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8-06-27吴玲虹
吴玲虹
摘 要: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①实验原理;②装置原理;③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
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
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
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
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①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②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③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进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
三、对发现新问题的学生进行“赞扬”,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积极性
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特征: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希望受到表扬。初中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因此,化学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可以巧用“赞扬”法。教师不应该吝惜对学生的表扬,对于有进步或者是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都应该积极的进行表扬。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认真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观察的学生要进行表扬,特别是对那些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的学生更要进行大力的表扬。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对认真做实验的学生是一种激励,而且对其他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自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认真地进行观察。“赞扬”教学法不仅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气氛。
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提高化学实验观察的效率
制定有效的观察计划。很多初中生都很喜欢化学实验,主要是因为化学实验相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而言要更有趣,更新奇。但是学生喜欢化学实验并不等于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由于初中学生接触化学实验不久,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有效的化学实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实验观察计划,使学生的观察更有效。指导学生正确的分辨主次现象。教师在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时,要引导学生养成全面观察实验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全面观察不是不分主次地观察,而是主次分明的全面观察。初中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既要對整个实验过程都要认真的进行观察,还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对于实验中的重点,学生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认真地进行思考,起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明显: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①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②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③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④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琳.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6):249.
[2]王荣桥.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4(1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