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来客
——省政协围绕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2018-06-26杨佩靳燕
┃杨佩 靳燕
省政协主席刘伟率常委视察团第一组赴南阳市桐柏县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性调研
犬吠,土屋,老人。初夏时节的伏牛山区,虽芳菲散尽、落红成泥,但树木葱茏、绿意盎然。
“你们来干啥的?”“老乡,我们随便看看,去你家了解点情况,中不中?”5月15日~16日,省政协组织常委视察团,分成三组,在省政协主席刘伟、副主席钱国玉、秘书长王树山的分别带领下,就“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深入南阳市桐柏县、南召县、宛城区,进行民主监督性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南阳市脱贫攻坚情况汇报,与市县领导面对面协商交流,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地处伏牛山怀抱中的南阳市,现有7个贫困县、552个贫困村、33.4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3.21%。作为我省贫困县最多、贫困人口最多的省辖市,南阳市今年要实现14.54万人稳定脱贫,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一次不打招呼的随机大调研
一张桐柏县行政区域图,一份桐柏县贫困人口情况表,在前往桐柏调研的车上,刘伟仔细研究着面前的这份资料。
“去这个地方!”刘伟指着地图上的大河镇夹山沟村。这次不预设路线、不预先安排,到县定乡、到乡定村、到村定户的随机大调研,就此拉开序幕。
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调研,才能看到最原生态的东西、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才能找准症结、补齐短板、夯实基础。为了提高调研的广度与深度,省政协创新调研形式,将整个视察团分为三队,分别在省政协主席刘伟、副主席钱国玉和秘书长王树山的带领下,前往桐柏县、南召县与宛城区,深入基层,了解一线实实在在的情况。
深入基层调研,省政协常委视察团在想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更期望发现存在的问题,把准时代脉搏,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扶贫攻坚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因此,此次调研多了一些“自选动作”——出发前,参与调研的常委都收到了一份《视察内容参考口径》,要求各调研小队要分别走访未脱贫、预脱贫、已脱贫群众及相关扶贫产业项目,细致全面地了解当地脱贫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书记来过你家没有?”“平常有什么帮扶政策?”“我看到‘精准帮扶明白卡’上写的去年针对苗木种植补助了5000元,这笔钱收到没有?”在黄庄村,刘伟根据张贴的“精准帮扶明白卡”随机入户,关切地询问贫困户魏振华一家情况。
调研组了解到,魏振华家因病致贫,大病医保报销了近90%,目前各项政策都落实到位,魏振华还在公益岗上担任保洁员,一年有5000元的收入。
“今年有信心脱贫没有?”“有信心,有信心!”在与刘伟主席的一问一答中,贫困群众这种乐观积极的情绪,感染着调研组每位成员。
车辆颠簸在逶迤的山路上。每到一处,刘伟都默默在心中算着一笔账——致贫原因、经济来源、主要支出、危房改造、优惠政策等,以对当地脱贫情况有个系统的认识与总结。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调研组也马不停蹄地走村入户,调查摸底。
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绿树掩映的村庄虽宁静秀美,却因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制约,被贫困笼罩着。钱国玉副主席、王树山秘书长分别带领的调研组,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些偏僻的小山村,顶着烈日骄阳走村入户,访民生、问需求,向驻村干部、村民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共寻脱贫举措。
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会
在桐柏县大河镇夹山沟村、黄庄村,刘伟先后到贫困户彭士营、魏振华、刘胜彦家中,鼓励他们利用好国家扶贫政策和资金,把改善生活条件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确保获得持续稳定收入。
在月河镇沈庄村“稻虾共作”产业扶贫项目基地、黄岗金艾中药材种植农场,刘伟认真了解产业扶贫情况,希望当地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企业科学安排项目,努力实现支持扶贫与创收共赢,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
征尘未洗,马不歇鞍。两天内,3个调研组共对13个乡镇19个村42个贫困户和23个扶贫产业项目进行了随机调研抽查。
委员沉下去,民意传上来。15日当天的调研刚结束,草草吃过晚饭,第一调研组的成员就在下榻的酒店会议室召开碰头会,交流汇报当天的调研成果。
为提高调研的辐射范围和相对比例,在桐柏县,第一调研组的8名省政协常委,两两一组,分别入户调研。这次碰头会,就是这4个“分别行动队”互通有无,共商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去年5月份,我曾来南阳调研过脱贫攻坚情况。时隔一年,变化还是很大的。”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钱伟说,医疗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建立了失能人员的集中养护体系,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对干部的满意度都有了很大提升,这种变化是令人欣喜,但村里的生态环境却十分堪忧。
孙新雷常委对此也有同感。“我们调研的王楼村,村容村貌就很不理想,这与乡村振兴战略是相悖的。”接过话茬,他毫不避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
