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藏品征集推进的展览策划与公众教育

2018-06-27张燕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7期

张燕玲

摘 要:本次展览策划有别于以往的通过相关文献調研确定展览主题的策展思路,而是以可园的庭院生活与园林为方向,针对性地围绕18—19世纪含有园林元素的外销品进行藏品征集,再配合可园特有元素,透过新的角度提炼藏品与可园文化的关联、人与藏品的关联,进行展览设计以及公众教育,即:始于文物征集而终于公众教育。通过综合展示诠释古今中外人们对类似于“可园生活”的闲适典雅生活的共同追求、向往和精神需求,提升公众的共鸣和观展体验,实现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转化,最终实现可园博物馆文化认同的构建和中华文化自信的提升。

关键词:藏品征集;展览策划;公众教育

1 背景介绍

东莞可园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可园主人张敬修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俱精。居巢、居廉客居可园十数年,创造了没骨法、撞水撞粉法,并予传授使之发扬光大,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

以可园古建筑为依托建设的可园博物馆是结合可园的建造工艺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岭南传统园林与建筑的特点、可园创建人的生平及艺术造诣、居巢和居廉与可园的关系及“二居”的艺术成就的专题性博物馆。由四个基本陈列展厅“可园主人张敬修”“居巢、居廉与可园”“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和三个临时展厅组成。

近年来,举办的临时展览与外出交流展览多以书画与摄影艺术作品为主,馆藏系列展览主要是“岭南风·名园韵——东莞市可园博物馆藏岭南书画精品展”“守望传统——东莞可园馆藏广东国画研究会会员书画展”“晚清风尚——东莞可园馆藏铜版画展”。由于展览主题和内容相对单一,辐射观众相对有限,未能很好利用馆藏文物,形成一个以园林建筑为主题、寓意鲜明、风格独特的展览。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可园博物馆工作,实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推动可园文化的传播,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国。而要实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离不开的便是举办高质量的、吸引广大观众的展览。

博物馆展览重在讲好一个故事。正如习总书记说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博物馆在塑造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透过可园博物馆及其藏品讲述一个真实而富有内涵的可园故事、东莞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呢?

2 从藏品征集出发的展览策划

“博物馆藏品征集到藏品信息构建,这是展览策划的基础。博物馆的展览应该让观众感受到藏品的温度,它们不应该只是放在库房,年复一年,鲜有人问津”。

此次展览的策划是根据可园博物馆自身文化定位,从藏品征集出发,确定展览主题,进而策划展览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以及系列的展览延伸策划。

2.1 藏品征集

“从文化遗产的视角,博物馆藏品是实物性的、历史性的,体现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成就,记录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社群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的标志,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以人为本,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让藏品真正“活起来”,让藏品与观众的生活发生交集,对观众的自我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博物馆藏品的研究,揭示物与历史事件的联系,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构建博物馆藏品与当代人(观众)的联系。减小藏品与观众的距离,避免很多藏品束之高阁,让观众意识到,历史文物不是被后代人仰慕的‘宝贝,而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发展的客观环境,过去的人们正是在这些物件之间的互动中生活、发展”。

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每集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他们讲述“大国重器”们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27位有影响力的“国宝守护人”以情景剧的形式,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电视化语言的呈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不仅是一件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更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透过节目的核心元素能够看出《国家宝藏》尝试在文物与人之间建立联结,拉近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

透过可园博物馆馆藏的张氏家族、岭南画派、广东国画研究会等系列的书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寄情园林、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天人合一的心境,这些藏品已形成系列并多次外出交流展览。此时,是否可以考虑从可园建筑元素为概念进行文物征集,搜集整合另一种文物组合去解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器物与可园的关系,及至“可园精神”的延伸?为此,我们从2017年初,经过反复构思与推演,最终锁定征集展品的范围为18—19世纪带有岭南园林庭院元素的外销工艺品,同时收集中国和欧洲庭院相关的历史图片或授权资料。从外展藏品的展示性、运输便捷及安全方面考量,征集藏品以外销扇以及非脆弱的中小件外销工艺品为宜。

在文物征集的遴选时需注重学术性与针对性,要办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精品展、艺术展或国宝展,更多的是要通过展品来实现和阐释一个深刻的主题。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

长久以来,我们狭义地认为博物馆展览策划是由陈列部主导,保管部只是保管藏品、提供展品而独立存在的。但实际上保管部负责藏品的征集、保管和研究,了解藏品整体信息体系以及如何完善藏品结构,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中起着主题导向作用。

