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 进农村“123”实践研究

2018-06-27徐安汪巍

祖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团员青年服务队志愿

徐安 汪巍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要将德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引导高校团员青年全面发展。以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业”支教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为例,详细说明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对“90后”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创建新模式,提出新挑战。从德育教育视角出发,对实践项目效果进行归纳,为高校团员青年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90后”高校团员 志愿服务 实践研究

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与生活方式多样化、与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在这一背景下,“90后”高校团员青年思想品格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表现为强烈的个性化发展倾向。这一变化向传统的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挑战。研究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创新传统的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维模式,在实践上,有助于提高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更好地发挥团员青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思政大格局背景下志愿服务实践研究的意义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何协助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使命任务。引导“90后”高校共青团员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创新创业创造、社会观察实践、社会工作锻炼、身心素质拓展、志愿公益、兴趣培养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活动覆盖面、规范化、专业性,引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一)“90后”高校团员青年德育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的,传统的载体有课堂、主题讲座、谈心谈话、会议等。传统载体因形势稳定,内容明确,在德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实践性、学生获得感不强等不足。高校如何有效开发和使用好志愿服务这一德育教育载体,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等时代性和实践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刘云山提出:“要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激发人们向善向上的美好愿望。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的是理想信念,建设的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是文明风尚。”志愿服务作为当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在德育教育中的作为主要体现在导向功能、保证功能和育人功能。志愿服务精神在广大高校学生中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我国的志愿服务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的,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志愿服务使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完善人格,提升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公民素质。

二、关爱留守儿童足球进校园项目志愿服务实践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星火”志愿者服务队联系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和平小学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少年志、绿茵梦”专业支教志愿服務项目,项目从2015年开始持续了3年,先后获得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2017年参加国家暑期社会三下乡志愿服务项目参评国家奖项。

(一)项目主要思路

振兴足球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所提出的。习总书记多次指示要下决心将足球事业搞上去。校园足球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很有必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参与足球运动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

江西省地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并不均衡,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发展相对滞后。同时,省内有大量农民工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高居不下,2016年《江西家庭发展报告(2016)》中数据显示,江西省留守儿童人数有两百余万人,其中农村0-5岁以下儿童中49%是留守儿童,青少年(6-17岁)中有30.1%为留守儿童。关心农村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更显重要,在农村推广校园足球,让更多的孩子踢上足球,热爱足球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又一使命。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星火”志愿者服务队联系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和平小学长期开展针对性的支教志愿服务项目,总结出一套专业性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截止2017年3月,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星火”志愿者服务队已正式与南昌市南昌县、安义县、进贤县、 新建区、高新区、经开区共18所学校建立了专业支教志愿服务关系,建立了一名志愿者与一所村小学校(留守儿童数90%以上)一对一帮扶的交互平台;在支教志愿服务过程中,结合专业,爱心帮扶留守儿童家庭。此项目也到江西省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项目做法实践

1.建立“少年志、绿茵梦”专业支教服务项目,强化志愿者专业素质

“星火”志愿服务队以大三志愿者为主力,建立一只专业支教服务队伍,成员经过院内专业选拔面试,并接受“星火”志愿服务队及受教学校双方的培训,经考核后方能开展志愿服务,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专业过强、组织有序、服务优质的服务队伍。服务队是一个有效的交互平台,也是校内爱心资源聚集地,整合了学校与社会的多方资源,用于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2.建立健全队伍管理制度,遵守“四心”准则

服务队针对留守儿童足球项目建立了全方面规章制度,例如《志愿者行为准则》《志愿者工作奖励办法》等,要求志愿者以“爱心、耐心、精心、恒心”四心合一进行志愿服务;服务队每月召开一次交流分享会进行阶段总结和后期工作布置;服务队为每位志愿者建立档案,统计志愿服务累计时间及事迹,建立“追踪”记录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3.深入了解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在村小学习的留守儿童的情况具有多样性、多重性等,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扶,志愿服務队通过足球教学、五禽戏教学,实地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深入联系、了解每一位学生不同方面情况,为每一位同学建立独立的“跟踪”档案,定期跟踪并实时更新,因人施助,从个人、学校、家庭多重因素出发,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

