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教结合”模式下的体育表演课程改革

2018-06-27盛宁宁

祖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学校体育

盛宁宁

摘要:当前高校的体育表演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竞教结合”模式体育教学有利于体育表演课程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培养参加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又能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因此“竞教结合”模式下的体育表演课程改革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表演课程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育课可以称之为“竞教结合”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开展“竞教结合”模式的难美项群课程教学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提高难美项群课程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其次,“竞教结合”模式的体育教学可以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根据学生的基础体育量身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新模式教学还可以选拔出优秀的体育表演队员。

一、中美大学体育对比研究

(一)美国大学体育现状

纵观美国,一流大学必有一流体育。以哈佛、耶鲁大学宣传视频为例,两所世界顶级学府把体育同科学、人文、艺术和生活列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没有运动的习惯是不健康的。美国学校体育有两个基本思想:一是基本运动技能训练,并以此向学生传输终身体育思想。二是重视体育社交,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美国大学培养学生运动员,中国大学培养运动员学生。普林斯顿的目标是: 他们既是学生又是运动员,即学生运动员是最恰当的措辞”。美国的难美项群运动员来自各大高校。

(二)中国大学体育现状

中国大学体育以学校体育为主,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考核评价模式。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能作为专业运动员。并且很多高校存在课程设置简单的问题,课程设置针对的是大多数同学,没有细致考虑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同学,容易造成基础好的同学知识量不足,基础差的同学接受困难。因此针对国内高校难美项群类项目体育课现状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设置现状

认真研究当前我国高校难美项群项目课程现状后,发现了一些问题。从难美项群项目课程设置及“竞教结合”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课程设置方面

现行的课程设置使得不同基础、不同学习时数的同学在体育表演中级课程上接受同样的教学内容,执行同一个考核标准,这样的课程设施不但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更容易使基础好的学不深,基础差的学不会,同一考核标准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也不公平。

(二)体育表演课程“竞教结合”方面

1.我校现存的校队选拔机制是,教师课堂上发现优秀学生,利用个人魅力劝服学生参加校队,学生在训练中没有奖励机制,只有在取得省级以上比赛成绩后,才有极少的加分奖励,因此在现行的客观条件下,体育表演校队很难取得佳绩。

2.现有的体育表演课程教学内容均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师教授的知识比较浅显,竞技性和艺术性不够。因此学生在参与校运动会团体操表演、文艺演出缺少美感和精彩环节、艺术表现力欠缺,不能够很好的展示当代大学生活泼积极向上的风采。

三、课程设置改革

(一)课程设置方面

体育表演课程以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俱乐部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不分年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各门课程的学习。课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学生在参加俱乐部前教师根据体育表演课的评判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分为技术和艺术两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基础将近,有利于教学内容设置,评价标准的制订,以及分数更合理。

(二)体育表演课程“竞教结合”方面

1.高级课程班学生即为校队队员。高级课程班学生经过芭蕾、形体、专项、音乐赏析训练后,已经具有比较强的專业素质,能够达到竞技比赛、艺术演出水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人数、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均可得到保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教学与训练同步,教师的训练经费可以以课时费形式发放,有利于提高教师训练积极性。体育表演校队应以自我融资为主、学校专项拨款为辅的模式进行运营。比赛可以拉企业冠名赞助,平时进行适当的市场经济下的艺术演出。赚取的经费一部分用于俱乐部的活动开销,另一部分可以发放给学生,使得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对于比赛成绩突出的学生,俱乐部以奖学金形式颁发给学生运动员,以上措施有利于体育表演校队在竞技体育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2.竞技体育代表了项目的发展方向,是项目的高端前沿体现。体育表演课程教师应该研究本项目的竞赛规则,因为规则是导向,是项目发展的指挥棒,只有将规则研究透彻,才能明白本学科、本项目的发展趋势及制高点。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针对学生现状,

四、改革目标

(一)通过体育表演课程改革可以选拔训练优秀的校队队员,参加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促进学校体育逐步达到竞技体育的高度。

(二)通过体育表演课程改革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传授终身体育强身思想,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接班人。这点具有时代意义,也渗透了我们国家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梦想和目标。

(三)通过体育表演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丰富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大学生活增添色彩。

五、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表演课程俱乐部可以按照学生基础进行分班,能够解决教学内容设置局限性问题;解决不能因材施教问题;解决运动负荷不易控制问题。

(二)体育表演课程改革能够解决体育表演校队人数不固定、训练时间很难统一、训练水平不高、缺少训练经费问题。

(三)体育表演课程改革能够解决学生在校运动会团体操表演、文艺晚会演出时水平不高、表现力不强的问题,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吴昱宏.美国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启示[J].福建体育科技,2014,(02).

[2]王再鸣.现代竞技体育艺术表现力的美学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0,(05).

[3]曹策礼,樊莲香.奥林匹克欣赏[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8.

[4]樊莲香,潘凌云.难美项群中身体动作的文化体现[J].体育学刊,2011,(04).

(2017年民盟大连市委专题调研立项课题,关于在大连高校开展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结合下的表演性体育训练对大学生体育健康发展的调查与研究;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学校体育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