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孩和她的种子书屋

2018-06-26刘素萍

做人与处世 2018年10期
关键词:黄梅县血液科中南

刘素萍

贫困山村里办起了书屋,书屋的名字叫“种子书屋”,发起人竟然是一位身患重病的女孩,这引起了人们好奇的目光。女孩就是潘悦。

潘悦从小就有梦想,那就是上大学、当老师。然而,天不遂人愿。2005年,潘悦做课间操时突然晕倒,后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为给潘悦治病,家里已欠下外债40多万元,而每月的治疗费就高达1万多元,潘悦对家人充满歉疚。日记里,她不止一次写道:“熬不住了,难受得很。”更煎熬的是不知什么时候会袭来的负面情绪,瘫痪在床,郁闷无处发泄。

最近,潘悦想到了阅读,她马上让病友——武汉大学的李老师帮忙购买了《红楼梦》《活着》等十几本书,这是她以前一直想读但没来得及读的。阅读,可以暂时让她将疼痛与烦闷忘在脑后;阅读,让她的心逐渐平静下来;阅读,给她带来了希望,让她越来越坚强地面对疾病。渐渐地,她觉得自己虽然不幸,但又很幸运:除了一直关爱自己的亲人,许多热心人也在默默地关心她。

2016年5月,带着亲友、爱心人士凑的几万元钱,潘悦来到武汉中南医院骨科做了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这让潘悦重新站了起来。中南医院就在武汉大学附近,治疗间隙,潘悦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坐落在东湖岸边的武汉大学校园。看着大学生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潘悦很羡慕,许多次做梦,梦到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潘悦又想起了家乡的那些留守儿童,“为了这么美丽的校园,村里的孩子也该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如果能提供一点帮助,这些大山里的种子,一样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她突然想,何不为孩子们建一间书屋,让他们从阅读中看见外面的天地。“增加不了生命的长度,可以争取生命的宽度。”她想为村里建一间书屋。在书屋,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丰富有趣的知识世界;遇到烦恼可以找她或小伙伴诉说,她愿意一直当他们的知心姐姐;作业不会做,不再是不知所措,而是有人可问,甚至寒暑假,还可以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来支教……

2017年12月初,在中南医院,潘悦和血液科副护士长汪聪聊天,无意间聊起这个心愿。很快,这个心愿在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中传开了。科主任左学兰和护士长李建芳得知后,立即在科室发起捐赠儿童书籍的号召。短短几天,36名医护人员“变魔法般”凑出千余本书,还有医护人员买来了地球仪、文具等。一名医护人员的女儿用彩色扣子做了一盆绽放的“永生花”,天蓝、绛红、淡粉、浅紫的花朵摇曳在铁丝做成的花茎上,插在一个浅绿色花瓶里,象征着“梦想的种子开花结果”。

2018年1月3日,载着千余本爱心书籍的汽车,从武汉中南医院出发,3个小时后到达黄梅县潘河村。“种子书屋”正式开张,并迎来了第一批读者——10多个留守儿童。

一些网友得知了她籌建“种子书屋”的事,也纷纷加入捐书行列。那几天,“种子书屋”几乎每天都有快递过来的书籍,眼看原有的5个柜子装不下了,黄梅县委宣传部又紧急送来3个新书架。已经痊愈出院的武汉大学的李老师,还发动学生加入捐书的行动中,并答应潘悦痊愈后可以随时去听她的课。

潘悦被这些好心人的无私帮助所感动,还从治疗费里挤出部分款项,给“种子书屋”购置了一台电脑,她说孩子们来看书时,可以教他们学习电脑知识,还可以查询最新的阅读信息,最大限度地扩大留守儿童的视野。潘悦有时会想,假如今天是生命最后一天,什么最重要?以前,她以为是健康。现在,她觉得是内心的平静与喜悦。因为“种子书屋”,她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感受到了生命新的意义。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黄梅县血液科中南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养在“深闺”天下知 黄梅县住建局擘画城市画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基数药管理中的运用
让宣传更出色 让成效更出彩——黄梅县地方税务局税收宣传月活动回眸
中南联席会议召开2014年度秘书长扩大会
中南剿匪作战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