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旅行文化
2018-06-27刘小方
刘小方
从文化角度看,古人的旅行收益未见得少于今人,尽管他们没有“日行千里”的交通工具,缺少标准化的宾馆服务,但旅行的意义远不止于吃喝玩乐,古人在简约而缓慢的旅行体验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交通方式,多种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古代旅行方式也多种多样。徒步是起源最早也最简单的旅行方式,出自《山海经》的神话“夸父追日”,恐怕是有关徒步旅行的最早记述。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徒步“行千里路”,《战国策》说他早年背负书籍行囊,到处游历,以至于形容枯槁,直到后来名声大噪,“挂六国相印”,旅行条件才大为改善,当他衣锦还乡时,已是车骑成群,随从无数。事实上,古代较大规模的旅行生活大都以步行为主,杜甫诗中有“威迟哀壑低,徒旅惨不悦”的句子,就表达了行走于高山深涧的艰难。当然,徒步旅行也并非都是苦闷,贾岛《送贺兰上人》的“远道擎空钵,深山塌落花”、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道出了徒步偶得美景的快乐。
骑乘是徒步的“高级形式”,古人骑乘的工具包括马、牛、驴、骡、骆驼等,如果查找旅行诗文,就能发现“驴”的出现频率很高。最早记载骑驴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史载他“骑驴到郡”,意思是他从京城洛阳骑驴到山东东平,若按里程计算,“驴”行长达千里!
乘车的历史也不短,秦汉时期,巨商大贾“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拥有“马车百乘,牛车千辆”更是财力的象征。
至于坐轿子,传说起源于大禹治水,后世称为“篮舆”,它的形状像个大号的竹篮,乘者坐于篮中,由二人抬之。但篮舆乃至轿子毕竟是特定阶层的旅行工具,由于轿夫耐力有限,不适宜于长途旅行,所以古人在旅行时选用不多。
此外,我国江河繁多,正所谓“游江河者托于船,至远道者托于乘”。在江河上旅行的最早交通工具是用竹木等物编成的“筏”,由于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因此在水路上比比皆是,杜甫就有“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的诗句。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发现乘舟行船比乘车骑马更为悠闲,顺风顺水不仅可以“千里江陵一日还”,还不耽误欣赏沿途风景,真可谓“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旅途生活,有苦有乐
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安土重迁,外出频率并不高,唐代诗人贾岛曾感叹“世难那堪恨旅游”。由于古代旅行多有艰险劳累,相伴而生的是离愁别绪,如果旅行之人没有乐观心态,就难以迈出豪健的步履,更谈不上完成漫漫征途。所以,古人形成了一套行旅文化思维,通过激发旅行本身的乐趣,来排遣心中的苦闷。
折柳是古代送别友人的重要仪式,西汉都城长安有一座灞桥,是通往外地的要道,人们总是在此送别亲友,并以折柳相赠,来象征离别之情,比如《春夜洛城聞笛》中的名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观察古人的旅行生活,可以发现酒是必不可少的“旅行伴侣”。在唐代,李白就写下“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杜甫也写下“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与酒有关的旅行诗句。除了酒,管弦丝竹之乐则是另一个慰藉旅行之人的精神食粮。
客舟题咏,驿壁题诗
古代旅行中,客舟题咏与驿壁题诗是人们抒发胸怀、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白居易贬官南下时,在沿途驿馆偶见友人元稹的题诗,一时兴起,作了著名的《蓝桥驿站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寻墙绕柱觅君诗”,后来,白居易在别处又看见元稹所作《山石榴花》的诗句,眼见朋友虽然走过相同的地方,却时光迥异,诗句尚存却山花凋谢,于是写下“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行过关门三四门,榴花不见见君诗”。
陆上洗尘,水上接风
旅行抵达终点时,民间有接风的礼仪,作为旅行的结束。杜甫有诗“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归。所向泥活话,思君令人瘦”,苏轼也说“当门洌碧泉,洗我两足泥”。与洗尘的陆地旅行迎接不同,接风的出现,是因为依赖风作为运输动力的客运帆船的兴起,也就是说接风是水路旅行的迎接风俗。
经历一个阶段的艰苦跋涉,旅行之人都希望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除却饥渴劳累、恢复体力,并顺利地找到下一站的向导。古代有着相对健全的食宿供给体系,人们出行前也会做扎实的准备,以免出现“乞于途”的尴尬。
旅行饮食和住宿
古代旅馆客舍被称为“逆旅”。《左传·僖公二年》有这样的内容:“今虢为不通,保于逆旅。”《周礼·地官·遗人》有这样的规定:“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馆,侯馆有积。”所谓“委”和“积”,都是为旅行者吃饭而准备的物资,“庐”则是为了迎接旅人而建设的屋舍,可见上古时期旅行住宿类的设施设备还是相对齐全的。但庐舍委积只是供给有身份的公务人员或特定阶层使用,一般的旅行人士往往自身携带干燥、轻便、不易腐坏的食品以备旅行之用。
民间开设的逆旅,大都要提供一些简单的食品。当然,各地逆旅也向旅行者供酒,《水浒传》中武松过景阳冈前就在小酒馆豪饮十八碗酒。
那么,旅店的伙食如何呢?南宋陆游在诗作《十一月上七蔬饭骡岭小店》写到自己在山中旅店享用“蔬饭”的情形:“新粳炊饭白胜玉,枯松作薪香出屋。冰蔬雪菌竞登盘,瓦钵毡巾俱不俗。晓途微雨压征尘,午店清泉带修竹。建溪小春初出碾,一碗细乳浮银粟。老来畏酒厌刍豢,却喜今朝食无肉。尚嫌车马苦縻人,会入青云骑白鹿。”山中小店的饮食虽然朴素,但是似乎满足了旅行者简单管饱的要求。
长距离旅行必须中途歇宿,《周礼》“野庐氏”这一官职就负责建设交通线路及庐舍,“比国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宿息”,是指“庐”一类旅行宾客晚间停留歇宿以及白天暂时休息的处所。此外,对于旅行中途歇息来说,“井”可以提供饮水的便利,“树”可以遮蔽骄阳和风雨。
当然,古代旅行住宿的形式也比较多。《穆天子传》卷一说,周穆王北行,到达今天山西平定的盘石,当晚“载立不舍”,也就是说,侍从人员都随车露宿,不再另设营帐。实在找不到庐舍,只有暂借别人的或宗教场所休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就多次借宿在寺庙中。最简单的住宿方式当数“露宿”,所谓“风餐露宿”“露营野炊”都是这个意思。而乘坐舟船,休息大都于舱中。
除了官办驿站、庐舍外,古代民间也兴建了大量旅店,相对于官办旅店“以供过客,而不受其报”的情形,民间旅店总要靠“房宿饭钱”营利,所以政府对于民间旅店经营并不十分鼓励。
旅行向导
在信息闭塞和交通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向导就成为古代旅行中重要的环节。由于向导多为熟悉线路的本地人,主要负责引路指路。有历史可查的、记录最为详细的向导是一位名叫石槃陀的胡人,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一卷中,他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经于瓜州一带的向导。玄奘为他剃度,他也就成了胡僧,由于胡僧与“猢狲”音近,石槃陀后来也成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数年前,一股“慢游”之风在国内兴起。发起者号召人们放弃快餐式的旅游,将自我从疲于奔命的旅行中摆脱出来,深度介入当地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也感觉到,活着是匆匆赶路,而旅行则是教我们停下来欣赏。与其对走马观花的观光游作深度反省,不如回归古代旅行方式,毕竟这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人生智慧。
摘自《人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