2.2 展览策划

2.2.1 展览主题——“可心可意是曰斯园”

一个好的展览主题的提炼和立意高度决定了展览的策划成功与否。通过中西文化交融的全新角度,来诠释、理解和再现可园集追求、传承、雅趣、包容于一体的文化意境。本展览主要是通过18—19世纪外销文物来表达这样的线索——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园林到可园的园林庭院文化与生活,主要的脉络如下:

①在18—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可園呈现出的重要文化现象——享誉世界的岭南园林庭院文化。可园的园林风格、建筑布局极尽巧思,山水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国传统士绅的雅致生活,其中不乏诗书之趣、丹青之趣,饱含东方文明的恬淡幽静之美,同时这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状态也通过文化交流在西方世界中引起共鸣。

②随着“中国风”在欧洲的兴盛,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欧洲的中国艺术品,向欧洲人展示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景象”。西方人对于中国园林艺术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浪漫的向往。时至19世纪初,外销品为了迎合欧美对于中国生活主题的好奇求知与向往喜爱,传统的花叶纹渐渐为庭院人物纹所取代。画面上元素繁多,布局密集,留白较少,画面的“山水”意境逐渐被“园林”元素填充与取代。

③随着士绅阶层逐渐消失在历史中,昔日只能远观的名园,成为了能够带给市民安宁祥和的休憩场所,各行各业的参观者到此游览,使可园在幽静典雅的神韵中蕴含着一股亲切的市井气息,这也是可园文化中包容共存的一面。

④可园主人张敬修文韬武略、精修诗书,是才兼文武的士绅代表,他的生命轨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士修身治国的人生追求,有着典型的传统士大夫的生活哲学。而这种生活哲学也体现在可园的建造上,代表了中国传统入仕报国和出世淡泊的精神境界,传承着中华古典文明的精髓。

因此,展览将建立可园在中西文化和艺术领域重要性的公众认知,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解读可园所蕴含的闲适、雅趣、品味与格调,以及岭南庭院文化在近代中西方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结合以园林生活为主题的文物展品,深入研究可园的园林文化在文物上的艺术反映,以求更深层次地理解中西方人都推崇与渴求的园林生活。

综上,明晰了展览的策展理念,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园林到可园。西方人对于中国园林的认识理解主要来源于广东出口的外销品上的园林装饰图案,这些图案描绘了清代官宦家居生活,富足、温馨、和平、享乐,甚至奢侈的气氛,满足西方对中国人生活的好奇与遐想,深受西方人的喜爱(图1)。当时在广东十三行专门从事外销工艺品生产制作的工匠约25万,涉及漆器、银器、瓷器、纺织、绘画、雕刻等各个行业。

“中国的园艺家就像欧洲的画家一样,在事物的自然性质中收集那些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部分,然后再努力把它们重新整合起来。方法不仅是在每个局部采用各自最精华的部分,而且还经由人工结合成讨人喜爱和富有表现力的整体。”

西方人始终对中国保持着一种神秘的幻想,认为中国人的花园游玩想必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赏景、消闲,外销品上对于中国园林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人的审美和想象,强化了“中国风情”表达,甚至运用夸张手法在庭院中增设了较多人物(图2)。西方对于“中国风情”的追求来源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18、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工业新贵族走上历史前台完成资本主义改造,他们嫌弃工业区肮脏混乱,更加向往中国园林所表现的“高贵生活”,更加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通过追求中国闲适典雅的园林生活来显示品位,从而提升和巩固自己的新贵族地位。受到“中国风”的影响,英国的园林建筑开始吸收和采纳中式园林的元素和风格进行创作,融合了中西文化,这种影响蔓延到欧洲全境,最终发展成为欧洲园林的一大流派“英中式园林”。相较于欧洲园林的对称规整,“英中式园林”体现出其少见的感性特征。

“可园的透视空间轮廓,组合体形更丰富,可以说是吸收广州十三行建筑的连房广厦建筑风格而有所发展的庭园的典型。”

如今,在《东莞县志》中所记载明清时的意园、大芳园、道生园等均已无存,唯有可园完整留存至今,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岭南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鼓励下,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重新登上世界舞台。在这种社会环境的鲜明映衬下,我们可以在国际视野中重新理解和阐释可园庭院文化,进而理解世界人民共同追求雅致生活的意愿(图3)。