碰头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结合,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衔接起来,整治人居环境,强化基础设施,不能让贫困村在乡村振兴中掉队。
“我们调研的一户人家,5口中有3个是痴呆,令人唏嘘!”李柳身常委不无感慨地说,目前全靠政府兜底实现脱贫,这种情况不在少数。综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大家表示,针对这类特殊群体,既要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也要尝试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提高对因病、因残、因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集中供养率,同时,将医疗保健与疾病预防结合起来,让一分预防发挥八分的治疗效果。
交换意见,激荡思想。在南召县和卧龙区,其他两个调研组也先后召开碰头会,梳理调研成果,汇总意见建议,为座谈会上与党政部门面对面协商做准备。碰头会中,参加调研的省政协常委逐个发言,列出精准脱贫的问题虽然不少,但没有一个人说空话、套话,而是群策群力找症结、想办法。或指问题,或提建议,每一位发言者说的全是“干货”。
一轮持续脱贫的协商大讨论
“全国艾,看宛艾”。南阳作为重要的艾草之乡,艾产业发展势头正猛。作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桐柏县艾神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吸纳了30多名贫困户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调研组了解到,保存三年的艾草质量最好,能卖上好价钱,但因企业资金不足,难以长期储存。
在机器轰鸣的厂房里,调研组成员围成一团,现场为该企业支招献策。“我认为,可尝试建立合作社,让百姓自愿投资占股,享受每年分红,这样既能分散风险,还能壮大产业。”参加调研的省扶贫办史秉锐表示。
省政协副主席钱国玉率常委视察团第二组赴南阳市南召县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性调研
省政协秘书长王树山率常委视察团第三组赴南阳市宛城区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性调研
“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逐步提高产业带动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省政协主席刘伟对此表示赞同。
16日下午,视察团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南阳市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和基层代表意见建议。一同观看南阳市脱贫攻坚专题片后,结合调研情况,视察团成员代表纷纷发言,开展协商交流。
在调研组看来,脱贫,并不单纯是“数字脱贫”,更要强化内生动力,依托优势产业,构建稳定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让贫困农民脱贫的“获得感”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我们调研的两个乡,很多家庭散养羊、猪、牛,或自家种植香菇,眼下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但从长远来看,持续脱贫致富的基础并不牢固,风险因素较大。”郭天财常委建议,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脱贫致富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三产融合。
“贫困人口进入产业链条才能实现真正脱贫。离开这个环境,返贫的可能性非常大。”吕国范常委也表示,要以产业、就业为根本,以企业为依托,建立健全贫困户参与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
座谈会上,调研组成员还就扶贫政策有效落地、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均现场回应,表示将积极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与意见建议的落地。
16日下午,视察团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南阳市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和基层代表意见建议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在脱贫攻坚中责无旁贷、作用独特、大有可为,必须勇于担当、彰显力量。“认识再提高,责任更压实,工作更精准,帮扶更得力,作风更扎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座谈会上,刘伟强调,各级政协要积极行动,在全省形成上下联动、以上率下、全方位、立体化的民主监督网络,持续发出政协好声音,贡献政协新智慧。
调研虽然结束了,但大家对此次调研呈现出的特点记忆犹新:一是“全”,3个小组深入3个县区,深入有代表性的贫困家庭,进村入户,走访企业,从不同侧面了解了真实情况;二是“透”,调研组成员不赶时间、不走过场,坚持问题导向,让贫困群众充分讲真话、道实情,为了把存在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有些走访持续一个小时以上,确保了质量和效果;三是“实”,通过面对面交谈、零距离接触,掌握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情况,摸清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脉搏,收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南阳市进一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增强了信心,指明了路径。
“期望省政协多来南阳视察指导、开展民主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更好查漏补缺、改进工作。”对于省政协此次不打招呼、不设路线的随机大调研,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积极采纳视察团成员代表意见建议,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