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2018-06-27杨晨

祖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事务部军人

杨晨

“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今年“两会”上发布了这条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个网络时代,迅即刷爆了成千上万的“朋友圈”。很显然,这对有效保障军人权益是一种组织保证和制度安排,对进一步推进改革强军战略,进一步增强军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军人职业吸引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高东广研究员。

記者:今年的“两会”正式批准了退役军人事务部这个机构。显然,这是国家体制机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请您谈谈这个机构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高东广:首先,退役军人是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安置、他们的福利待遇、他们到地方后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就业,一直是党中央和习主席长久以来时刻牵挂在心头的一件大事。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可以从这样的几点考虑。

第一,统帅的战略考量,党的关怀与厚爱。习主席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满怀深情地指出:“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党中央和习主席一直牵挂着现役和退役的官兵。近几年,在哨所、在海防、在雪域、在训练场,习主席高大的身影、温暖的大手、信任的眼神和语重心长的话语,在广大官兵们的心中树立起坚强的信念和冲天的干劲,化做了不尽的斗志和献身国防的磅礴力量。习主席不仅时刻关爱着现役的广大官兵,更关心着退役的广大官兵。在祖国各地视察工作,总要嘱咐当地的党委政府领导,要关心退役官兵的生活和工作。习主席指出:要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这充分表明,习主席是把军人特殊的职业,提升到全社会尊崇的高度,把军人职业定位和军人生活待遇放到国防建设、国家安全和实现强国强军目标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来认识的。习主席还明确要求:军人是最可爱的,让军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这些关怀与厚爱,让广大官兵不论是现役的还是退役的,都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新时代,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是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国务院机构精简调整的大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实际举措。

第二,时代的呼唤,官兵们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并得到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拓展,由大城市到小城市、由城镇到乡村,福利待遇稳步推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提升。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救助救济等多项内容,惠民政策与措施不断推出。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军人退役后,原有的军队内部各项保障随之脱离。进入社会后,虽说退役军人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年富力强,受过良好教育,综合素质十分过硬。但特殊的军人职业在地方出现了多种“不适应症”,这就迫切需要社会对这个大系统给予有效有利的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这也为退役军人的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三,破除的是体制性障碍,搭建的是再立新功的创业平台。新组建的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从职能和结构上来说,整合了原来民政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后勤保障部相关部门的职责,体现了“科学管理,职责明晰,精准高效,责任到位”的要求。过去,一类事项由多个部门统筹、多个部门负责,谁也管理,谁也不负责。到头来,严重影响了退役官兵的切身利益。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建立破除了过去多口管理、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等体制性障碍。同时,更应当认识到,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处在中流击水的关键阶段,退役军人安置保障问题解决的好,直接关系到改革强军战略目标的实现。

记者: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是时代的呼唤,利国利军利民。新的时代,新的起点,如何把退役军人事务部从成立之初,高起点筹划、高质量推进。既要体现我国我军特色,又要借鉴一些国家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切实把党中央和习主席的温暖和厚爱,精准地送达广大退役军人和亲属心坎里,您认为应当着重把握好哪些方面?

高东广:必须紧紧抓住改革契机,科学筹划、精心设计、完善配套,稳步推进。使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机制,规范高效、军地协同、系统配套、精准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各级狠下功夫,真抓实干,落实落细。

一是确保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权威性、统一性。习主席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此,我们要确立以适应国家和军队向着坚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理念;要确立以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相配套的精准理念。使广大退役军人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这个政府组织机构里能够切实感觉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家、可以依靠的组织、能够有效得到合法权益保障的坚强的权威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党中央和习主席有关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此为机构建设的指导思想,把这个组织机构建设的科学规范、职责清晰、坚强有力。所谓“权威”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与进步定期研究、探索和评估有关政策制度运行情况,研究提出政策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做到近有目标、远有规划以及精准落实的对策措施。所谓“统一”,两层含义,其一,目前,我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由军地多个部门负责。军委政工部负责军职以上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中组部负责师职转业干部的安置,人社部负责正团以下转业干部的安置,民政部则负责除上述之外的所有离退休干部、退役士兵、复员干部、伤残军人等的接收安置。中外管理工作实践表明,多头管理历来是造成许多问题的根源。统一的机构、统一的政策,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与保障效能。其二,就是在统筹设计与安排退役军人基本经费待遇和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方面,要有高度统一性,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一些“土政策”,造成不应出现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必须强调政策制度的高度集中统一。

