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伟大事业精神坐标

2018-06-26王冠陈鹏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模范文明道德

王冠 陈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崇德向善、成风化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2017年11月,经过12年的接力创建,通辽市成功迈进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突出价值引领,打造精神高地

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倡导新风尚,科尔沁草原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宣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展“科尔沁书虫”阅读推广活动,构建“科尔沁书虫”阅读联盟,布局建设100个“城市书屋”。分社会公益组织、非公经济组织、个人等三个层面,创建“正能量工作室”。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先进理论的诠释、解读和宣讲,开展“理论惠民社群”试点创建,探索理论传播新路径,形成初步经验并进行推广。开设空中理论微讲堂,“村村响”已成为面向农村牧区基层群众理论宣讲的新平台、新途径。

价值是行为的标准。发挥核心价值观最深层的力量,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企业、农村、社区等不同领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把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乌力格尔、民歌、蒙古相声等科尔沁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中,开展下基层展演、经典作品阅读、电影播放、下基层采风和文艺创作等活动。举办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社科辅导员微宣讲大赛等载体活动,修改制定《市民公约》,社区广泛推行《社区居民公约》,开展规范守则教育實践活动。累计制作围裙、手提袋、文明礼仪宣传折页等40余万份温馨提示物,发放给广大市民;督促各地各部门制作张贴核心价值观海报、宣传板和公益广告,使“24字”基本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文化是前行的动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建设乌力格尔、安代艺术和科尔沁民歌等原生态保护区,组织“我们的节日”等活动,运用传统文化宣传阐释核心价值观。实施僧格林沁王府、库伦三大寺、金界壕、燕北长城等23个重点文化遗产和重点单位保护建设项目,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完成南宝力皋吐古墓群、哈民史前聚落遗址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建设,弘扬历史文明。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建设,实施嘎查村文化室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在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院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公共文体设施开放步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

聚焦凡人善举,打造道德高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聚焦凡人善举做起,广泛开展北疆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一大批道德典型脱颖而出,一个个好人故事汇成千里草原最美画卷。连续发布24期“通辽好人榜”,200多名“通辽好人”光荣入选,他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以其向美、向善、向上的力量,温暖人心,感动城市,让科尔沁草原道德底蕴更加深厚宽广。

道德就像阳光,好人就像雨露,照耀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灵。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格日乐其木格,被誉为“草原好姐姐”,她50年来坚持照顾比自己小两岁且双目失明的妹妹,终身未嫁。其木格对妹妹不离不弃的真情,感染着家乡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赛罕塔拉嘎查的村民,那里民风纯洁、家风和睦,成为远近闻名的孝老爱亲村。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自治区“北疆楷模”任明德,近40年义务清扫街道,在这种终身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近千名青年成立了十几支“明德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汇聚向心力。通辽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周艳梅,9岁开始照顾高位截瘫的养母,14岁当养父也架起双拐,她独立挑起家庭重担。十几年来,周艳梅一边照顾养父母,一边上学、种地、打工,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反哺乐章。不久前,她被评选为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这些看似平凡却善行无疆的小人物弹奏着感动你我的温暖旋律,诠释了草原人的厚德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力量。

截至目前,通辽市有1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6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被命名为自治区“北疆楷模”, 自治区道德模范和提名奖48人;先后评选4届通辽市道德模范,有73人入选;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0多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各地各行业评出的“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凡人善举”等3000多名。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通辽群星365”典型发布活动,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战线,每月一发布,广泛挖掘和树立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努力形成群星灿烂的先进群体格局。

2015年1月举办“德耀通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

2015年9月、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先后成功承办三场“内蒙古好人榜”发布活动暨全区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2016年每月在旗县市区、2017年每季度发布一次“通辽好人榜”……

评选表彰的目的在于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精神血脉,在科尔沁大地孕育出更多的文明之花。通过举办表彰大会、颁奖典礼、发布仪式等方式,将向上的力量传播到角角落落,“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好人一生平安是发自心底的祝愿。让“有德者有所得”是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考问的是社会的良心和温度。制作展播道德典型事迹短片,出台礼遇道德模范帮扶措施,邀请道德模范出席重大活动和演出,节假日慰问家庭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着力提高道德典型的政治礼遇和社会待遇,营造好人有好报、社会敬模范、人人学模范的浓厚氛围。

