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诺奖”打破国籍限制

2018-06-29

环球时报 2018-06-29
关键词:获奖者诺奖国籍

香港《南华早报》6月28日文章,原题:奖金达76万美元的中国“诺贝尔”未来会颁发给外国科学家吗? 北京计划改变该国享有声望的奖项的评审规则,这是中国在科技领域引领发展的努力的一部分。若目前正公开征求意见的规则变化获得通过,那外国人或许很快就能够竞争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项了。

本周出现在司法部网站上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送审稿)》指出,奖励对象由“公民”调整为“个人”,放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对象的国籍限制,“使今后适时将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纳入国家科技奖励的更大范围成为可能。”

修改并公布评审规则的详细内容,正值北京努力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华并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之际,其目的在于让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于创新驱动并成为尖端技术的领军者。

这些修订规则,还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学术造假问题。修订稿指出,获奖者或提名者一旦被发现欺骗或者剽窃他人成果的,会“依法受到处分”。获奖者或雇主不得夸大他们的成果,因为这样将“误导公众和影响国家声誉”。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统计,当前约有100万名外国专家在华工作,他们的技能和专长得到中国政府官方承认。这意味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华外国专家人数已增长100倍。不过,北京仍想吸引更多外国专家。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奖项设置的改变只是中国政府扩大开放、吸引全球人才这一重大计划的一部分。”今年早些时候,科技部发布一系列新政,允许外国人与中国同事一样在公平竞争的环境里申请资助和参与重大科学工程。“而且不会只局限于这个奖项”,他说,“很快会出台更多政策和激励措施。”业内人士欢迎这一规则变化,“其他国家在做同样的事。若外国科学家对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们应该获奖并得到认可。”

这次公开征求意见的窗口将在7月底关闭。此后修订稿将提交国务院审批。尽管有了拟议中的变化,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员表示,非中国籍的候选人可能还要受制于其他条件,这将取决于公众反馈和国务院。▲

(作者陈冰琳,陈一译)

猜你喜欢

获奖者诺奖国籍
“我心目中的诺奖级作家”阅读札记
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有两次获诺奖?
谁是获奖者?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锋视觉
英前大使申请爱尔兰国籍
韩国:放弃国籍逃兵役人数创新高
如何放弃美国国籍(答读者问)
两家国内农药企业斩获Agrow年度大奖
莫因华人科学家落选诺奖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