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石门至禹门口段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2018-06-26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04)
1 概 述
黄河晋陕大峡谷南端西岸为黄龙山,东岸为南吕梁山西南段龙门山,其中石门到禹门口段长约4km,两岸高山对峙,河中水流湍急。两岸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上马家沟组的厚层石灰岩、峰峰组角砾状灰岩夹泥灰岩,自然边坡陡立,局部发育负边坡。路边可见崩塌落石。研究区域平面图如图1所示。
本文对此段两岸高陡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工作,通过多种分析计算两岸边坡的稳定性,希望这种综合分析的方法能对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有帮助。
2 边坡地貌
该段黄河河道为峡谷,属于晋陕大峡谷的南端,峡谷窄小,两岸基岩出露,直立陡峭,水流湍急。河床及边坡如图2所示。
两岸基岩裸露,为高陡边坡,河西岸半山修建有煤矿专用线下桑线,东岸有沿黄公路(图3)。
图1 研究区域平面
图2 河床及边坡
图3 岸坡照片
3 边坡稳定性分析
根据现场地形情况,选取三处典型边坡,均存在水平岩层的高陡边坡问题,最缓处自然边坡约30°~55°,其余高陡,甚至存在负边坡情况。采用三种方式计算如下:
3.1 边坡自然稳定坡角的确定
边坡自然坡度主要采用岩体质量法经验公式,该公式基于全国铁路公路200多个边坡统计分析得出。
3.1.1 经验公式介绍
由于回弹值与块度乘积正好反映了不同
强度和组合时的岩体质量,因此将岩体质量定义为
RQ=Rlog(D)
根据对铁路大量边坡的统计分析,并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岩体质量RQ与边坡坡度之间的关系为
θ=14.7ln(γwRlogD)+13
(1)
式中θ——边坡稳定坡角;
D——岩石的视块度,由下式求得:
(2)
式中di——野外所测岩石的节理间距;
n——野外所测的节理组数;
γw——地下水折减系数,其取值见表1;
R——为HT75型回弹仪所测回弹值。
若野外所测回弹值为岩石风化层的回弹值,则需进行如下转化:
R=Rf/fR
(3)
式中Rf——岩石风化层的回弹值;
fR——风化折减系数,其取值见表2。
由于野外所测的回弹值为HT225型,因此要经过下式进行转化:
208R75=194.7R225-595
(4)
表1 地下水折减系数
表2 风化折减系数
3.1.2 现场测量节理裂隙
典型边坡Ⅰ:地层产状270°∠6°,靠近岸边层理间距约0.5m,远离岸边层理间距约1.0m;节理分布两组,分别为350°∠82°、265°∠85°,靠近岸边节理间距为0.2~0.5m,远离岸边节理间距约3.0m。
典型边坡Ⅱ:地层产状280°∠7°,靠近岸边层理间距约0.5m,远离岸边层理间距约1.0m;节理分布两组,分别为285°∠87°、190°∠86°,靠近岸边节理间距为0.5~1.0m,远离岸边节理间距约3.0~3.5m。
典型边坡Ⅲ:地层产状283°∠6°,靠近岸边层理间距约0.5m,远离岸边层理间距约1.0m;节理分布两组,分别为250°∠80°、150°∠82°,节理间距为0.5m。
3.1.3 计算结果
该地区的岩石为奥陶系灰岩,地层产状为280°∠7°,节理为两组,产状分别为285°∠87°、190°∠86°,节理间距均为0.5m左右,此处岩石表面局部潮湿,地下水折减系数按0.8取值,由此计算得灰岩边坡稳定坡角约为70°。
3.2 UDEC软件数值分析
强度准则涉及力学参数有岩体内聚力C和摩擦角φ。软件运行参数:查阅相关资料,根据经验值确定灰岩岩体内摩擦角φ=35°,灰岩岩体内聚力C=0.85MPa。结合灰岩节理强度经验值并考虑节理强度可能受地下水的影响,取灰岩节理内摩擦角jφ=25°,内聚力jC=0.025MPa。
3.2.1 典型边坡Ⅰ数值分析
典型边坡Ⅰ东岸岸坡分析如图4所示。
图4 典型边坡Ⅰ东岸岸坡
典型边坡Ⅰ位于黄河东岸,岸坡目前在天然条件下稳定,由于重力作用岩块可能沿节理裂隙发生最大位移为0.46cm,节理张开缝隙约0.91mm。岸坡天然坡角(41°)小于经验公式所得灰岩边坡稳定坡角(70°),天然状态下岸坡稳定。
图5 黄窑科Ⅱ号桥位西岸岸坡
3.2.2 典型边坡Ⅱ数值分析
