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煤矿危害防治调查与评价
2018-06-29芦庆和
芦庆和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前言
为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查找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方面的不足,落实煤矿安全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对某煤矿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及其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分析了此煤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各因素控制情况,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及控制措施。
1 评价内容及方法
1.1 评价内容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依据,对该煤矿各采区井下与地面系统及选煤厂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工伤害情况、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及有效性、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及其处置措施、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
1.2 评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及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2.1 工艺流程
2.1.1 回采工艺
该矿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采煤机割煤,通过采煤机配套的刮板机转送至皮带输送机运至地面选煤厂。
2.1.2 掘进工艺
该矿掘进方式分为综掘和炮掘两种工艺方式。
综掘工艺:采用综掘机掘进,并及时进行临时支护,然后将岩石及煤炭装运到刮板机上,通过井下运输系统提升到地面,运至矿井地面选煤厂或矸石山进行存放或处理。煤岩运出后进行锚网索、架棚等支护,支护完好后,然后进入下一循环。
炮掘工艺:钻孔打眼,装药爆破后及时进行临时支护,然后把崩落的岩石及煤炭装运到刮板机上或矿车上,通过皮带运输系统把煤炭运至地面,煤岩运出后进行锚网索、架棚等支护,支护完好后,然后进入下一循环。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通过对该矿生产工艺、现场调查及其他职业卫生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1)生产性粉尘:煤尘、矽尘、电焊烟尘、木粉尘、水泥粉尘;
(2)物理因素:噪声、手传振动、电焊弧光、工频电场;
(3)化学毒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氨(NH3)、甲烷(CH4)、锰及其化合物。
其中本矿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3.1 检测要求
表1 该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览表
在该矿正常生产情况下对该矿一采区及洗煤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现场检测。
通过对该矿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现场生产环境、作业方式等的调查结果分析,该矿检测期间,正常生产,检测内容能反映真实情况。
本次检测一采区(11采区)、地面办公场所及洗煤厂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煤尘、电焊烟尘、或矽尘)、锰及其化合物、NO2、SO2、噪声等。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分析
根据工人接噪时间计算规格化8h等效连续A声级,该矿主要通风机巡查工、1721北大巷皮带司机、瓦斯抽放泵巡查工、洗煤厂主平硐皮带司机、洗煤厂皮带司机、洗煤厂破碎手选工、原煤仓放煤工接触的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工作岗位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85dB(A)。
超标原因为该矿主要通风设备、皮带输送机、瓦斯抽放泵等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设备降噪效果不佳,工作人员距离设备距离较近且佩戴的降噪耳塞效果不佳。
根据总粉尘和呼性性粉尘检测结果可知,该矿1173采面采煤工、1278采面采煤工、洗煤厂皮带司机、破碎站手选工、原煤仓放煤工总粉尘浓度均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限值要求,其他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符合限值要求,呼性性粉尘浓度符合限值要求。
超标原因为采煤机割煤和原煤转载、运输过程均产生高浓度粉尘,采煤机喷雾抑尘效果较差;因采面空间有限,空气流通受限制,短时间内无法将空气中的浮尘有效排出,导致采煤工接触的粉尘超标;皮带转运及卸煤点卸煤过程产生高浓度粉尘,多台设备同时运行,且空间较小,喷雾装置未开启,空气中的粉尘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扩散,导致掘进工、破碎站手选工、放煤工接触的粉尘超标。
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化学性危害因素如二氧化硫、锰及锰化合物、二氧化氮等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本次检测的其他物理性危害因素符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要求。
4 调查评价情况
此外,对该矿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内容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检查表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2。
5 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与评价,准确掌握了该矿职业病危害控制情况,为下一步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矿应针对超标危害因素及接触岗位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同时监督作业人员严格落实,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保证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以促进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表2 职业病危害分项调查情况
[1]牛玉红,王国宏.某水力发电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及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1:113~114.
[2]《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2014.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S].
[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因素(GBZ2.1-2007)[S].
[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1-20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