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

2018-06-28李炎

考试周刊 2018年58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生物

摘要:目前初中生物课堂中涉及的健康教育领域包括:营养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环境健康教育等。本文针对各领域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生物;健康教育;初中课堂教学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一词是美国儿童健康组织于1919年首次提出使用的。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健康教育的定义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一、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健康教育内容

初中健康教育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初中阶段各学科均应该担当健康教育的任务,并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健康教育的真谛,但是由于牵涉内容所限,生物课与心理课成为初中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健康教育中与生物课相关的内容包括:营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环境健康教育。

二、 课堂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 利用科学史内容,激发学生关注营养健康

教材及媒体中有很多科学史的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就与营养健康有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堂上所讲内容穿插相关的简明、短小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具体案例:在讲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维生素C的发现史,人类缺乏维生素C症状等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蔬菜,达到营养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 关注挫折教育,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有人把它称为磨难教育或磨炼教育。挫折教育指教师有意识地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并利用或创设一些挫折情景,指导训练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终身受益的教育。

具体案例:讲授《生命的起源》时,可以先解释一下“自然发生说”,这个学说受到了当时一众大科学家的支持。当时巴斯德却对“自然发生说”提出了质疑,他坚持真理,不畏权威,设计了鹅颈瓶实验,最终推翻了“自然发生说”,并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科学家不畏权威、不惧困难的科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挫折,积极乐观面对困难。

(三) 利用教材内容,实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初中生物教材中本身就蕴涵了很多与性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目前报刊媒体资源中也含有很多与性健康相关的知识,学生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很多。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同,学生掌握性知识的多少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性知识教育,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通过组织和引导,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交流。

具体案例:讲授 《人的由来》时,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扩展开讲。本课需要让学生认识男女的生殖系统,了解受精过程,还应该让学生从生殖过程到生活习惯、堕胎、代孕等角度感悟性道德、性伦理。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及家庭责任,知道性行为必须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法律常识,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四) 认识生命现象,关注生命健康教育

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消息层出不穷,很多学生因为“假期作业未做完”等原因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现象反映出目前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教育分为广义的生命教育和狭义的生命教育两种:后者是对具体生命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以及进一步扩展到关注一切生命。前者是一种全人的教育,除了对自然生命的关注,还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具体案例:在《人的生殖发育》一节课时,展示一张男女合照,让学生猜测是班级哪位同学的父母,在确认是谁的父母后,展示该同学和父母的全家福照片,以及全班同学和自己父母的合影,看着照片中笑容灿烂的父母们,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最大的骄傲。讲述受精过程时,强调受精作用是一个神秘而偶然的过程,数亿计的精子在阴道中赛跑,脱颖而出到达子宫颈的只有几千,最终可以跟卵细胞碰面的只有几十个,而最终可以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必然是活力最强的精子。受精的这个时刻是每个人最接近死亡的时刻,能在如此大竞争中成功的,必然是适应环境的强者,所以无论遇见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五) 培养环境意识,提高环境健康素养

全民对生活环境都很重视,环境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的环境健康素养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目前进行环境健康教育还主要依托于宣传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逐年递增,很多媒体报刊都有关于环境健康教育的科普专栏。

具体案例:讲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時,可与相关媒体接触,通过邀请媒体人参与课堂教学等方式,请相关专业的媒体人做报告等方式,提高对环境健康的关注度,呼吁更高层面的重视,形成关注环境教育的氛围,将健康环境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42.

[2]刘雯雯.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策略与实[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文科.生命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

作者简介:

李炎,讲师,辽宁省大连市,大连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发现不明生物
史上“最黑暗”的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