴海曾与陈善桂详细分析过学校教师队伍的困境,“年轻教师有激情、有上进心、有可塑性,但教育教学经验不足,一定要在专业发展上多做指导。”

在吴海的支持和帮助下,陈善桂为学校的教师发展制定了五年规划,到2023年,学校要出1至2名特级教师,出一批省级、市级骨干教师。而今年和明年的重点则是打造精英教师团队,学校特意成立了语文和数学骨干教师成长工作室。同时,学校还给予每个工作室6000至8000元的经费,由工作室自主安排。

不仅如此,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比武活动,给教师们一个展示的平台、一次成长的机会。去年年底,王丽燕也曾应邀来学校参加一次青年教师比武活动。她告诉记者,从每位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多媒体制作、各教学环节的落实、课堂语言的组织及各个教学细节的处理等方面可以看得出,学校对这次比赛是进行了精心准备和设计的。“他们娴熟的多媒体操作,富有激情的语言,大方得体的教态,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请进来”,陈善桂制定了教师发展三年轮训计划,每学期安排一批教师外出学习,跟班一个星期,计划通过3年时间,让全校每一位教师都走出校门,近距离学习名校的教育教学经验。今年4月,陈善桂带着8名教师来到长沙市大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在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座谈后,吴一鑫深有感触地说:“真正的阅读为孩子们敞开了世界的大门,课程的改革让孩子们与素质教育接轨。”

人性管理,给教师一个有温度的家园

3年前,聂雨婷以定向委培生的身份来到伏口镇中心小学任教。3年过去了,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她向陈善桂提出,她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希望校长尽量不要安排她当班主任,尽可能少上点课。

“教学任务这么重,谁来承担多出来的任务?况且聂雨婷本身很优秀,如果考上研究生,是不是就会离开我们学校,这样我就要失去一名优秀的教师了!”尽管如此,陈善桂还是做了一个决定:尽量满足聂雨婷的要求,给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考研复习,并鼓励她:“你有理想,有上进心,希望你能实现理想。”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陈善桂说,作为校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给教师营造一个有温度的家园,教师真正把学校当成了家,才会把教育教学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这更能激活教师成长的内生力。

“我是伏小的老师,我很重要!”“我的心有多大,伏小的舞台就有多大!”……陈善桂还专门提出了伏口镇中心小学的教师语录。这些教师语录让每位教师都有了存在感。一位教师说,大家把这些话当作行动指南,当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想想这两句话来激励自己。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陈善桂最看重的还是师德。“好老师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子,但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高尚的师德是共同的底色。”基于此,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去年以分享“我的教育故事”为主题,邀请到了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来校讲课。他是娄底市师德标兵,是一位很有教育情怀的校长,老师们听了他的教育故事之后深受感动。今年的演讲以学校的校训为主题,陈善桂说,校训不仅是学生的,更是老师的,老师是校训的传递者、践行者,让老师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此为标准,即使离开学校很久了,还能记得学校的校训。

“权力是一把宝刀,不要轻易出鞘。”陳善桂很认同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过的这句话。他认为,学校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作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理解,甚至热爱,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

正因为尊重和理解,陈善桂对自己还有一个要求:不论哪位教师或者其父母病了,他一定要去探望,从他上任至今从没有耽误过一次。

今年三八妇女节那天,学校全体男教师在女教师签到时送上一支玫瑰花和节日的祝福。下午放学后,全体教师还举行了三八妇女节知识有奖问答和趣味竞赛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点赞:“这次活动组织得非常好,幸福感顿时爆棚。”

吴买花对2018年元旦节后的第一次例会印象深刻。“学校事先买了很多盆鲜花,然后将每位老师的电话号码输入电脑,随机抽取幸运老师。抽到奖的教师上台说出新年祝福后就可以领到一盆鲜花。”吴买花说,“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阅读,打开教师成长的一扇窗

“收到学校发的精神粮食———《文心》,我心中充满着喜悦,充满着期待,更多的是庆幸自己的幸运,因为每一个让我成长的地方都承载着阅读的魅力……”教师杨永珍曾经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她是伏口镇中心小学鹿鸣读书社的成员之一。

李晶莹是鹿鸣读书社的社长。她说,这是学校教师自发组织的一个读书社,自己也是因为喜欢看书而当上了这个社长。读书社每个月开展一次教师阅读活动,真正让阅读成为老师的乐趣。

“没有书香的学校就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陈善桂说,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老师要喜欢阅读。要想老师喜欢阅读,首先校长要爱上阅读。

为此,陈善桂经常和老师们共同阅读一本书,并在周例会上带头分享读书心得。他也是学校鹿鸣读书社的骨干成员之一,每次读书社组织活动一定会参加。

陈善桂给我们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说,作为一个校长,你会发现,你说‘老师们,跟我冲比说‘老师们,给我上的效果要好得多。

为了在全校教师中形成阅读氛围,陈善桂想了很多办法。例如,考虑到老师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多,很少去图书馆,就在教师办公室设立了图书角。图书角的书籍内容丰富、品种齐全,既有专业类书籍,也有社科类、文学类等。

说起办公室的图书角,陈善桂有些感触。他告诉记者,去年学校对图书馆进行了重修,并购买了大量图书充实图书馆,让书籍多样化。可是,后来发现图书馆在学校更多地像是一个藏书阁,没有派上多大的用场。

如何让这些书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呢?陈善桂在《阅读的力量》这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书很容易取得,当环境中充满读物时,阅读就很容易发生。于是,他在每个办公室设立了图书角,让教师与书近距离接触。

假期也是伏口镇中心小学教师们阅读的大好时光。学校经常利用假期进行全校大阅读活动,《给教师的100个建议》《阅读的力量》《朗读手册》《育人三部曲》……教师在这些优秀著作的阅读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任何课程,首要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教育、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打造”仅仅具有某种实际应用功能的器具。

为了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伏口镇中心小学不但要求老师上好阅读课,还要带领学生和家长进行家庭阅读。

现在,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在学校全面铺开。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段购买不同的共享书,并通过“图书漂流”的形式反复利用,以书为桥梁,走进孩子的世界,拉近教师、家长和孩子的距离。

“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读书的教师,他有动力也有能力持续不断地吸收人类思想和知识的精华。他们的读书与‘赶考、‘评职称无关,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内在的需要。”对于教师阅读,吴海很认同伏口镇中心小学的做法。他说,只有教师的阅读视野远远超出“教參”时,他们才能通过不断拓展精神的空间,成为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成为有人格尊严、独立思想、丰富情感、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的大写的“人”。

猜你喜欢

口镇校长学校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人参果 脱贫果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天柱县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党员赴远口镇调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