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练习方式指导建议
2018-06-28陈小松
摘要:高中数学具有思维性强、结构复杂严密的特点,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学科知识的背诵记忆占据学习的主要时间,数学的学习集中体现在解决题目上。因此数学能力的提升与否,主要取决于平时习题练习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指导建议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特别强的科目,大多数数学题目都可以由基本原理为框架,补充上具体的数值和条件,便可进行一段完整的逻辑推理。就数学学科本身特点来讲,其只有立足于具体的题目之上,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往往就是解答各种题目的过程。既然如此,本文将对如何进行习题练习进行方法指导。
一、 不同题型的特点
(一) 运算类
运算类题目一般以小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复数的计算,或者是寓于其他题型当中,例如计算数列某一项的具体值。高中数学阶段,运算类题目已经不会再单独以大题的形式出现,但运算毕竟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就一张完整的数学试卷来说,即使是很多细微的地方也有着运算的影子,比如数列公式的运算,往往是对某些特殊的数列进行乘除加减从而得出,这其中虽然没有具体数值,但依旧体现着运算的核心思想。
运算的规则同样简单,但实际的习题练习中,偏偏是这项最简单的题目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应得的分数,从而拉大了个别学生之间的成绩,造成了学习成绩的不稳定,这集中体现在成绩中上游的学生,因为这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相仿,稍有不慎便会因粗心大意失去一个五六分。这便是高中阶段运算类题目的特点,虽然微小但每一个结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看似简单但得满分并不简单。
(二) 数列、向量等中等难度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型较多,涉及的知识也比较广泛,但解题的思路比较固定,难度也较为适中,但仍有许多题目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很多题目往往设立一些“陷阱”,利用学生的定式思维将其引入其中,使得学生得出错误的答案。也有一些题目的出题人往往不甘于传统的出题方式,在某些传统题型当中融入新的元素,构成一种全新的题型,或者在把一整个题目分割成两个部分,中间设定一个突破点,这一点往往并不能单纯依靠学生以往做题的经验来解决,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多方面思考,寻得突破口,解决问题。但总体来说,这一部分题目的基本特征大致是稳定的,一般只需要掌握好基本的定理,加上平时足够的习题训练,就能够运筹帷幄。
(三) 解析几何等高难度的复杂题型
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里面最具综合性的题目,通常以压轴的题目出现在试卷之上,其难度也是常常居高不下,是广大学生最为头疼的一类题目。解析几何不像数列和向量题目那样构造简单,解题往往也有着固定的思路,其曲线、直线的多重组合,略微变动几个条件就可成为一道全新的题目,解题的过程也可能会完全不同。解析几何题目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和严密性,而由于构成其题的点、线具有无限的多样性,题目也就具有无限的多样性,虽然在圆锥曲线题目中有个别的公式可用,但除此之外其他的过程则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基本没有固定的题型。因而这一部分尤其考验学生的分析思维,也是需要学生下最大工夫去攻克的部分。
二、 习题练习方式指导
(一) 勤于做题
数学学习的过程在于推算过程,而推算过程只有在做题当中才得以实现。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尤其是在学习的初期,一节课的时间仅允许老师将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教授给学生,但依靠课上的时间是无法教授全部题型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起码要把老师布置的习题完成,另有余力并想提升成绩的学生应去多方面搜寻其他题目,这样不仅会逐渐积累更多的题型,而且做题次数的增加会更加锻炼分析思维。
当然,多做题并不意味着搞“题海”战术。在应试制度下,很多老师着力于搞“题海”战术,为的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全面的题型,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在考试时遇到的生题数量就会下降,当然就更有把握取得高分。从积极方面来看,这种方案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并不是学习数学应有的态度。学习数学应该是学习数学的思想,而不是仅仅追求做会各种数学题型。“题海”战术耗时长,见效慢,事实上,真正能坚持到见效的学生寥寥无几,这也恰恰反证了这种学习方法的不合理性。勤于做题,不是要把题做多,做广,而是要把最精华的题目做精,做深,用最短的时间完全掌握一种题型,并且促进数学思维的成长。一个数学真正优秀的学生,应该是完全可以凭着严谨的分析思维去应对一切新颖的题型,而不是脑中仅充斥着良莠不齐的题目,却无力应对创新题目。
(二) 难于解答时切忌立即查看答案
数学由于具有較高的思维性,在做题时很多学生经常出现一筹莫展的情况,这十分正常,但解答出现困难并不应立即查询参考答案。人的一切思维都是需要锻炼才能够提升的,数学的分析思维同样如此,并且这种锻炼的首要要求是亲身参与,而如果刚一碰壁就去寻求他人的答案,就变成了看别人答题,顺着他人的思维得出答案,所有的过程不是经思考而是经查看获得的,自然印象不会深刻。因而学生做题时应做到独立思考的习惯,用了较长时间仍没有思绪时才可向他人求助。
(三) 利用好错题集
很多学生都有记错题集的习惯,这本是一种优良的学习习惯,但是错题集记得好坏也影响着其效果的发挥。首先错题集应该将错误的解答方式抄上,以避免日后再出同样的错误;其次,应该用醒目的颜色进行订正,并且特定的题目需要进行补充说明,原解答方式为何不合理,而新采用的答案又正确在哪里,都需要讲清楚;再次,错题集不是所有错题的集合,错题的建立要有选择性,很多学生认为错题做得越多越好,将个别一些小错误也搬到错题集上,实则是没有必要的,很多错题往往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可能是单位出错了,可能是数值算错了,这种小错误往往只是粗心造成的,相比其他牵扯到原理、复杂公式的错误并不是很重要,一般摘抄几个小题便可,要记住,就整个高中阶段而言,错题集容量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应将最具代表性的错题集中起来,充分利用,而不要让没有太多参考价值的小题占据太多空间和时间。
三、 结束语
学习数学是一门苦差事,因为它太抽象了,它能涵盖自然世界的一切,但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数学学科的诞生源于人们对实践的思考,而要学习数学理应回到现实问题当中,只有把着眼点放在实际的问题中,才算迈出了学习数学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
陈小松,重庆市,重庆市双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