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2018-06-27亦说

幸福·悦读 2018年5期
关键词:忠臣隋炀帝魏征

亦说

如果将唐太宗李世民与刘邦、朱元璋等封建帝王比较,发现李世民最杰出的政治才能表现在他的“用人之道”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以隋亡为戒,说:“先一个正人,善良之人便受到鼓励;误用一个坏人,坏人便蜂拥而至。”为了实践自己的这一套理论,他在的任免升降上不计恩怨亲疏,比如,长孙无忌是皇后之兄,外戚掌权历来是众矢之的,由是,皇后与无忌本人都要求避嫌,再三请求只当一个空头官,但李世民一言九鼎,力排众议,坚持任命无忌为宰相。在中国历史上,与妻舅联手治国,或搬弄朝政的皇帝极为鲜见,而李世民的胆识明亮了古今。他说:“我选拔的是人才,不是妻舅!”相反,叔父李神通向李世民当众逼官时,一国之君的侄子却是摆起架子,于众目睽睽之下痛斥叔父无功而要官。此举之功德在于,堵住了跑官要官的邪气。

国君要清楚自己的过错,就得身边有良臣与忠臣。虞世基谄事隋炀帝,隋炀帝被杀。李世民研究以往的帝王,旨在校正自己的行为。魏征曾系李世民的政敌,而且还是亲兄李建成的心腹,属谋杀李世民的罪魁。但魏征文化素养高,人生经历丰富,政见高明人,这让李世民器重。“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在大庭广众中历斥其罪状,却破格任用魏征为詹事主薄和谏议大夫。

后来的事实证明,魏征从“祸首”变成了“忠臣”,為李世民“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即令当年,唐太宗命令“十六岁以上男子体建者,可以征兵”,而魏征却敢顶撞皇上,其理由是征调成丁男子,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增数?又何以体现以诚信治天下?唐太宗细想有得,赏魏征金瓮一只,以倡集思广益之风。

但,李世民毕竟是一位自尊心强、又至高无上的皇帝,对过分尖锐的话也是不堪忍受的。有一天,李世民怒发冲冠回到宫院,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会杀了这个乡下佬。”皇后问这个乡下佬是谁。皇上对曰:“魏征当众羞辱我。”皇后以“君明臣才直”之语劝慰皇上:“魏征直,缘于陛下英明。”李世民大悦。皇后不可能主宰朝廷,但可以拯救一个人的命运,乃至一个朝廷的发展走向。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魏征病重期间,唐太宗两次上门探视,尤其在魏征奄奄一息之时,唐太宗还拉着自己的女儿,对魏征痛哭流涕地说:“睁开眼,看看你的儿媳妇吧。”唐太宗原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不完全是出于婚姻意义的考虑,更多的是政治色彩,包括对魏征这样的忠臣极致的奖赏。

国君是源头,臣民是溪流。只有源头清,溪流地秒会浑浊。拍皇上的马屁甚众,这是一种经久不衰的历史现象。李世民患“气疾”,身边的臣僚们引经据典,再三请求为皇上建造一座楼台,唐太宗一口回绝了。唐朝建都长安,粮食东运,压力很大。在洛阳建筑宫殿也是大势所趋。张玄素上书曰:“营造乾阳殿,连隋炀帝都不如!”李世民纳谏,下令所有工程全部停工,且曰:“以后到洛阳即或露宿,也无不可。”但,洛阳宫仍修建了。官员挖池筑山,雕饰华丽。李世民大怒,立即令人拆毁,罢免了一些官员之职。朝廷哗然,捧场无门,政治日臻清廉。

李世民可谓“用人之道”的典范。如果,唐太宗在为皇一生中的任用下属的关键问题上没有上优点与缺点,他在历史上的分量就会减轻,李世民就不再是李世民了。

猜你喜欢

忠臣隋炀帝魏征
唐太宗与魏征
Stability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sPbBr3/CdSe/Al core-shell quantum dots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Design of a novel correlative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in-situ real-time chemical analysis∗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忠臣藏”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石奢自刎
李渊起义
夜读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