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06-27邝鑫冯国敏
邝鑫 冯国敏
摘 要: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直接影响。现如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经历了多次改革,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效。高校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联,更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时期。本文重点以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作为出发点,进而提出高校体育教育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策略
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而保障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高收入群体,他们从事着脑力劳动,受到来自生活、工作的双重压力,虽然没有进行身体运动,但身心都已经疲惫不堪。由于当今很多社会人群缺乏锻炼,使得他们身体非常虚弱、抵抗力弱,被各种疾病所纠缠,甚至造成死亡。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利用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大好时机,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的意义,养成日常运动的习惯,进而落实终身体育思想。这样一来,一旦学生走出大学校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会更加主动的了解社会体育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体育基础上再次发展,不断坚实学生的“革命本钱”。
2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渠道
2.1提高理论课程比重,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实践,让学生误以为体育课就是在课上“玩”,无法突出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更无法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融合教育性、思想性、灵活性、统一性,同时也要保持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体育技能,并养成日常锻炼的好习惯。体育教育中,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发展,要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来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彰显体育教育的长期性与时效性。因此,想要改变这一窘态,教师要大胆的创新体育教育模式,创新活动内容,将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认识到体育知识,从而应用到实践中。
2.2一改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突出新时期体育课程理念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作用。因此,为了一改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出发点,进而落实终身体育的思想。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意识,有自主独特的见解与兴趣还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做到自控、自学练、自我评价,进而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发挥学生的能力与潜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2.3优化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环境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物质因素,这两大方面直接关乎着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关系。物质因素是体育教育的“硬件”,是体育教学基础;人为环境是体育教育的“软件”,是体育教学的发展。改善高校体育物质因素,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引进一些体育设备;改善人为因素,需要以和谐、健康为基础,进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具有自发性与潜在性的影响。想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潜在作用,需要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热情,而这种热情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有着之间联系。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师生双方必须要相互了解,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项多方互动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有密切的交流与互动,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之间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4教学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成功体育活动体验有着直接关系。其中,成功体验不仅包含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变得更为坚强,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克服生活、工作困难。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考核时,教师要保障評价的综合性与有效性,不仅要包含基础的体育技能,同时也要涉及到协同能力、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进而形成多方位综合评价,让这种评价对学生产生鼓励作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推动学生能够主动的投身到体育活动锻炼中。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保障学生日后生活、工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硬件基础。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从内心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学生才能够在未来主动投身到体育活动中。贯彻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必须要一改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赵伟.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07:55-56.
[2]宋元明.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33:129-130.
[3]张立华.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08:125+134.
[4]陈伟,王平.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6,01:11.
基金项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科研项目(编号xyyb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