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8-06-28莫国晗

考试周刊 2018年5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策略课堂教学

摘要:化学在我国初高中基础教育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教学任务重,教师往往更多地思考如何去追赶教学进度,为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差,教学效率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以供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更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教师在经过课堂教学以后,学生应该从中真正的获得知识或者能力。但是高中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障碍,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 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日常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由于课时紧张以及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所致,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安排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着很多演示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去操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学习常用实验仪器的用途、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走进化学实验室,真的去动手操作,才能去探究化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感受到发现问题、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践操作、得出最终结论这一整个过程。

例如在教学“金属钠的性质”这一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亲手做实验,先用小刀、镊子、滤纸取少量金属钠,仔细观察颜色变化,放入水中观察现象,之后滴入酚酞溶液,继续观察有何颜色变化。根据观察所得的实验现象,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到金属Na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在观察和分析之中,就更能够将核心的知识牢记心中,如金属Na硬度小,密度小于水,与氧气反应使得金属光泽变暗,滴入酚酞后变红生成可溶性碱NaOH,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满足感。

三、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理念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得到了大力的倡导应用,通过组建合理学习小组的形式,评价整个小组的学习状况,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和互助提高,在知识、思维和能力上进行互补,这样不但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彼此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班集体的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教学氛围更好,所以合作互动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举个例子,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个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探索,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或者分组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如食物的腐败、金属的腐蚀,制造黑色金属和其他有色金属都是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的方法等。

四、 借助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化学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清楚,教师可以借助当今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化抽象为直观,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呈现到学生面前。例如在讲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时,学生想象分子、原子、离子很困难,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作微观处理,对瞬间变化定格分析,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掌握化学知识、原理。并且一些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实验例如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也可以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直观地呈现,学生的印象会更为深刻。

五、 结合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學学科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老师应该将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阐述化学,通过化学来解释生活,可以让学生养成从身边入手的观察习惯,以及应用化学的思维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了解知识、掌握技能,切实提升其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其应试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比如白炽灯的灯丝是金属钨,是由于金属钨的熔点极高,化学性质稳定;在密闭的空间内生火取暖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过度吸入这种气体就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产生中毒;为了防止食物受潮,一般可在食品中加入一小包生石灰。

六、 传授实验操作原则,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化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化学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辅助学生进行训练,给学生传授一些实验操作的具体原则:比如“从下往上原则”,以“Cl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具体的装配发生装置的顺序是:首先放好铁架台,接着放置好酒精灯,然后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和石棉网,最后是要把圆底烧瓶固定好;再比如“固体先放原则”,以MnO2为例,在实验时,这种物质在烧瓶被固定之前就要放置好,避免损坏烧瓶。在学生明确了基本的化学实验原则之后,可以认真指导学生自己制作手工皂或者是化学暖袋等等,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七、 结语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有很多,上述列举了几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加强师生的良性互动,在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下,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和探究,优化学习体验,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燕珠,吴新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5):77-80.

[2]黄维恒.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行为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3]熊平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04):189.

[4]黄小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新课程:下,2017(02):22-24.

作者简介:

莫国晗,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策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Passage Four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