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8-06-26华永胜
华永胜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團审议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锡林郭勒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把精力用在精准上,把财力用在脱贫上,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盟13个旗县市(区)中,现有国家级贫困旗县3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5个,正镶白旗被列为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4个嘎查被列为自治区深度贫困嘎查。2014年以来,全盟累计有8.0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16.1%下降到2017年的2.36%。截至2017年底,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镶黄旗、正蓝旗等4个区贫旗具备脱贫摘帽条件。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获得了宝贵经验,可总结为五个方面:
一是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凝聚起联动攻坚合力。盟旗两级党委、政府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了“四级书记抓扶贫、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手、靠前指挥,一线督办、一抓到底,盟、旗、苏木乡镇、嘎查村逐级分解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在3个国家单位、3位省级领导联系3个国贫旗的基础上,33名盟级领导联系帮扶8个重点旗县、32个苏木乡镇,以上率下、做出示范。
二是聚焦精准,决胜小康路上一个不落下。从精准识别入手,摸清贫困家底,强化了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只要是贫困人口,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类型,只要是“应识未识”的就要全部纳入。2017年,经过两次动态管理工作,实现对全盟所有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和从事农牧业生产的11万户、32万农村牧区常住户的全面摸底调查,清理“八类问题”人员5794人,同步新识别贫困人口6841人。目前,我盟有未脱贫贫困人口5141户、11075人。
三是探索新模式,拓宽致富途径。在精准识别基础上,以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贫困村提升等重点工程为抓手,制定实施“1+N”精准扶贫配套政策,瞄准贫困人口,因地因户因人分类扶持,着力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教育、医疗、饮水安全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合党建促脱贫工作,锡林郭勒盟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脱贫模式,通过嘎查村党支部引领、财政补贴、嘎查村委会筹资和村民入股等多种方式,贫困户用草场、耕地、扶贫牲畜等多种形式入股,使贫困户可以通过入股分红、打工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阿巴嘎旗、正蓝旗的“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多伦县的“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东乌珠穆沁旗的“嘎查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在实践当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还逐村逐户调查贫困户帮扶需求,制作脱贫菜单,因需施策,使贫困户由以往的“等米下锅”变为“自主点菜”,让扶贫不仅短期见到了成效,更在持续造血长远受益上下功夫,在最大限度满足贫困户帮扶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2013年—2017年间,全盟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8亿元,2017年投入高达14.09亿元。特别是在做实财政收入和化解政府债务双重压力下,财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36亿元,同比增长了9%。为了解决资金使用上的“撒胡椒面”问题,8个贫困旗县开展涉农涉牧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工作,有效整合资金3.5亿元。同时,盟旗两级设立了总规模为6500万元的扶贫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向扶贫领域投入。
五是激发活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扶贫政策的执行中把握好尺度,严格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的现行扶贫标准,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避免简单的“送钱”、“送物”,通过设置公益岗位、生产奖补等机制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防止“养懒汉”现象发生。做好政策宣传,努力化解政策的“悬崖效应”,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能够尽快实现真脱贫,并且发自内心地认账满意。
注重第一书记的选派,帮助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开展便民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全盟162个贫困嘎查村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积极引导和鼓励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建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发展良种肉牛繁育、牛羊育肥和蔬菜、马铃薯、瓜果等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家庭牧场为主的旅游业等经济合作组织,以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全盟162个贫困嘎查村培育致富带头人357人,其中党员致富带头人330人。
与此同时,夯实驻村帮扶,对驻村工作队规模进行了扩充。全盟落实驻村工作队616个,驻村工作队员人数达到3405人,并制定印发了《关于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开展考核检查和治理整顿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确保驻村工作队员驻得下、能干事、干实事。开展了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精准扶贫、共奔小康”为主题的“10.17”扶贫日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标语、现场讲解和入户宣讲政策等方式,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作为工作指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责任制,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以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为重点,以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为抓手,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考核,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作者系锡林郭勒盟扶贫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刘 佳
相关链接
坚决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硬仗中的硬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绩显著。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
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贫困问题具有区域性特征,深度贫困地区是经过几轮扶贫剩下的硬骨头,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
分析起来,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一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增加了扶贫脱贫的复杂性。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民族宗教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和难度。二是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于一体,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三是集人均收入低下、基础设施滞后、社会资本不足于一体,单一扶贫措施很难奏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针对这些短板问题精准发力,多策并举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资料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