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8-06-28田明艳范其勇

神州·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木兰诗传承创新初中语文教学

田明艳 范其勇

摘要:新世紀以来,我国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力度逐步加大,成效甚为显著。但是也不免会有不足之处,如部分初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予以贯彻,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所在。本文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以《木兰诗》为例,重点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路径及其取得的效果,以期为我国中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木兰诗

著名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亡国并不是最可怕的,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这个国家的根本文化灭亡了,那么这个民族将永远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得以播撒,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便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其中,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传承途径,它可以在实现育人目标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继而理解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古今定义都是相同的,即指时代相传的文化,也就是中华民族历代承袭和延续下来的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民风民俗、思想意识形态等,传承的方式无外乎就是书籍、文物、民俗以及口头流传等。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概括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如中华传统文化讲求“安土重迁”,讲求落叶归根,形成了聚居式的生活方式,历朝历代的更迭也均以家族形式发展演变,这就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其次,中华文化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讲求伦理道德。例如从孔子时期就在提倡的仁爱之说,古人提倡的“百善孝为先”以及“忠义孝悌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再次中华文化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朝气。例如孔子和孟子提倡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尊师重道思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治国理政方针中都是符合社会实际的,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二、以《木兰诗》为例探究初中语文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木兰诗》的故事耳熟能详,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终成一国大将的励志故事,刻画了一个坚毅勇敢、爱护亲人、热爱生活的伟大女英雄形象。

(一)介绍花木兰以及乐府诗歌特征

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作业,搜集有关花木兰的资料加以研习,对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由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补充。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两方面介绍花木兰,一是花木兰其人,二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2]。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形式,借以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存在疑惑之处重点讲解,让学生相互交流彼此看法。

接下来,教师要向学生讲解乐府诗的特征、由来等。如乐府在秦朝首创,最初是作为一个乐舞演唱的管理机构而存在。其后出现断层,没有保存下来,直至汉武帝时期才得以重建。乐府机构内部会将搜集来的大量民间歌谣以及文人墨客创作的诗词加以配乐演奏,“乐府诗”便由此得名[3]。教师可以将乐府诗的地位以及《木兰诗》的重要性加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好的资料来回答,如果答对要给与一定奖励,以此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要求学生熟读文章,做到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理解

《木兰诗》的篇幅较其他古诗词来说有些长,但是韵律较为匀称,读来朗朗上口,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但是前提是,教师要让学生提前查阅文中的生僻词,理解全文大意,明白文章的节奏顺序,给文章划分层次,掌握每一部分的具体主题。如文中涉及到的生词有机杼、鞍鞯、辔头、胡骑、戎机、金柝等,需要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这些词语的具体所指。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搜集这些词语的实物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明白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以及人民生活现状,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三)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文章关键字词,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一篇文章理解的关键就是关键字、词、句、段的掌握,《木兰诗》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木兰诗》讲述的故事距离我们千年之远,初中生很难对文中内容产生共鸣,为此教师就需要提前给学生普及古代社会常识,如给学生讲解何为文章开篇提及的“当户织”和“机杼声”。另外,文中还提及了木兰之所以代父出征,一是因为家中没有男儿,老夫也已年迈,无法再上战场,二是因为家境状况不好,无奈之下只能替父从军。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考虑木兰的家庭,在分析其出征原因时做到兼顾全面。

最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的排比句修辞法运用。文章中提到木兰在购置出征用品时跑遍了东西南北四个市,但是教师要告诉学生文章这样描述并不是要说明花木兰真的走了这些地方,而是为了强调花木兰出征的紧急却又在购置物品时变现得井然有序,这也为后文突出花木兰打胜仗凯旋而归奠定了基调[4]。文章在运用对偶时一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便概括了花木兰从军之后思乡急切的心情,教师在讲解时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花木兰当时顿觉天高路远无所依附却又大义凛然铮铮铁骨的豪气。例如文中提到的“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其中的“但”字去掉是否会有什么影响,以此体会文章深意。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切入点,将二者有效结合,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掌握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之后,结合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的教学理念,辅之以大量可行有效的教学手段,真正做到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让学生感悟到用行动践行并传承中华文化的伟大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蒋学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J].考试周刊,2016(98):30.

[2]郭维.浅谈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1):265-265.

[3]许淑萍.认知·热爱·理解--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281-282.

[4]顾小玲.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6(1):5.

猜你喜欢

木兰诗传承创新初中语文教学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