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出境古道
2018-06-28作者为保山市博物馆研究员
(作者为保山市博物馆研究员)
大岔河老吊桥
自腾冲出境前往缅甸、印度的古道,包括由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和腾冲至缅甸八莫两个方向的四条线路:即腾密古道北线、腾密古道南线、腾八古道北线以及腾八古道南线。
腾密古道北线
北线腾密古道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东汉永昌郡建立后一度纳入官方经营,成为古代中国与印度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线路。阁罗凤“西开寻传”时,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扩修铺筑,作为大军西征寻传、扑子诸蛮、于其地置丽水节度(今缅北密支那以东一带)的主要通道。元明以来是中央王朝管理今缅北江心坡一带茶山、里麻等土司地的通道之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印公路腾冲至密支那段修通后,才被最终废弃。
古道东起腾冲城,向西经和顺、中和,到达古永(今猴桥)后,分别从三岔河、猴桥、棕包河等地过槟榔江上高梁贡山,至中缅边境美古卡、刺桐地垭口和黑泥潭垭口接缅境古道转密支那,境内段单线里程约80公里,复线里程约140公里。
三岔河碉堡
三岔河碉堡位于槟榔江上游三岔河谷地中,为腾密古道北线古永—美古卡支线的主要边境关隘设施,始设于清初,时属古永隘管辖。嘉道年间,因境外“野人”(今缅北克钦族)屡屡入境抢劫,乃由腾越厅同知胡启荣于道光三年(1823)拨款进行扩建。建设规制为碉、堡合一,内设石楼为碉,外筑围墙为堡,驻练丁31名,给练田耕食“以资永守”。堡址为长方形,由于村民建房,堡墙东、北两面多被拆断,仅西、南两面保存尚好。
大岔河老吊桥
大岔河老吊桥位于槟榔江大岔河上,为腾密古道北线古永—美古卡支线出境的主要过江通道。桥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扩修三岔河碉堡之际,初以当地的藤篾搭设,屡毁屡修,前后沿用百余年,20世纪70年代由当地政府资助改藤索为钢缆,沿用至今。桥为东西走向,用两根钢索承重,索上悬挂木钩,捆绑下端,加装木板,连接而成桥面,由于结构简单,承重有限且桥面狭窄晃动,仅可供人行走,不能通过牲畜。该桥较多保存了当地传统藤篾吊桥的建造方法,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美古卡
美古卡位于中缅边界狼牙山美古卡垭口上,以地处槟榔江支流美古河源头而得名,主要控制从三岔河向西北上狼牙山前往缅北密支那等地的古道出境要隘。清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重整边防设施时增建,为时设古永隘十九卡地之一,派练丁18名驻守。1912年李根源整治边防时,被裁编并入三岔河卡,之后不再复设。关卡依山势设在垭口北侧的台地上,坐北向南俯控东西走向的边境古道。
图① 打板箐卡遗址
腾密古道南线
南线最早形成于唐代中期,为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的行军路线之一。元初征缅,曾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的扩修,并以此作经略缅北勐养(密支那)之地的通道之一。明末刘綎、邓子龙征缅战争胜利后,曾由云南巡抚陈用宾在该路出境的盈江盏西勐嘎山建神护关予以控制。清中期以后,随着清缅经贸交往的扩大,曾一度成为腾冲商旅从腾冲前往密支那和英美探险家自密支那前来中国的重要通道,直到20世纪50年代腾冲至盈江公路通车后才最终被废弃。
古道东起腾冲城,向西经和顺、中和,上勐蚌村,过打板箐卡,翻大歇场坡,下山至盈江盏西镇,过槟榔江,向西上勐嘎山,过小米地,翻神护关垭口,下山经勐弄、昔马,至中缅边界那邦镇接缅境古道转密支那,境内段里程约140公里。
图③ 神护关
打板箐卡
打板箐卡位于老将卡垭口上,为腾密古道南线主要边防关卡之一。垭口海拔2165米,东西走向,地控从腾冲前往盈江盏西的古道通行要隘。据史载,为清光绪五年(1879)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倡建,为时设腾越边境八十卡地之一,驻练丁19名防守。滇西抗战爆发后被废弃。现存遗迹包括卡址和烽火台两部分。