三、新时期“90后”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的特点

团员青年作为志愿服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是共青团员不可缺少的社会实践体会。“90后”高校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时,一是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意识,二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90后”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在新的时代也有了新的特点。

(一)时代性与社会资源相整合

新时期“90后”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90后”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运用自身专业技能去服务社会,能为社会整合提供良好氛围。一是较高的专业技能使“90后”高校团员青年区别于普通大中专学生的志愿服务,更具有专业强、素质高的特点。二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交流沟通必有不合理的存在现象,而“90后”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能够一定化解这种现象。

(二)个人能力与社会责任相统一

志愿服务是服务于社会,是“90后”高校团员青年个人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认可。“90后”高校团员青年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可以增强自身能力,明确责任和担当。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使同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社会道德感也会逐渐产生。同时,“90后”高校团员青年作为高校学生中的新生力量,其自主参与的志愿服务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去参与,从而带动社会的全民志愿服务意识。

(三)专业性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而社会实践又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目标。“90后”高校团员青年具有比普通大中专学生更强的专业技能,在进行志愿服务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使自身技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实践的特点,使高校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使课堂理论知识变成具体的感悟。这不仅锻炼了“90后”高校团员青年的专业性知识,也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高校育人体系中志愿服务项目效果评估

(一)一个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正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精神所提倡的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在“少年志、绿茵梦”专业支教服务项目中,支教志愿服务同学通过跟留守儿童的互动帮扶,为他们带去快乐,志愿者们也收获快乐和感动,互相平等尊重,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二)二方合作: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高校和受教地相互合作,“少年志、绿茵梦”专业支教服务项目通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90后”高校团员青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同情心和互助意识,作为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正确三观。

(三)“三化”标准:有效开展高校团员志愿服务

“星火”志愿服务队所组建的“少年志、绿茵梦”专业支教服务队伍的“90后”高校团员青年,按队伍专业化、项目多元化、阵地规范化的“三化”标准,在南昌市周边边远村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少年志、绿茵梦”专业支教服务项目由“90后”高校团员青年90%以上的人组成,专任教师协助指导,学院领导定期关心,以足球教育、五禽戏教学为主实现志愿服务队专业化;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组织志愿者下乡走访、调查现状、了解需求,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大课间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比赛、足球联赛等,实现项目多元化;志愿者服务队规范管理,制定有效奖励机制、相关管理制度等,实现阵地规范化。

(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新形式

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让他们感受社会的关爱,营造一个友爱互助平台,彼此更多沟通了解,进一步促进了校园和谐、社会和谐。

在社会不良风气及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利己、功利主义愈来愈烈,服务意识与奉献意识淡薄,亟待加强。志愿服务能很好地增强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感召人的过程,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入基层,了解国家发展,激发爱国爱民情怀,了解弱势群体,从而引发感触和深思,进而提升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在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过程中充实精神信仰。

志愿服务诠释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理念,“90后”高校共青团员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掌握的其它技能运用于志愿服务实践当中,促进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的完美转接;在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同时,通过在理论中提升、实践中锻炼,更好提高了大学生的实操能力。志愿服务实践也锻炼了大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其团结协作的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宽容、理解和包容。除此之外,当代“90后”高校共青团员不断完善知识技能和自身不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就业、创业提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N].中国青年研究,2001,(02).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4-5-06.

[3]兰英.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5,(01).

[4]鲁婷.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中的若干关系再认识[J].青年学报,2016,(05).

[5]马晓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立德树人”路径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6]何冬冬,朱忠平,胡名益.德育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05).

[7]郑金凤.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2017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立项课题项目《“90后”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2017LX10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1]徐安,研究生,副主任科员,助教,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2]汪巍,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团员青年服务队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我志愿……
如何创新基层团员青年工作
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用新媒体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