第二,从公众角度出发提升展览。增强展览的可读性和体验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从而达到更好实现公众教育的目的。根据展览的立意和内容设置,所采用的展览语言,需要兼顾历史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于观众而言,在接触文化类展览时,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与自身的关联性。因此,在展览中使用贴近社会生活的、充满意味的、极具可读性的展陈说明,有利于充分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其“感同身受”“有所获益”。无论是对于一件展品还是整个展览单元,避免对展品本体信息过多的描述和工艺鉴赏,避免对社会政治层面的教科书式的灌输。取而代之的是除去展品非常基本的信息(名称、年代),对展品背后的社会生活现象作简短评述。在恰当的地方,还将引用历史文献和文学中的描述,来增加内容的知识性。把展厅内的知识平行化和碎片化,使用简洁、深刻、有趣但令人深省的展览语言,极大增加展览的可读性。观众在参观时总能看到新颖、有趣而带有历史知识的展品说明,从而通过在展厅内对不同主题历史片段的自主搜集,凝结成对可园文化的深入理解。

展览标题“可心可意是曰斯园”,来自于本土文博界热心人士张铁文为可园所题的“游可园,入可轩,登可堂,倚可亭……可心可意”,以及本土诗人陈雪轩联“于此怡情,乃云其可;涉之成趣,是曰斯园”,立意明确、清新自然。

2.2.2 展览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

①内容设计:在对知识内容脚本的整理、分类和研究的过程中,筛选出适宜表现、切合主题的知识内容,再对筛选后的知识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形成条理清晰、指向明确、核心突出的内容方案,作为展览的内容范围。

图3展览主题推演

②形式设计:将知识化的陈列内容转化为视觉化的内容,以展品为基础,场景复原、互动等为辅助。展览内容设计完成后,展览内容脚本提供详实的、严谨的学术背景支撑,然后对展品及展品板块进行后期形式设计。形式设计需结合场地限制、灯光条件、硬件设施等因素,在前期准备阶段需罗列多个建议方案,以供商讨论证。

③目标群体:主要是青年和中年观众,18~55岁;其次是少年观众,12~18岁。

3 展览大纲(梗概)

第一章 好奇与遐想:西方兴起的“中国风”

主要展品:早期外销艺术品,西方中国风建筑等相关元素的授权图片、视频、版画、油画等。

第一部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园林:庭与园——穹顶之下的东方

没有什么比“中国风”(Chinoiserie)这一词汇更能准确地传达西方近三百年来对异域中国的迷恋与想象。

“华托、布歇、皮耶芒、齐彭代尔、钱伯斯、瑞普顿等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大师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设计师、工匠所创造出的众多中式建筑、艺术品和工艺品为后人记录和保存了它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

第二部分:西方笔触的中国园林

中国的园林观念渗透17—18世纪欧洲人的很多艺术创作之中,在构图、用笔上,表现出中国园林顺应自然的“无序之美”。

第二章 世界的流行:广东外销艺术品的园林(重点章)

主要展品:18—19世纪园林庭院元素的广东外销艺术品,描述当时欧洲权贵生活与聚会的版画、油画等授权图片。

欧洲流行的中国风设计往往获取自从中国进口的被称为“外销器”的产品。这些物品被东印度公司自17世纪以来大批量自我国的沿海口岸(如广州)运往西方,品类众多,有瓷器、用具、通草画和牙骨扇等等。而从这些园林庭院元素的外销艺术品中大可窥探到,“西方人对中国保持着一种神秘的幻想,认为中国人的花园游玩想必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赏景、消闲”。通过外销品向西方上层社会介绍当时的中国园林生活,是“中国式”庭园风格在欧洲传播的极盛时期。相应的,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和想象,外销品画面运用相对夸张的手法,庭院中增设较多人物,强化“中国风情”,表达富足、温馨、和平、享乐,甚至奢侈的气氛(图4)。

第三章 可园的意境:岭南园林的园、人和精神(重点章)

主要展品:具有清晰园林庭院内容与人物故事的外销艺术品、典籍中赞誉可园的诗词、居巢与居廉的绘画等。

结合以园林生活为主题的文物展品,深入研究园林文化在文物上的艺术反映;以典籍中赞寓可园的诗词表达可园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意境;以“二居”绘画表达居可园而得雅意文风。以求更深层次地理解受到西方人推崇与渴求的中国式园林生活。

第一部分:居之有道人境双清

居巢随可园主人张敬修回乡后长居可园,写下了不少关于可园的诗词,描述了其在可园的写意生活。

环碧廊:长廊引疏阑,一折一殊赏。茉莉收晩凉,响屟日来往。

曲池:一曲蓄烟波,风荷便成赏。小桥如野航,恰受人三两。

湛明桥:小桥莲叶北,瑟幽行室虚。碧阴翻荇藻,肯信我非鱼?