大歇场坡古道槽谷路
大歇场坡古道槽谷路位于腾冲中和打板箐村西大歇场坡一带丛林中,为南线自中和前往盈江盏西的主要通道之一。古道形成于唐代中期,元明开边通缅,曾多次以此为行军大道。明末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八关九隘,曾以此为盈江神护关的后方通道。清中期以后,长期成为腾冲商旅从腾冲前往密支那和英美探险家自密支那前来中国的重要通道。
古道东起大歇场坡脚接打板箐土石路,向西经麻雒湾、一里槽至山顶的分水垭口止,全长约8公里。由于土壤为沙质土,长期人马践踏加雨水冲刷,使古道路面不断下陷,在麻雒湾和一里槽一带丛林中形成了一条深3—6米、宽2—3米不等的深邃槽谷通道,人马行走其间,终日不见阳光。
神护关
神护关位于盈江县盏西乡西北15公里的勐戛山垭口上,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所修滇西边境八大关卡之一,地控腾密古道南线从腾冲经中和和盈江盏西、昔马前往缅甸密支那的必经要隘。关卡坐东朝西,依垭口地形用砖石筑成城门状,上设城垣垛堞以供防守,下设券洞城门以控通行。据《光绪永昌府志》记载,关卡“台周三十丈,高三丈,楼高五丈四尺,公署一所”。古关初建时属腾越州蛮哈守备管辖,清代设神护关抚夷,由南甸(今梁河)土司保人呈腾越厅同知签派世袭。正抚夷为杨姓,副抚夷为王姓,协管弩手26户,有公拨练田供食。民国以后,关防废弛,守军流失,楼台随之倾颓,仅存遗址,遗址占地约1000平方米。
腾八古道北线
腾八古道北线最早形成于汉晋时期,阁罗凤“西开寻传”时做过大规模的扩修,作为之后长期与缅甸各地经贸交往的主要通道。元代征缅战争结束后,被云南行省列为通缅驿道主线路,在沿途设置镇夷关、曩宋驿等机构进行管控,并从此延续下来,在之后明初的王骥三征麓川,明末刘綎、邓子龙征缅靖边,清乾隆傅恒征缅等大规模边境战争和近代中缅经贸交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腾冲至梁河、盈江的公路建成通车后,才最终被废弃。
线路东起腾冲县城,向南经绮罗、镇夷关、荷花甘蔗寨、蔺家寨、黄果树、小河底、曩宋关、九保至梁河县城,转西过大盈江梁链桥,经茂福沿江而下,过浑水沟、旧城,至盈江县城,再转南经太平街、蛮允街,上雪列山,出铜壁关下石梯山,至红蚌河中缅边界接缅境古道转至八莫。境内段里程约160公里,沿途已知的历史遗迹共10余处。
镇夷关石拱桥
镇夷关石拱桥位于腾冲清水镇夷关村北200米大盈江上,为古道腾八路腾冲至梁河段过大盈江的主要桥梁之一,其地原为渡口,开于汉晋,盛于唐宋。元代设置通缅驿道后,曾多次搭木桥并设关卡以镇蛮夷,故名镇夷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腾越州组织扩修驿道时,为彻底解决通行难题,将其改建为石拱桥。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总长25米,面宽4米,净跨8米,今仍为当地村民过江的往来通道。
蔺家寨古道饮马池
饮马池位于腾冲荷花蔺家寨村口大路下侧,水池最早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1736—1795),随着古道交通的日益繁盛,为满足大批往来马帮的饮水需要,乃由村中几家马店出资做了扩建,并一直沿用下来。20世纪50年代前期,腾冲至梁河公路建成通车,往来马帮骤减,池被改为村中日用水源,直到近年自来水进村入户后,才最终闲置下来。池利用村口台地用人工开凿成扇面形,下侧以石块筑堤,上侧用火山石栏杆围护,池底铺以石板并用沙灰勾缝,蓄水量达100余立方米,为迄今所知古道上仅见的大型人工饮马设施。
黄果树塘哨楼
黄果树塘哨楼位于腾冲荷花黄果树村东500米的石牛圈垭口高地上,为清代黄果树塘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黄果树塘因地近黄果树村而得名,素为驿道从荷花前往梁河的险要关隘。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傅恒征缅战争胜利后,为切实加强对驿道的通行管理,保护往来商旅的安全,乃由腾越厅组织军民在这里建塘设卡,长期派汛兵轮番驻守。其地原有路卡、塘房、烽火台等防御报警设施,1913年汛塘被撤后逐渐废弃损毁,现仅存哨楼。哨楼依地形坐南向北,对垭口古道形成瞭望俯控之势。楼以条石砌成方形高台,上顶用石梁石板铺成“人”字形屋面,北侧临路一面设一门,估计当时有楼梯供人上下。东西山墙各设一孔,供哨兵瞭望射击,整体设计与后来的碉堡相似,具有较强的瞭望防御功能。哨楼整体保存完好,现仍为当地守山放牧人的歇脚避雨之所。
