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周边大环境出现利好新趋势

2018-06-27石源华

世界知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印太冲突

石源华

2017年,中国GDP已如同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世界老二”苏联和日本一样,直追美国GDP的60%,引起美国极大震惊和强烈反应,美国对老二施行规模性打压的时间节点已经到来。崛起中国与霸权美国之间内在结构性矛盾的双重特性发生重要变化,其对立冲突的一面迅速上升,“兼容共存”的一面有所下降。一波又一波的“中國威胁论”不断兴起,内容亦由原先经不起推敲的对华盲目攻击,演变为实实在在的恐惧与害怕,诸如中国经济将不可阻挡地超越发达国家,中国外交将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号召力,中国政治模式将对后进国家、转型国家、欠发达国家产生号召力,等等。

中国给世界送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信念、文化,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难以接受的。美国政界发生对华政策大辩论,越来越多的对华强硬派认为,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执行了错误的对华政策,美国同意中国加入WTO是个战略性错误,中国将成为美国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不断受到冲击,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奥巴马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美国为了制衡中国在亚太日益增大的政治影响力,加大了对于中国周边事务的干预力度,综合运用同盟体系、军事霸权、经济遏制、价值观围攻等手段,阻挠中国赶上和超越美国的老大地位。特朗普执政一年,其视中国为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零和”思维与奥巴马无异。美国新总统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公开将中国和俄罗斯称为“修正主义国家”,是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指责中国寻求取代美国在印太的领导地位。

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了恶化走向和“新冷战”危险。美国推行分化、挑拨、撕裂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政策,使原先关系正常或良好的中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韩国、新加坡、印度甚至朝鲜等一系列国家的关系接而连三发生骤变,如美国利用中日钓鱼岛争端等分裂中日关系,利用南海岛礁争端挑动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等国与中国的冲突,利用萨德部署将处于发展高峰期的中韩关系颠覆至谷底,利用中印洞朗对峙构建“印太同盟”对付中国,甚至利用朝核问题,企图使美朝冲突与对抗转化为中朝分歧甚至对抗,使中朝关系一度也出现恶化迹象等,一时间中国似乎是周边麻烦不断,企图困扰和阻遏中国的高速发展。

面对如此周边大环境,中共十九大确定两面施策。一方面,强调“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以柔克刚,太极应对,不与美国正面冲突,积极扩大彼此间的利益交汇点,共同管控在中国周边的矛盾和分歧,不使之激化对抗;另一方面,提出“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破除和瓦解美国对于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分化和分裂政策,争取更多的“中间国家”在中美间采取均衡立场,或更多地不仅在经济上也在安全上与中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维护中国和周边邻国的重大战略利益。

目前,周边大环境开始出现利好中国的变化。中菲关系的改善,使南海仲裁案形同废纸,双边合作出现良好势头;中越最高领导人实现互相访问,使两国岛礁冲突趋于缓和;中国与新加坡关系也出现好转的明显迹象;一度波涛汹涌的南海局势趋向平稳,中国与东盟合作正积极得到推进。东海局势虽然没有取得重要进展,但也趋向相对平静,钓鱼岛问题出现“热搁置”,中国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朝鲜半岛问题由于韩朝元首会晤、金正恩两访中国、美朝元首会谈即将举行而出现走向和平的新气象;中印一度对峙紧张的局面,由于习近平与莫迪在武汉的非正式会谈而导致美日澳印实现“印太联盟”的热议悄然冷却;第七届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成功举行,使三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日美联合围攻中国的格局出现重要变化,等等。虽然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政治挑衅动作依然频繁,但周边热点问题却普遍开始趋冷,出现利好中国的大形势。

“合作共赢”是中国处理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国已经成为决定中国周边政治安全格局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经过中国和邻国的共同努力,冷战灾难在中国周边重现的可能将可以避免。中国有望在周边地区首先朝着实现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前行。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印太冲突
“印太”概念视野下的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应对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周边国家媒体研究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