二是要确保保障范围与各种待遇的合理性、优厚性。习主席指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尊崇源自为国家奉献和荣誉感,源自服役的自豪感。军人的荣誉感能够吸引有志青年积极参军报国,有效提升战斗精神。中外军事发展历史表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军人必然享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近年来,俄罗斯军人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普京总统搞的战备突击检查,俄军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战场上的不俗表现,从中不难看出俄军战斗力有新的增强。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要提供优厚待遇。而这些政策优待范围和优厚待遇不仅仅是军人本人,还应包括退役军人和配偶子女(甚至包括父母、岳父母)等主要家庭成员,向全员覆盖。以此确保他们前方训练演练或执行任务有激情、后方亲人各项保障无顾虑。始终保持军人职业待遇的优势,通过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惠军工程等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各种待遇。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在政治上的优待制度,使退役军人始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使其退役后仍能享有社会尊重;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属优待制度,使退役军人及其家庭在环境、职业转换中没有失落感,实现退役军人从火热的军营到社会体系中的平稳、有序过渡。并能在新的环境和职业氛围中自信满满地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要确保退役军人保障制度法治化、规范化。我们必须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适应全面从严治军,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的要求出发,抓住进一步深化改革契机,切实扭转现行优抚安置政策落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弊端。科学设计、系统配套,稳步推进退役军人法规制度体系化、规范化。要以新近研究制订的《退役军人安置法》为突破口,系统推出配套法规制度,以法律法規形式明确职能部门和各级职责任务。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优待政策,使退役军人管理与保障真正步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美国在保障退役军人权益方面的立法非常完善,相关法规达百余项,有效提高了军人地位和福利。我们在研究制订《退役军人安置法》立法工作的基础上,配套推出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退役军人各项权益在法律法规上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要确保退役军人保障机制军地协调性、同步性。我国退役军人不论是数量、区域还是专业,各省各地经济发展都有较大差别,这在世界范围来说是独一无二的。退役军人的管理与保障涉及到各级政府和军队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军地之间的广泛协调和有力配合。比如,国家机关部委之间的协调、国家机关与军委有关部委之间的协调、省地与省军区系统之间的协调等等。因此,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国家社会保障政策、充分考虑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状况、财力等因素,统筹协调相关的经济与发展状况。做到实事求是、灵活施策。健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检查督导机制,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在出台政策制度时,应充分考虑退役军人及其家庭人员的不同福利需求,统筹规划、综合考量、加大倾斜力度。

五是要确保退役军人经费保障来源制度化、多元化。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的正常运行需要坚实的财力资源作保证。首先,要切实发挥好国家财政全额保障主渠道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制度化、常态化的经费保障。并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加大退役军人待遇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及时调整提高财力支持力度。确保广大退役军人能够及时分享国民经济发展实惠。其次,要多渠道筹措退役军人保障资金。依据我国国情,特别要发挥好社会力量、民间力量的巨大优势,广泛运用社会多种基金链,为退役军人提供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费保障。国家供养军队、军队服务国家是世界各国军费保障的通则,也是许多国家退役费保障的共同遵循。一些军事强国除了国家财力给予有效保障外,还成立了多种退役军人保障基金,退役军人生活待遇,不但依托政府财力拨款,还要充分依靠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力量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有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退役军人基金会组织(社团性质),合法合理吸纳民间财力和社会财力,用于健全完善退役军人经济援助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或组织的公益职能,为一些确实困难较多的退役军人及其家庭提供关爱与支持。

六是要确保退役军人重大节日有归属感、荣誉感。一些国家通过给退役军官颁发奖章、勋章和荣誉证书等来激励和鼓舞退役军官。相比较而言,我军现役或退役后的军人节日都远远不够。就算我军八一建军节,节日氛围也不够浓厚。因此,应当在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这些重大节日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要规范相关的庆典仪式,尤其是退役军人在正式场合或者重要节日穿着当时制服或最后服役部队服装,并可在制服上佩带服役期间荣获的各类奖章、纪念章或绶带等。各地党和政府要足够重视并亲自参加退役军人相关纪念活动,以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注与关爱。增加军兵种纪念节日,使节日内涵不但具有军人特有的自豪感,还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并作为制度化加以规范。以此,利用重大节日或典礼,来进一步培塑广大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猜你喜欢

事务部军人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正在研发统一的退役军人优待证
军人就该这个样
想我吗?
做一名快乐健康的军人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军人“四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