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2018-07-01葛陈荣

红旗文稿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民舆论

葛陈荣

建设网络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网络舆论建设,使网络空间成为团结民心、汇聚民意的重要场域,这是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网络舆论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等方面的力量得以彰显,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出凝魂聚气、增进共识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大作用。与此同时,网络社会思潮多元多样、网络谣言屡禁不绝、网络生态相对脆弱、网络心态复杂多變等各种问题还普遍存在,不仅削弱了网络社会的正向引导力,而且对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舆论建设要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除了需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外,还要规范提炼网络舆论建设的价值原则,凸显正确价值导向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使法治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紧密结合、相互配合,共同为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形成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氛围服务。

一、我国网络舆论总体发展势头向好,但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7亿,网民数量、总体素质和网络意识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获得较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工作,多次就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作出重要讲话,要求建设网络良好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信主管部门和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协同发力,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净网行动,同时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取得显著成效,网络空间清朗了许多,网络道德规范逐渐形成,网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网上正能量得到张扬。但同时,我国网络舆论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各种错误思潮不时沉渣泛起,一些歪曲党史国史、抹黑领袖英雄的有害言论依然能够在少数网站和新媒体大行其道;一批被“起底”的“意见领袖”并未真正收敛,在一些热点新闻中依然活跃,具有不小的影响余力;网络舆论软暴力依然存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言论不时受到围攻;一些网络发声缺乏理性,情绪化言论充斥,部分网民是非界限模糊,政治意识淡漠,随意转发与传播有害信息,致使不当言论不断扩散,造成较坏影响;造谣、传谣,捏造或歪曲事实、夸大事实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存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出我国网络舆论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网络舆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网络舆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为人民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富含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环境,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使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推进网络舆论建设,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这就为我国网络舆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建设指南,明确了网络舆论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原则。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推进网络空间建设必须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原则,使网络空间真正造福人民,与人民的利益同向而行。要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不仅要便利人民生活,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而且要将网络空间和网络舆论打造成为风清气正、特色鲜明、亲民活泼的活动场域,助力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坚持包容和自律相结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坚持包容精神,就要保护广大网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尊重民意、重视民情,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就要尊重广大网民的态度、倾听网民心声,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就要自觉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和监督,不论是针对组织还是个人、不论和风细雨还是直言不讳,都要认真研究和吸取,让网络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但是,坚持包容精神、保护广大网民的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网民可以违法犯规、为所欲为。任何社会和国家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言论自由的边界。言论自律应该成为网络舆论建设的一条重要价值原则。

民主法治原则。网络舆论建设必须在民主法治框架内发展,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进网络空间活动法治化,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充分民主,履行建言献策和批判监督的权利义务是新时代网络空间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求人们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发表意见、提出批判建议等。

真实客观原则。网络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落实网民言责自负,引导网民形成客观真实地描述社会现象或事件的良好习惯,杜绝捏造、虚构事实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行为,做到不造谣、不传谣。同时,这一原则也要求网民应该按照事情的本来面貌进行描述和传播,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进行评价,而不应故意歪曲、夸大或片面渲染。引导每个网民言责自负、形成真实客观的价值原则,既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不被侵犯的重要条件。

凝聚和团结力量原则。网络舆论场正能量越大,负能量就越小,只有当正能量超越负能量而成为网络舆论主导性能量时,网络舆论才能起到凝聚和团结力量的作用。我国网络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舆论散乱、网民情绪离散、舆论内耗较大现象,网络舆论力量难以得到凝聚和团结。网络舆论建设,就是对网络舆论系统输入正面元素和健康力量,规范网络言行,构建良好舆论氛围,引导网络舆论正向发展,以减少负能量增加正能量,从而达到凝聚和团结力量的目的。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好网络舆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网络发展的重要讲话中系统论述了网络强国的发展目标、战略地位、发展方略、建设路径和重要举措,阐明了建设网络强国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了网络空间建设的价值导向、网络空间活动主体的功能職责,为我国网络空间建设和网络舆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和《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性、根本性的指导我国网络社会建设的文件,构建了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网络舆论建设应在这个战略框架指导下,形成网络舆论的价值原则、主要内容,建立网络舆论制度体系、行为规范,明确主体责任、是非边界,使网络舆论与网络强国建设相向而行,有效增强我国网络文化软实力。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我国网民数量、宽带网民数量和CN域名注册量都位居世界第一,是我国网络社会话语权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但毋庸讳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国际舆论空间还处于弱势地位,在国内网络舆论空间的主导地位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这既不利于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也不利于国内社会动员能力建设,乃至有可能影响到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话语权建设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意识形态灌输,而需要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手段进行全面治理,以尽可能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舆论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网民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是完善网络舆论制度的根本指导。法律和制度是网络舆论建设的底线保障,主要是对人们的言行进行规范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网络舆论建设的道德和精神保障,能够帮助广大网民树立共同的价值理想,实现凝聚人心和团结力量的目标。只有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舆论力量,有效提升我国网络软实力。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与各种反动的错误思潮作斗争的思想利器。要反击各种错误思潮并取得根本性胜利,就必须坚持并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法治、法规意识教育,实现依法治理。法律、法规意识是网络舆论的生命线。法律、法规意识是制度在思想上打下的烙印,完善的制度只有内化为广大网民的法规意识才能得以真正发挥作用。通过法律、法规意识教育,宣传网络社会言论应该遵从的法律、制度,使之内化为网民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成为引导和制约网民依规言行的首要因素。通过法律、法规意识教育,使网民对自我言论既负法律责任,又有道德约束,并有效提升广大网民分辨正负能量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法律、法规意识能够帮助网民识别正负能量之间的边界,提升他们的辨别力,确保绝大多数网民保持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不在网络舆论中迷失自我,更不被网络舆论所“挟持”。通过法律、法规意识教育,消除网络舆论推手的负面影响。网络水军、舆论推手为博取利益,专门组织、策划、推送特定网络信息,夸大乃至歪曲事实,迎合个别网民口味,企图博得多数网民的认同和同情,并左右、控制网民情绪和思想,获得大量网民支持,对网络舆论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法规意识教育,增强网民的辨别力、免疫力。

凝聚正能量,减少网络舆论内耗。网络舆论内耗是指由于广大网民受个人知识结构、生活环境、心理历程和主观情绪影响而相互冲突、拆解合力造成正能量受损的现象。网络舆论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呈现出不规范、无序的特征,这是产生网络舆论内耗的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多样和纷繁复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高扬主旋律、放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声音,压缩和消除杂音噪音,在源头上减少网络舆论内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网络舆论建设,总揽全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制度建设、自觉自律等方面齐头并进,构建网络正能量持续生长的长效机制,限制和消除网络舆论消极因素,最大限度激发、释放和拓展网络舆论正能量,确保网络舆论有序、健康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内涵和建设方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广东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民舆论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