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三杰”精神文化内涵研究

2018-06-27秦丽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7期
关键词:吉林文化

秦丽荣

摘 要:有着“吉林三杰”之称的宋小濂、徐鼐霖、成多禄是中国近代东北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堪称是清末民初吉林文人中的佼佼者。文章分析了“吉林三杰”的历史功绩、诗书成就等,并重新评价了其政治取向。“吉林三杰”精神正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吉林三杰;精神文化

就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吉林是后行者。清代東北地区被视为满族的“发祥与虞猎之地”,历来以习武为重,不尚文教。直到近代“吉林三杰”的出现,才使得吉林文化陡然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吉林文人作为一个群体开始彰显其影响力,世人了解吉林传统文化几乎都是从“吉林三杰”开始的。

宋小濂、徐鼐霖和成多禄世称“吉林三杰”,是清末民初享誉关东的地方名贤,是东北近代知名的爱国官吏,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吉林三杰”所承载的文化影响着地域文化、影响着后人,研究和弘扬“吉林三杰”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吉林三杰”是近代东北知名的爱国官吏

清末民初是中华民族危亡最为深重的时代,而东北又处在这个漩涡的中心。对列强侵略行径有着切肤之痛的“吉林三杰”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日、俄帝国主义列强所展现出来的野蛮与狡诈更是激起了他们的愤慨。他们怀着“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热情和经世致用的主张,投效东北边疆,开启他们筹边实边、建功边陲的人生历程,为东北地方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宋小濂(1860—1926),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工诗文,善书法,在抗击沙俄、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他在黑龙江20余年,熟悉边情,多次与俄交涉,屡挫其锋,挽回很多主权[1]。宋小濂对东北边疆边防状况做过实地调查,所以他对清末民初严重的边疆危机及危机原因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满清政府狭隘民族主义的封禁政策长期种下的恶果”,导致东北边疆有土无人、有边无防的状况。这些认识也形成了他务实求变、维稳御外的政治倾向[2]。在时局艰危、列强环伺的情况下,中俄之争短期内不会结束,持久的较量势在必行。他不怵于时局之危,锐意经营,极力改革的精神在同时期官员中并不多见。虽然他的认识在当时的国人中并不算特别突出,但仍反映出这一时期有识之士的主权意识和中国传统的固边策略。可以说他的措施是在当时认识水平下所能提出的最为可行的办法。

徐鼐霖(1865—1940),诗文、书法均专,文化艺术成就很高,曾撰《筹边刍言——经营蒙藏以保存中国》一书。他对边防劳心焦思,确有见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3]。徐鼐霖对国际局势有清晰的认识,他不仅对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战略洞若观火,而且也对英俄矛盾、日俄矛盾了然于心。在分析国际大势与中国边疆危机时,能够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把握。面临危局,徐鼐霖在《筹边刍言——经营蒙藏以保存中国》一书中,不仅努力唤国人齐起救国,更是从历史、地理等方面阐明蒙古和西藏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同时从军事、宗教、商业诸方面揭露英俄帝国主义急欲攫取蒙藏之野心[4]。他是一位身体力行、试图探索如何富国强边的爱国志士,在建设边防、巩固边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成多禄(1864—1928),一生淡于荣利,品格高洁,诗、书俱佳,有“三杰”翘楚之称。甲午战争爆发后,成多禄在“倭奴畔华,人情汹汹,我军伐之,胜负未决”之时写下十首七言绝句,抒发了“男儿不能上马杀贼师,也应固守尔我之城池”的愤慨,表达愿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5]。光绪二十年(1899),成多禄出山,先后入盛京将军依克唐阿、齐齐哈尔副都统程德全幕主文案。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候选同知升首任绥化知府。绥化民俗质朴,民智未开,“历任边吏无讲文治者”[6]。成多禄就任后励精图治,“为之兴学、课士、息讼、锄奸,两年以来民甚乐之”[7]。在任三年,绥化面貌大为改观,被百姓称为“清廉太守”。

后人在评价“吉林三杰”时,认为辛亥革命后他们在政治上有明显的保守取向,这一观点在现在看来有失偏颇。“吉林三杰”所秉持的保守稳健立场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从政历练有很大的关联。他们在早期接受传统儒家忠君爱国教育,受伦理纲常思想影响很深。虽然青年、中年之时他们逐渐接受了洋务思想与维新思想,与当时绝大多数的士人基本保持同步。但他们所接触的西学都是由洋务派、维新派介绍的,从来没有全面、系统地见识过西方政治景象。故而以知识背景而言,他们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吉林三杰”从政之后,尤其是在立宪派官僚程德全麾下之时,正是清政府施行“新政”的时期。可以说三人的从政经历与维新、立宪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们是清末新政的拥护者与实践者,也是当时体制的受益者,没有理由去赞成自己都不看好且陌生的革命,思想存在一定局限性也无可厚非。

1861年后的晚清先后经历了由近代“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再到“维新变法”的思想历程。虽然其后三人在对待辛亥革命的态度上立场保守,但之前他们一直积极参与清末新政,基本上紧随这一潮流。如宋小濂、徐鼐霖曾详细地调查过中俄边境与中东铁路,对现状有了真实的认识,并意识到唯有变革才是固边御敌的必由之途。宋小濂《筹边条陈》、徐鼐霖《筹边刍言——经营蒙藏以保存中国》无一不洋溢着变革的思想。他们在中俄、中日谈判中不顾个人安危,极力维护中国权益,使国家少受损失,将俄、日的权益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软弱腐败,其并不可能真正废除不平等条约,正如宋小濂诗中所言:“弱国能臣空自勉,陆沉蝼蚁苟偷生。”“吉林三杰”保全利权的努力已经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极限了。

