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创新模式 拓展路径
2018-06-26曹永萍刘梦雨
曹永萍 刘梦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区要多措并举,汇聚各方力量,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农村牧区共圆小康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农牧业现代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大部分是从事现代农牧业。这些接受了城市文化熏陶的优秀青壮年返乡创业,将因外出务工而增强的市场意识、互联网思维,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等,与家乡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牧业产业,促进农牧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创业形成的集聚效应优化了当地原有的产业结构,使配套和相关产业均得到协同发展,对激活农村牧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实现农牧业转型升级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返乡创业农民工是连接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纽带。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是农民工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但它带动了城乡之间在市场、资本、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和理念等方面的密切联动和融合。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推进了优势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由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逆向流动,也带动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支撑起城镇化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发展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能够使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为开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了农牧民就近转移就业和脱贫致富。过去,农牧民工“打工一人、致富一家”,对社会仅起到“做加法”的效应,而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一方”,则对社会产生“做乘法”的倍增效应,形成“一人带动多人就业”的积极局面。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乡亲可以就近就业;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和存量劳动力,发展了农业,反哺了农村,更带动了农牧民增收创收,对加快农村脱贫攻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会催生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企业家和新乡贤等,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服务体系,助力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梦想
(一)加强沟通,以乡情引导返乡创业。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能够较快地推动本地经济发展,要积极推动这一促进农村牧区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是要营造浓厚氛围。把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在外能人沟通联系的长效工作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向在外能人宣传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了解其在外创业情况,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以乡情感化和吸引在外能人回乡投资创业,形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生动局面。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建立返乡创业咨询处,负责对现有政策解释说明,为有创业意向的人提供指导。要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广泛宣传其创业事迹,组织典型人物现身说法,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因势利导,找准创业方向和项目。据相关学者调查,农民工创业的初始投资额平均为10.9万元,42%来自于自己的打工积累,58%来源于借贷,可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有风险的,一旦创业失败,不仅自己多年的积蓄血本无归,还有可能背负沉重的债务。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关键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利用好农村牧区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创业方向和项目。
一是帮助返乡创业者深入挖掘所在农村地区的特色,利用好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开展特色农牧业项目。如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定制农业”,根据消费者订单进行种植生产,消费者利用手机查看农产品生产全程,物流环节将新鲜蔬果第一时间送达用户家中。
二是立足于农村现状,把握政策机遇,把农村电商、农村互联网平台作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渠道。政府要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推动农村电商项目落地生根。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打造新型“淘宝村”,构建网上商城,将个人网商和众多企业组织起来,在线下建立实体展示店,打造覆盖县城、辐射乡镇的24小时物流配送体系,让农户在家中当供货商,形成产业发展集群。
三是鼓励开办家政服务公司,开展维修、月嫂、保姆、清洗、搬家等业务,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家政需求的对接。
(三)多措并举,破解创业融资难问题。对返乡农民工来说,资金成为企业初创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而现有融资渠道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小企业融资“少、急、频”的需求特点。针对创业者遇到的资金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引导银行业转变传统的信贷理念,在关注大企业、大项目的同时,也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项目予以支持,针对项目特点适时推出涉农信贷产品。把农牧业养殖、农村电商等项目列为信贷重点支持项目。在利用传统互保、联保方式的同时,在创业人员比较集中的村镇,帮助建立村级互助担保合作社,着力破解担保瓶颈,通过银村合作、批量贷款方式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是旗县区政府应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中小型金融服务机构,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创新服务渠道,特别是加快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融资租赁融资快、租金支付方式灵活、节约资金等特点,为农民工创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政府要探索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民工创业市场,多渠道、多方式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问题。
(四)强化落实,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农民工返乡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服务。各地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战略性认识,把用于鼓励招商引资的特殊政策和服务扩展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来,破除种种体制机制障碍,营造顺畅的创业环境,这样才能使农民工放手大胆创业,真正回得来、留得住、富起来。
一是营造良好的创业条件。允许农牧民以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出资设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林)场,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和跨行业经营。支持从事养殖、种植行业。突出对创业项目的准入领域、准入条件及经营场所等体制机制进行创新,简化创业登记手续,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节约创业者的时间和成本。
二是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要结合农民工创业的特点开展相关培训,在项目指导上围绕地区资源优势下功夫,借力现代物流实现本地产品和外地市场的对接。重点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医药和特色农畜产品、民族特色旅游业等项目进行开发、培训。加强创业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把有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经理人、投资人、返乡创业带头人,充实到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中,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提供创业辅导。
三是加强创业技术支撑。帮助创业农民工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事业单位参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以结成技术帮扶对子,或入股参与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等形式,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强化检查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深入实际,做好实地调研工作,认真听取农民工的建议和诉求,有针对性地抓好政策规定的落实兑现,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安心创业、守法创业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康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