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研究
——某私立学校课后作业布置的个案分析

2018-06-29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小学部高丽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课解决问题解题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小学部 高丽君

目前,在大部分应试教育环境的公立学校里,作业内容机械而乏味。因此,作业多、重复性大、学生完成兴趣低成为很多小学生对小学作业的诟病。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数学这门学科上。

2017年,汇佳小学部依托人教版数学教材,在毫无任何市面练习册的辅助下,坚持各年级自主创新设计课后作业,及时跟进学生学习情况,锻炼学生真正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研究综述

教师布置数学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课后也能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进行发散和延伸,举一反三,真正开拓数学思维,增加学生的乐趣。

二、汇佳小学部三年级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实践研究

笔者在汇佳学校工作多年,是汇佳学校多年来积极探索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见证者和实际参与者,本文拟通过对亲身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今年三年级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设计,谈谈对创新设计课后作业的看法。

本文拟从创新课后数学作业设计如何侧重学生自主纠错、自主编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数学知识的宏观认识等几个方面分析课后作业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重要性,体现教师真正的教学反思。

(一)侧重学生自主纠错

从时间上来看,学生一天完成5道题是充分的,而教师更是将学生的“自主纠错”放在重要位置。所以,三年级的数学课后作业专门有“订正”一栏,见下图:

这种特意设置此版块让学生自主纠错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学生时刻秉承IB培养目标,进行及时反思,教师不仅省去很多作业讲评的时间,更让学生进行自我消化,体会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侧重学生自主编题

作业本身是教师向学生发出的一个单向诉求,如果能让学生由被动解题变成“主动造题”,编题这种看似高起点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可以学生在小学阶段来挑战自己。

(三)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将这些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真正模式化,对帮助学生真正解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曾经参加过几次国际间的数学培训,发现国外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时,往往喜欢让学生有章可循,与我们国内的老师倡导的解题“几步骤”其实不谋而合,且更有我们值得学习之处。于是,笔者综合设计了这个“应用题解题小贴士”,让学生在在完成每一道数学应用题时,形成一种解题模式,真正养成解题习惯

(四)借数学语言,培养学生双语双文化能力

作为一所国际双语学校,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给学生布置练习的时候,配上两种语言的题型,让学生在中西思维的交替下进行思考、探究,非常有意义,作为“选做题”更让学生有挑战兴趣。

笔者发现,学生在这种练习的训练下,不仅可以掌握许多数学语言的英文表达,更清楚地知道了英语国家的人如何思考、提问这类问题,丰富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为中国学生走向国际做好铺垫。

(五)以探究思维为导向,侧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宏观认识

复习总结课时小学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图为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总结时,老师们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个回顾性作业。取代逐个单元的知识点罗列和重复练习,这个作业的重点是,依托“思维导图concept map”的形式,划分知识点的各大模块,让学生直接非常清晰地看到,各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同时,让学生进行自主总结。

三、探究式数学作业的特征

探究式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特点。同样,探究式作业在辅助孩子进行学习的时候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对探究式作业的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强调学生自主纠错。学生永远只有自己在犯了错误之后,才真正来思考错误,而让他自己去纠正错误,也是他体验学习的毕竟阶段。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编自测,完成作业。这是一项挑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之后,重新思考问题,进行“反哺”,达到对知识点的真正理解。三是作业可模式化。建模在小学阶段似乎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但此方面的能力培养却是需要在越早进行越好。四是在作业中丰富学生的语言体会。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社会,这一意识早已渗透到教育当中。双语双文化,更是学生需要从小就培养的能力。五是进行开放性作业布置,让学生提高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不能是完成作业的机器,而应跳出作业的机械性,回到知识点的理解上。

四、结语

教学探究式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以及基于真实任务 的研究问题的解决,探究性作业更在此学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 用。笔者进行的个案分析,希望能给与到一线教师一些课后作业设计 的参考意见。

当然,这样的探究型课后作业设计是否最优最有效,如何将探究 性课后作业做得更加细致、完善,是我们需要去不断反思、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数学课解决问题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同样多”解题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有趣的数学课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