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8-06-27郭青山史红霞

祖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课堂

郭青山 史红霞

摘要: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知识的全面化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运用多样化管理模式,对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成为知识体系化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石。本文将根据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核心,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为更好的开展基础教学工作提供理论知识参考内容。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 教学方式

近年来,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教学逐步受到相关部门的实际重视,是学生知识学习现代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核心基础。由于各地区课堂教学的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做好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向的统筹化一,并建立起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机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工作迈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的方式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采用亘古不变的说教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被动,方法单一,更有甚者,学生习惯于被动灌输和机械记忆,沦为简单的“知识容器”。似乎“死记硬背”已经成为学生“主流”的学习方式,课上听课,记笔记,课下做题,背笔记。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就只是牢记脑子里,而并非消化在肚子里,有知识,但是没能力。这样重复的学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逐渐被磨灭,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心,影響学习的效率。此外,在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下,学生虽应试能力强,但知识面窄,结构单一,语言能力差,创新实践能力更之。

(二)教师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教学工作者们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知识学习主动性,改变学生对以往知识学习认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意识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知识学习主动性。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方面急于求成,未能充分的考虑学生基础学习水平,教学进度过快,导致总体教学质量下降,相关教学内容仅面向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学效益,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却难以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对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的了解不够深入,同时对教学模式的掌握不够灵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仅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在更高的层次对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虽然说学生的知识学习多取决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认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教师作为现代化知识教学体系的重要核心,始终是影响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对此优化现有教学机制,提高对多种教学手段应用的灵活性及降低教学速度成为解决课堂教学中诸多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新课程改革下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培养师生关系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从而帮助学生采用适宜的知识学习方法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有效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将现代化教学体系对传统教学机制加以融入,使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更为主动,同时能够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困难及困惑进行有效的解决与解答,避免学生走入知识学习不良循环圈,为学生更好及更为深入的学习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内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的培养要注重突出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的改变自身知识学习的不足,使学生能够对教学知识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发挥学习主动性,加强课堂小组合作交流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改师生的主客关系,尊重并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理念下的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更好的实现师生之间关系的转变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比较于传统师生对立的尴尬处境来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且还能实现生生的互助,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光是探究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是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的氛围,即便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都能在其中略尽绵薄,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激发兴趣,大大提升学习能力。

(三)倡导主动探究意识,培养探索精神

在上边讲到的合作学习模式中,讲究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而并非是“你靠我,我靠你”的“谦让”。既然要互帮互助,就需要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想法和做法,这也就需要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习的基础,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活动不应该只是局限的接收,记忆和模仿,而应该是努力的解决问题,寻求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从过去的接受者,成为发现者。

三、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逐步对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的运用进行优化,提高知识教学的实际有效性,使课堂知识教学与课下知识学习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主动性,并为学生知识学习创造良好的实际学习,改变传统“灌输式”知识教学,学生学不懂及学不通的基本现状,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容易,以此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内容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洪.试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的革新[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2).

(作者单位:[1]郭青山,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榆次三中;[2]史红霞,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张庆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方式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美在课堂花开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