铜壁关
铜壁关位于盈江县铜壁关乡老官坡村雪列山上,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所筑滇西边境八大关卡之一,地控腾八古道自盈江经蛮允南出缅甸八莫的必经要隘。关卡依山势为西—南走向,用砖石筑成关楼,上设城垣垛堞以供防守,下设券洞城门以控通行。据清《光绪永昌府志》记载,关卡“台周二十丈,高二丈二尺,楼高五丈四尺,公署二所”。初建时由腾越州蛮哈守备派兵驻守。清代设铜壁关正副抚夷,由南甸(今梁河)土司保人呈腾越厅签派世袭,并于附近征购练田供食,设协管弩手25户轮番守御。民国以后,关防废弛,守军流失,楼台随之倾颓,仅存遗址。关址后侧100米处有水井一口,井旁巨石镌“敕封五方得道龙王神位”石刻一方,落款为清“乾隆三十九年仲春云南抚标左营中军守府邓朝凤”字样,据此可知,该井是当年驻军所挖。
腾八古道南线
腾八古道南线最早形成于唐代,为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的行军线路之一。元代云南行省纳速剌丁设置通缅驿道时,正式纳入官方经营。明初王骥三征麓川时为主要作战通道,并在沿线的杉木笼山和陇川马鞍山等地与麓川叛军展开激战,为夺取这场平叛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又先后在明末刘綎、邓子龙平缅靖边、清乾隆傅恒征缅等大规模边境战争和近代中缅经贸交往活动中成为主要的战略通道之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腾冲至梁河、盈江、陇川等地的公路通车后,才最终被废弃。
线路东起梁河县城接腾八古道北线,向西南经萝卜丝庄(芒东)、翁冷、別来上杉木笼山,翻杉木笼隘口,下山经清平街至陇川城子,再向南经景罕、陇把,至中缅边界洋人街接缅境古道转至八莫。境内段里程约120公里,沿线已知的历史遗迹共10余处。
“山川一览”石刻
杉木笼隘
杉木笼隘遗址位于梁河、陇川两县交界的杉木笼山上,为腾八路古道南线自腾冲经梁河、过芒东南出陇川边地的天险关隘。关隘地处山脊,海拔2000余米,有一山控三坝(即东边的梁河萝卜坝、勐养坝和西边的陇川坝)之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有效控制这段险关要隘,阁罗凤“西开寻传”之时就已在这里设关驻兵镇守,称“小沙摩弄”。明代王骥三征麓川,曾在这里屯驻大军作为攻防的依托。刘綎、邓子龙征缅战争结束后,曾由云南巡抚陈用宾将其扩建为杉木笼隘,长期派兵驻守,并从此沿用下来。关隘依地形修成封闭式,南北两端鞍顶各设大型土碉2座,对上山古道形成夹峙之势,中间鞍脊部分设为兵营,以古道为轴线呈两行排列,并于其间插筑大小碉堡三座,一旦发生变故,各房兵员可就近入碉防守。整体布局紧凑严密,利于防范,具有典型的古代军事建筑风格。民国以后,交通改道,关防废弛,大部分守卡官兵落籍为民,古隘也由此变成村寨。目前,除个别碉垒被毁外,整个关隘和兵营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设风格。
“山川一览”石刻
石刻位于陇川护国杉木笼隘南下端一拔地而起的巨石上。巨石高约6米,上端枝芽嶙峋。石刻选在东南较为平整的岩壁上题写,题词阴刻楷书四直行。主题词:“山川一览”四个大字,右跋:“明王骥(征)麓驻兵处”两行。左款:“民国八年莊从礼书”一行。石刻所在的杉木笼山海拔2000多米,历为古道通边的关隘所在,地处高险,气势雄伟。站在关前极目四望,梁河、陇川边地的数百里山川尽可一览无遗,“山川一览”石刻用短短数语,高度概括了古关的悠久历史和雄奇气势。
作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出入我国西南边地的主要通道,永昌古道最早打通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陆路联系,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西南边地的开发建设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此次调查所发现或查证的大批古道遗迹,从实物的角度向我们证明了永昌古道是真实存在的,她在历史上曾经拥有过辉煌的一段,同时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揭开古道历史奥秘、展示古永昌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