随着辛亥革命波及范围的扩大、影响的深入,他们也逐渐认识到清朝的灭亡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可阻挡。民国后,三人虽已近暮年,但仍投身时代洪流,有所作为。成多禄的《昆明曲》中有:“伤心今有林宗老,重来蜷恋湖山好。鹃泪空怜帝子花,莺飞又长王孙草。”[8]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清朝已亡,如一味地为先朝覆灭伤心落泪、不分是非曲直是不应该的[9]。民国后其出任参议院议员、联合乌拉乡绅,向当时的吉林省长孟宪彝举荐人才等[10],就是对其诗中思想最好的回应。

2 “吉林三杰”是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

东北地区由于封禁政策,儒学长期不振,重义利之辨的理学甚无根基,及至风气甫开,为“经世致用”的学术空气所填充。清末民初的东北文人接触西学有限,西方的思潮于他们无特别的影响。他们在面对中国问题时既不执着于理学的义利之辨,也不屑于西学的主义之争,而多立足于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显然与东北的地域环境有关。东北大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南方不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同,粗狂豪放、质朴豪爽的民族气质和品格,形成雄健悲壮、慷慨激昂、清新自然的文化形态,洋溢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无疑给“三杰”以影响和熏陶。“吉林三杰”的思想、诗歌、书法作品中无不体现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吉林三杰”中,尤以成多禄为最。成多禄一生主要以诗歌见重于世。诗作不下千首,格调慷慨激昂、清新自然。诸体俱备,五言古、七言古、近体诗、竹枝词都有涉及,尤以七律格调沉郁雄浑、苍凉悲壮。成多禄虽从政时间并不长,但其在仕途上因事境遇、经事起见,有过各种思考和主见,大量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便是佐证。其诗歌创作大部分是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劳心忧思。如他的《洞箫曲》《三禽言》等诗,均以精雕细腻之笔、真挚幽怨之情描写民间下层人民的生活,对人民充满爱惜之情;而《昆明曲》则是用较多的笔墨无情地揭露了清廷的腐败,揭示清廷灭亡的必然。他先后参与组织了吉林雪蕉诗社、松江修暇社、北京九九社等,被公认为“诗社牛耳”。

成多禄诗歌、书法墨迹遍及东北、江南和京城。在苏州网师园、寒山寺和沧浪亭等江南名胜古迹也都有许多成多禄的诗作或墨宝流传。宋小濂在《澹堪诗草》卷一序中云:“吾吉地处东陲,文化开最晚,二百年来未有以诗鸣者。澹堪独能孤怀远迈,逸想横飞,抗衡中原,未遑多讓,洵足壮江山之色,增吾党之光矣。”[11]

“吉林三杰”中的宋小濂、徐鼐霖学识渊博,诗、书艺术成就亦很高。宋小濂留世的作品有诗集《边声》《东道集》《晚学斋诗草》等,均收入《宋小濂集》。徐鼐霖作品流传甚多,有《憩园诗草》《祭吉林先哲文》《筹边刍言》等传世。相较成多禄,二人留世的书法作品并不多。宋小濂的书法以颜真卿为宗,笔法雄健,结体遒劲,在流宕中蕴有雄浑肃穆之意。宋小濂以“做硬诗、行硬事,写硬字”被誉为“三硬先生”。徐鼐霖书法气韵悠长,风骨遒劲,吉林市博物馆藏有徐鼐霖《名画·天光》七言联,亦见其深厚的诗文功夫。

3 弘扬地方名贤精神,传播地域传统文化

吉林地方文化源远流长,至近代弘扬者首推“吉林三杰”,其诗书文墨“价重吉林,蜚声关东,名被海内”,其向上向善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作为常为世人盛赞。以前我们对于代表本地区域文化的杰出人物研究、宣传不够,导致群众对于“吉林三杰”保国爱乡、抗击外侵的历史功绩了解不多,尤其是年轻一代。作为文化工作者和文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深入研究和宣传,弘扬地域历史文化,传播名贤精神思想。

博物馆是展示名人业绩、传扬名贤精神的最好文化窗口。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他们保国爱乡、抗击外侵的历史功绩,要宣传地方名贤人文思想和爱国情怀,弘扬吉林地域文化和历史。吉林市博物馆于2014年开始筹备建设“吉林三杰陈列馆”,至2016年年初建成。“吉林三杰陈列”以宋小濂、徐鼐霖和成多禄独具特色的名人风采为主要内容,特别展示“吉林三杰”曾作为边省要员在为官和行事中为世人所公认的卓越政绩、品格风范以及诗文、书法艺术成就。展览通过百余件(套)珍贵文物、图片以及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复原场景等,全方位展示了“吉林三杰”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成就。它的举办大大提高了“吉林三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掀起了“吉林三杰”研究的高潮,增长了“三杰”诗书作品的收藏热情,这些正是弘扬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3][4][11]李澎田.宋小濂集(长白丛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1989.

[2]陈章范.宋小濂筹边思想及安边事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04).

[5][6][7]翟立伟,成其昌.成多禄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8](清)成多禄.澹堪诗草[M].民国初吉林成氏澹堪家刻本.

[9]张林.《昆明曲》与成多禄晚年思想的变化[J].民族文学研究,2010(04).

[10]常丽,王葆林.成多禄的举荐书[J].兰台内外,2017(04).

猜你喜欢

吉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漫画5幅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