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及科学化构建

2018-06-27张继伟

祖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科学化小学语文

张继伟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奠定文化基础的时期,也是容易被忽略的时期。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教学指标,照本宣科、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情感内涵与课本知识结合,探索文章的中心思想。另外,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化建设应该从长远角度出发,科学设计小学语文教育的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就当下小学语文现状出发,分析并研究了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及科学化建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 价值追求 科学化 研究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小学语文教育片面注重成绩和能力

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被重点关注,语文学习的必要性经常被忽略。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时,片面“以分数论英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高低,片面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素质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改革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国母语,积累自身的语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发散语文情感思维,使其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全面发展。语文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师资力量薄弱

就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重点来授课,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课本知识的确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但是如果将课本知识当成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则对学生百害无一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避免课堂出现“呆板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浅析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还原小学语文教育的本位回归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抛弃传统的注重学生成绩和能力训练的思想,拒绝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的容器,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到语文知识中的内涵、情感和文化,还原语文教学的真身,还原小学语文应该有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追求小学语文教育的本位回归的目的。

(二)还原小学语文教育的简单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抽象的理念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原语文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语文来源于生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导致语文教学内容出现“杂而多”的现状,语文教育的宗旨被模糊,难以发挥语文知识的形式、道德、音乐等美感。因此,还原小学语文教育的简单化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化、感受美的关键途径。小学语文教育的失败往往在于教师片面注重学习成绩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语文知识思想内涵的意义,既达不到教学效果又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还原小学语文教育的简单化。

(三)还原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改善课堂沉闷的现状,应该还原课堂的愉悦氛围。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避免理性代替思维,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归语文学习的情感内涵,尤其是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古诗文讲究情、景、乐结合, 在赏析古诗文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视频、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升学奠定基础。所以,小学语文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融入理性知识,还原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内涵。

三、浅析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构建

(一)小学语文教育需著眼于长期学习

小学是学生打好文化基础的关键期,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喜欢学习,让学生真正融入校园大家庭,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为日后成长学习奠定基石。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和家长都过分强调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忽略了孩子实际的理解能力,只注重扩展孩子的知识面,限定了孩子的思维。的确,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散思维,变得自信、坚强,才是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片面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忽略小学生的主动性,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倦的情绪,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失败和成长失败,因为小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处在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互相合作,共同努力,从而为学生的人生打下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构建应该科学化

要想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构建科学化,应该增强语文教育的顶层框架,语文课程的制定者、行动者需要关注到当下我国语文课程的变化。接着,在制定语文学科标准时,应该多方面考虑,发散思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成长的语文学科标准。其次,语文学科知识必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应该着重考虑。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增强语文教育长期发展的思想,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不同的评价有着不同的准则,教师应该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中注重与时俱进,为构建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发展的基础,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坚持语文的可持续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创新性建设人才,要求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出符合学生成长学习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不可急功近利,应该因材施教,追求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促使教育的科学性得以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周庆元.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3).

[2]韩军.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05).

[3]马群仁.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2,(01).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西都学校)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科学化小学语文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