邀山阁:荡胸溟渤远,拍手群山迎。未觉下土喧,大笑苍蝇声。

花之径:开径不三上,回旋作之折。人穿花里行,时诮惊蝴蝶。

滋树台:露台养名香,疏簟量风日。时见南亩人,乐与共晨夕。

博溪渔隐:沙堤花碍路,高柳一行疏。红窗钓车响,真似钓人居。

可亭:三分花竹外,台榭枕烟水。片席占鸥波,长桥小亭子。

第二部分:雅意文风香隐于园

可园主人张敬修以风雅名世,修筑可园,以诗画雅集。岭南画派先师居巢、居廉寓居可园多年,以可园的花卉草虫、田园风光为写实,创作了大量绘画精品。可园时期是“二居”绘画的鼎盛期与高峰期,创撞水撞粉法与没骨画法,可园孕育了“居派”绘画,为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

第四章 集体记忆:可园精神

主要展品:可园题材的摄影作品、文创产品

可园精神与意境的延续:通过研究、展示、诠释古今中外人类的共同向往与精神需求,延伸至对以可园为代表的闲适典雅生活的共同追求,来提升参观者的实现共鸣和观展体验感,实现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最终实现文化认同的构建和中华文化自信的提升。

结束语

当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全新姿态参与到世界史的进程中时,我们所看到的可园,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一个掷地有声的中华文明!

4 公众教育

可园是岭南画派的发端之处,在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可园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活动可紧扣这个主题,以有形的载体与媒介,展开与岭南画派相关以及古典国学教育等。

4.1 数字视频策划与制作

结合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手段,制作简短、舒缓、信息量偏少的数字视频作为展览宣传的媒介。视频内容结合展览主体,融合相关知识内容,再现中国传统庭院生活,同时可以针对包含庭院元素、中国风格的延伸展品进行系列数字作品的创作,系列作品和内容板块相呼应,形成体系的對外宣传媒介。

4.2 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是具有标志性的传播衍生品,是博物馆特有文化的具象表现,既有文化传播的功能也具有经济收益,展览的效果能够推动文创产品的销售,文创产品也能反哺展览的规模和影响。

4.3 学术讲座

举办围绕主题的讲座与学术研讨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前来与公众进行对话,帮助观众提高对展览的理解,同时,也能扩大展览的影响,增加研究的深度。

5 结语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场所,其教育职能的实现离不开展览的策划,而展览的基础是藏品的征集与研究。藏品作为博物馆物质核心,是实现博物馆工作的基础。博物馆藏品征集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馆藏文物种类及数量,完善基本陈列,从而提高展览水平。而藏品信息的研究对展览策划和设计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其所传达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传统的藏品研究侧重于器物学和考证学,忽略了藏品背后历史信息、使用信息等,制约了藏品在展览中扮演的媒介作用。保管部作为与藏品接触密切的部门,既负责藏品的征集工作,也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由他们引导展览策划是可行的。

不管怎么说,博物馆既是收藏和展览的中心,同时也是研究和教育的中心。从展览策划到学术活动的组织配合,都在围绕教育这个中心目标。履行博物馆教育职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宋向光.感受藏品的温度让藏品“活起来”[N].中国文物报,2014-08-05.

[2]宋向光.论博物馆藏品的“遗产”维度[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111-113.

[3]威廉·钱伯斯.论东方园艺[M].London:W.Griffin,1772

[4]莫伯治.莫伯治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休·昂纳.中国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宋向光.陈列内容设计文本的特点及编写[J].中国博物馆,2008(01):47-54.

[7]胡琼.博物馆藏品管理与展览策划[C]//湖南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文集8.长沙:岳麓书社,2012.

[8]王文彬.从陈列展览的角度试谈藏品征集的信息构建[C].湖南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文集8.长沙:岳麓书社,2012.

[9]郑奕.如何讲好博物馆展览中的故事[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6(Z1):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