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用结合:阅读教学走向深度的尝试

2018-06-30范锦飘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词语课文阅读教学

范锦飘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贯起来。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叶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学语文,不仅是得到语文的知识,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要把运用知识变成一种习惯,才能具备生活的能力。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学语文,用语文。

就阅读教学而言,学用结合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表达能力。但是,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让运用语文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变成语文的能力。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学用结合。

一、学策略,用策略

当前的阅读教学相比课改之初有了很大进步,从注重理解内容到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更清晰。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其他文章,在这一点上,还做得远远不够。

例如,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课堂上教会了学生预测和推论的策略,但往往仅此而已,学生过后又忘记了,等于没有学,仍不会运用。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刚学的策略读别的文章。教师可以尝试进行群文阅读,找几篇类似的文章,以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

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先预测“这篇课文是关于什么的童话”,大部分学生都说是关于友情的。于是,我让学生把证据找出来,看看是不是跟他们预测的一样。学生通过阅读,找到了相关的证据,证明该童话写的是鸟儿和树的友情。但是,是否还存在其他主题呢?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这篇课文还是关于诺言的,还有关于爱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预测和推论的阅读策略,思维得到了训练。

学完这篇童话以后,我又找了三篇童话让学生阅读,分别是《白蝴蝶》《红蜡烛》《蜗牛的悲哀》。我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预测、求证和推论的阅读策略来阅读。如在读《白蝴蝶》时,大部分学生都预测说这篇童话写了白蝴蝶和红气球的友情,证据是无论红气球走到哪里,白蝴蝶都跟到哪里,直到红气球最后消失,从而推论本篇童话写的是白蝴蝶和红气球之间的友情。《红蜡烛》这篇童话主题比较难预测,有的学生说写了动物们的胆小,有的说写了动物们的勇敢,有的说写了动物们的可爱……说胆小是因为每个动物都不敢去点蜡烛,说勇敢是因为野猪勇敢地点着了火,说可爱是因为这些动物的表现很可笑,就像没见过世面。还有个学生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它们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生活,像人一样,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不管学生预测得对不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他们掌握了这种阅读策略。又如,《蜗牛的悲哀》这篇文章,有的学生预测写的是每个人都有悲哀,有的学生预测写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化解悲哀。

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生学策略、用策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这正是学用结合的表现。

当然,阅读的策略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策略,并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学方法,用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精读、略读、浏览、默读、摘录、批注读等。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得法,要学以致用。以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

一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如《桂林山水》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情感,让学生做到有感情朗读。每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桂林山水》主要表达了对桂林山和水的赞美之情。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选择好训练的“点”,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方法,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讲求一个“精”字。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词句或者一些重要的段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像《桂林山水》一文,文中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都用了比喻和排比手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好这些排比句,让学生在朗读时目标更加明确,品悟起来也更加充分。当学生掌握了朗读方法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运用这些朗读方法去读别的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二是浏览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浏览也就是让学生快速地默读。但是,只是快速读还不够,还要教给学生边读边提取信息的方法。特别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训练,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阅读更多文章。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分别找出表达父亲和母亲语言、神态的句子进行体会。

三是批注式閱读方法的指导。所谓批注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所产生的感悟、疑问、共鸣、情感等及时记录或注解。批注的内容一般在文本的空白处,在空间位置上紧贴文本内容,以便后期参照阅读。我们既要教给学生这种方法,也要让学生经常边阅读边批注,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都要养成做批注的习惯。

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且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学语言,用语言

好的语文课应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能。其中,得言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整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1.在品味精妙词语中,学习词语的运用

学生学习语言,是从字词开始的。学习词语的运用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学习词语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知道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怎样运用。如《画杨桃》一课中有一个词语“和颜悦色”,要理解这个词语,教师可以做出一些表情,让学生判断什么样的表情就是和颜悦色;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词语的近义词——和蔼可亲;最后,再让学生练习运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学生运用词语造句,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运用,真正做到了学用结合。

2.活学活用,学习特殊句式的表达

有一些课文中的句式是比较特殊的,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这些特殊句式的运用。如《杨氏之子》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学了这个句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表达,如果把“孔”换成“黄”,应该怎样回答。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未闻黄莺是夫子家禽”“未闻黄枇是夫子家果”“未闻黄鳝是夫子家鱼”等等。在这样的学练结合中,学生活学活用,学会了特殊句式的表达。

3.发挥想象,提高语言的活用能力

以《荷花》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这一课中,有两个句子是这样的:“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完这两句话以后,教师可以跟学生分析:“很明显,这是作者的想象,那么,除了想到蜻蜓和小鱼外,作者还可能想到什么呢?请同学们照例子,发挥你的想象,说一个类似的句子。”学生讨论以后,答案可多了。有的说:“蝴蝶飞过来,与我一起舞蹈。”有的说:“蜜蜂飞过来,告诉我一路的美景。”有的说:“青蛙跳过来,呱呱地诉说夏天的生活。”……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言语的实践,进行言语的表达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

4.说出想法,提高语言的活用能力

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是省略的,如人物可能会说的话或是人物内心的想法,文中并没有详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留白,让学生具体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一想人物在具体的语境中会怎么说,怎么想。如课文《七颗钻石》中写到有一位过路人找小女孩讨水喝。当时,小女孩会怎么想、怎么说,文中并没有写出来。于是,我抓住机会让学生练习说话。学生经过思考,有的说:“她可能会很矛盾,心里有些不愿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女孩的性格(她是一个特别善良、有爱心的人)角度去思考她可能会怎么想,会对老人怎么说,这样,学生说话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课堂上,有的学生说:“她可能会想,这位老人家年纪这么大,他肯定比我还要渴,我应该尊老爱幼,让他先喝。”有的学生说:“她可能会说,老人家,您喝吧。”这样的学用结合,课堂有了精彩生成,学生学会了表达运用。

5.在仿写中学习语言,活学活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中的典型语段,解构文本言语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表达。将阅读与运用结合起来,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幫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有一个描写鱼的段落,非常典型。这一段是采用总分结构和排比句式来写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模仿、运用。学习这一段以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仿写训练:“请大家模仿写鱼的语段,用总分结构和排比句式写写西沙群岛珊瑚(或贝壳,或鸟)的多。”通过创设表达语境,巧妙地利用文本内部资源进行语段的读写训练,学生学会了写事物时如何运用总分结构和排比句式,真正“得言”。

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需要做到学用结合,让阅读教学走向深度的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词语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