典型边坡Ⅱ位于黄河西岸岸坡,如图5所示,UDEC软件数值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在天然状态下稳定,由于重力作用岩块可能沿节理裂隙发生最大位移为0.44cm,节理张开缝隙约0.88mm。若按照经验公式所得灰岩边坡稳定坡角70°计算,距坡角水平距离约15.6m范围内岩块存在滑落、掉块的可能。
3.2.3 典型边坡Ⅲ数值分析结果
典型边坡Ⅲ位于黄河东岸岸坡,如图6所示,存在岩块滑落的可能,由于重力作用岩块可能沿节理裂隙发生最大位移为22.5cm,节理张开缝隙约45mm,模拟结果显示,在近河岸处可能发生岩块滑落现象。若按照经验公式所得灰岩边坡稳定坡角70°计算,距坡角水平距离约35.8m范围内岩块存在滑落、掉块的可能。
图6 典型边坡Ⅲ岸坡
3.3 赤平投影分析
边坡受两组结构面的切割,控制边坡的稳定性时,为判断滑动方向,可以利用赤平投影进行初步分析。
3.3.1 典型边坡Ⅰ赤平投影结果
根据现场测量结果,典型边坡Ⅰ岸坡坡角约54°,坡顶角度约31°。此处灰岩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分别为250°∠80°、150°∠82°,层理产状为283°∠6°,赤平投影如图7所示。
图7 典型边坡Ⅰ东岸岸坡
节理与层理赤平投影交点分别为A、B、C,弧1、弧2为东岸边坡坡底与坡顶赤平投影。点A落于坡面以外,说明结构面交线虽较边坡平缓,但在坡顶面上无出露点,属于较稳定状态;点B落于坡面以外,说明结构面交线虽较边坡平缓,但在坡顶面上无出露点,属于较稳定状态;点C在图中与边坡面不同侧,属于最稳定状态。综合层理与节理赤平投影结果,此处边坡属于较稳定状态。
3.3.2 典型边坡Ⅱ赤平投影结果
根据现场测量结果,典型边坡西岸岸坡坡角约82°,坡顶角度约41°。此处灰岩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分别为105°∠80°、210°∠85°,层理产状为290°∠6°,赤平投影如图8所示。
图8 典型边坡Ⅲ西岸岸坡
节理与层理赤平投影交点分别为A、B、C,弧1、弧2为西岸边坡坡底与坡顶赤平投影。参照《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赤平投影对岩体滑动可能性的分析,点A在图8中与边坡面不同侧,属于最稳定状态;点B落于坡面以外,说明结构面交线虽较边坡平缓,但在坡顶面上无出露点,属于较稳定状态;点C与坡面在同一侧,但组合交线较边坡陡,属于稳定状态。综合层理与节理赤平投影结果,此处边坡属于较稳定状态。
3.3.3 典型边坡Ⅲ赤平投影结果
根据现场测量结果,典型边坡Ⅲ位于黄河东岸,岸坡坡角约88°,坡顶角度约37°。此处灰岩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分别为265°∠85°、350°∠82°,层理产状为270°∠6°,赤平投影如图9所示。
图9 典型边坡Ⅲ岸坡
节理与层理赤平投影交点分别为A、B、C,弧1、弧2为东岸边坡坡底与坡顶赤平投影。点A落于坡面以外,说明结构面交线虽较边坡平缓,但在坡顶面上无出露点,属于较稳定状态;点B落于坡面以外,说明结构面交线虽较边坡平缓,但在坡顶面上无出露点,属于较稳定状态;点C落于两部分坡面投影弧之间,而且交线在两部分坡面均出露,构成不稳定条件。综合层理与节理赤平投影结果,此处边坡属于不稳定状态。
3.4 稳定性评价结论
综合几种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天然条件下典型边坡稳定,但东岸岸坡均存在岩块滑落的可能,其中典型边坡Ⅱ可能发生岩块滑落、掉块的范围较小(15.6m)。
4 结 论
综上所述,针对复杂的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计算评价,需采用多重分析计算,才能得出较接近事实的结论。
[1] 陈祖煜.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软件系统[J].水利水电,1998(3):48-51.
[2] 光耀华.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抗剪强度参数概率统计分析方法,1995(1):65-72.
[3] 李天斌.岩质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的系统研究[J].岩石力学家与工程学报,2003,22(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