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革命家友谊的歙砚
2018-06-27曹隽平曾祥頔本刊
◆曹隽平 曾祥頔(本刊)
长沙盛砚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天心区,距地铁一号线桂花坪站西出口不到300米。馆长吴胜利先生酷爱书法,在服装界和餐饮界打拼多年,耗尽毕生积蓄藏砚三千余方,常年展出近千方,藏品跨度从先秦到民国,除了四大名砚还有各种地方砚。
吴胜利先生的藏品中有一方不起眼的民国歙砚,圆形,直径约20厘米,可是读了砚盖上的铭文,却令人颇有些惊喜,铭文曰:
吾见叔衡兄奋笔疾书,以碗当砚,旋回寓翻得此砚,留先生凑用。
庚午仲冬月
蔡和森
铭文以行楷写就,有别于清代的馆阁体。
以笔者所见,任何时代的书法均有其个性特征,蔡和森送给“叔衡”的这方砚台,正是民国风。那么,“叔衡兄”是谁呢?为何如此节约“以碗当砚”?让我们先来看看蔡和森的革命履历。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字润寰,号泽膺,又名和仙,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蔡和森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党思想,不仅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而且阐明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阶级基础、组织原则、奋斗目标、国际主义原则,以及建党的组织步骤等。
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36岁。2009年9月14日,蔡和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蔡和森立场坚定、英勇无畏,在血雨腥风中锻炼成长为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坚。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力荐毛泽东同志进入中央政治局,并对党中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正确方针做出重要贡献。此后,蔡和森不顾白色恐怖,奉命恢复北方局领导机构,并指导顺直省委的工作。
蔡和森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践行着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有人早在1935年就这样评价蔡和森:“由于他的笃于友爱的性格,使他对于国家民族、对于全国同胞发展了最伟大的友爱,不惜牺牲一切以为国家民族、全国同胞求解放。”邓小平后来也曾动情地说:“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在中共的早期领导人中,除了毛泽东,还有一个湖南人与蔡和森关系密切,友谊非同一般,他就是湖南宁乡人——何叔衡!
何叔衡(1876-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谱名启璇,学名瞻岵,宁乡人,清末秀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新民学会骨干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30年回国,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次年秋赴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人民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左”倾错误统治中央后,被撤销全部职务。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途经福建上杭县时,为敌人追捕,英勇牺牲。
蔡和森虽然比何叔衡小十九岁,但两人却因共同的革命理想与经历,结下深厚的情谊。
1918年4月l4日,蔡和森、何叔衡与毛泽东在长沙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1928年6月,蔡和森与何叔衡都曾前往苏联,参加党的六大。
两人在苏联共事两年,何叔衡1930年7月回国,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据记载,蔡和森在1931年1月初回到国内,此砚落款“庚午(1930)仲冬月”,1930年的仲冬是1931年的一月,可能是他刚从苏联回到上海,老友相逢,他看见何叔衡“以碗当砚”,“旋回寓翻得此砚,留先生凑用”。
何叔衡离开家乡在外进行革命期间,曾多次写信回家中,教导后代凡事要靠自己努力,要学会踏实做人做事。1928年,何叔衡远赴苏联学习深造,其中他在1929年给儿子何新九写的家书写到:“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后来这句话成了何家家训。如今,这种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自食其力,友善待人,坚守勤勉家风。
所以,何叔衡“以碗当砚”符合他一贯勤勉的性格,在情理之中;而蔡和森以砚相赠,也是革命友谊的物化。笔者曾有一文《纪晓岚与刘墉的“砚”遇》,专门探索两人之以“砚”建立的高洁情谊!可见,无论古代文人还是革命家,都崇尚砚文化,这也是中华优秀文化赖以传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