从“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起,通辽市把“立德树人”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寻找美德少年”“优秀童谣征集”等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先后有10多人荣获“自治区美德少年”荣誉称号。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少年宫平台作用发挥明显,极大丰富了农村牧区未成年人的课外生活。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组织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专项集中治理行动,推动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一份份爱汇聚成爱的海洋,彰显了文明力量和价值追求。积极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激励约束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机制,开通“通辽志愿服务网”,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六有”标准建设社区、公园广场、窗口单位、景区宾馆志愿服务站,推广“暖情行动”“时间银行”等服务品牌,开展志愿服务专业服务队十进社区、党团员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9000余次,启动“满天星”志愿服务计划,全面推进“草原雷锋城”创建进程。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志愿者13.7万人,志愿精神日益深入人心。

坚持为民惠民 打造创建高地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共建美好新生活的创举,是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把精神文明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使群众生活得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品位。

农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力推动“建美丽乡村、做文明主人”活动。如今步入农村,红白喜事有人管、乡风文明手绘墙、争挂“十星级文明户”牌匾……这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实事、好事,有力助推了农牧民群众精神脱贫,呈现了村容整洁环境美、安居乐业生活美、移风易俗民风美的新景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家和万事兴”主题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文明家庭创建,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先后评选两届市级文明家庭,诺恩达古拉家庭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精神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实施“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实地督导,现场办公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落实创建主体责任,真正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党政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体制。市创城指挥部每年召开各类推进会议、座谈会、专项推进会、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工作。在市级层面实行市四大班子领导包主要街路和街道办事处、部分四大班子领导包中区市直和科尔沁区推进创城攻坚工作机制,在中区市直单位部门层面强化包联社区工作机制,在科尔沁区层面实行区领导包街巷和街道办事处工作责任制,让每条街路(路长制)、每个街道、每个社区都有领导和单位包联。先后印发创城三年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明确整体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对全部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制定目标责任落实机制、督查机制、问责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下发任务清单、活动清单、材料清单、整改清单,保障创城工作的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对文明创建不力、滑坡或有问题倾向的13家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改进。落实领导分工,落实责任人员,落实时间进度,落实经费投入,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制定常态督查、常态测评、常态整改工作制度,对创建工作实行跟踪督查、专项督查、滚动督查,就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督办。2016年以来,共召开创城重点工作调度会30多次,下发整改令100多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以群众幸福为追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通过精神文明创建让群众得到更多的获得感。通过市长热线、创城热线和创城意见建议信箱,把群众反映的路不平、灯不明、水不通、车难停等生活中的细节作为大事来办。城镇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辽河公园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百姓安居、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城市公共交通等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平安通辽建设扎实推进,被评为“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市”。建立信用网络平台,完善“红黑榜”发布制度,打造诚信酒店、诚信市场、诚信商家,让市民切实享受到文明、感受到温暖。

坚持问题导向,以对标体系补短板为抓手,城市宜居程度不断提升。市住建部门将每年的工作规划与创城工作相结合,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质升级。主城区硬化街巷211多万平方米,改造街巷300余条,街巷全部硬化完毕。积极推动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处理场和新城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场的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标。实施公交智能调度工程,更新主城区公交站亭、站牌,调整公交线路,新增节能环保公交车,增开线路。实施水质提升工程,定期监测、检测主城区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并向社会公布。加强环保、安全生产等工作,環境质量优良天数不断提高。制定《通辽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推动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针对乱堆乱放、占道经营、集贸市场管理混乱、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小广告、宠物犬散养、路边烧烤、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城市管理顽症,先后组织开展九中市场、花鸟鱼市等多个整治行动。开展文明劝导活动,机关干部和文明交通志愿者3900多人先后走上街头,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启动十大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事权,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完善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协作联动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实现了由“突击性”向“常规性”的转变。

一项项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的种子植根于道德沃土,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蒸蒸日上。

猜你喜欢

模范文明道德
实在看不懂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实在看不清
对不文明说“不”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文明歌
没人选它当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