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一体化让幸福感攀升
2018-06-26新产经王少杰马永国
文/《新产经》王少杰 记者 马永国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沧州分院
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京津冀迅速蔓延开来的一体化,虽然距离长期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但近年取得的发展却已是有目共睹,尤其是河北在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当地民众从中分享到的幸福指数正在节节攀升。
按照预期,到2030年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远期目标,即为“三地”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不过,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距离预期或许并不遥远。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6,合作已不再是贴在“三地”一体化中的唯一标签。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先行者”——医疗,去年就迈出了民生速度的重要一步。
“家门口”有了名医院
在业内普遍看来,通过医院与医院之间“结对子”,率先打响“三地”医疗一体化进程第一枪。据了解,京津冀地区医疗机构之间已陆续启动并开展对口支援、技术协作、组建集团和联盟以及委托管理等合作形式。以此扩大优质资源技术辐射范围,带动相对落后的河北省卫生与健康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北京已有100余所医疗机构与河北200多所医院建立了对口联系和支援。
过去,只有在京津两地看得到的名医名院,如今,已纷纷进驻河北“落脚”展开帮扶,既缓解了河北患者赴京看病难问题,又满足了患者在“家门口”进名医院治疗需求。
去年上半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合建的沧州院区正式启用。这意味着,今后沧州市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的医疗服务。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沧州分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新产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分院的目的,主要是把先进规范的肿瘤诊疗技术输送到河北,让更多当地患者在本地享受到和北京同等质量的医疗服务,从而缓解当地肿瘤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与此同时,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惠及沧州本地及周边的肿瘤患者。
在此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也已与沧州市中心医院展开全面对接合作。有消息称,此次是301医院首次与地市级医院开展全面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301医院在人才、技术、管理、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根据需求,选派专家通过实地会诊和远程会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疑难病例会诊、手术指导、危重病人抢救等。
“目前,在与北京301医院全面合作基础上,沧州市中心医院还开展了与北京协和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等7家国内强院的洽谈对接。”沧州市中心医院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产经》记者表示,通过上述北京几家医院对沧州市中心医院的帮扶,可带动并引领沧州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飞跃,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更好的民生保障。
相比沧州上述两家医院“对接”动作频频外,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意识可谓更超前。早在2年前,该院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建立天津市肿瘤医院沧州分院的合作就已展开,目前在当地已形成积极影响,对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据了解,此次合作,是天津市肿瘤医院继与河北省邢台、承德等地区合作以来,与河北省医疗机构开展的又一次协同合作。
“京津冀地区医疗机构合作在近期呈现出密集态势,合作机构越来越广泛。”12月15日,环渤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执行秘书长刘红雨在接受《新产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设立分院等形式的“结对子”,表明医院与医院之间已实现全方位医疗对接,合作模式也更加多样,已经从单纯派驻医生、团队,到院际共建、托管,在包含公立、私立机构的合作主题中,也实现了双方交叉合作,不同机制下的医院开始合作。由此,通过京津两地医院的大力支持,逐步提升河北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改善当地民生。
就医河北享京内资源
不难发现,京津冀医疗一体化是“三地”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对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北京作为全国的医疗中心和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地,每天都吸引着大量外地患者进京就诊。据权威统计显示,早在3年前,赴北京市内三级医院就诊的3036万人次外地患者中,仅河北诊患者就达700万人次。期间,包括河北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却要面临着“进京就医难”,长途奔波、漫长等待的苦恼。
在刘红雨看来,京津冀医疗合作有着更加切实的需求。由于京津冀三地医疗水平差距较大,造成长期以来大批患者涌入北京三甲医院,导致京城优质医疗机构资源短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逐渐多样,能将一些患者留在当地,对于疏解北京也有一定益处。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河北患者情愿留在当地就诊呢?
“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河北而言,将是一个不小挑战。”有业内人士认为,河北可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契机,通过医院共建、技术合作、人员培养等方式让河北医疗资源和北京实现均质化,进而实现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切身感受到不出河北就能获得京内专家诊疗方案。
自去年以来,河北部分地市为构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的医疗环境,深化与京津两地医院间的对接力度,已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模式。
为了全面提升沧州市中心医院医疗水平,301医院将着手对该院长远发展进行帮扶,合作内容涵盖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学科建设等多个层面。此外,天津市肿瘤医院沧州分院也迎来发展新契机。据悉,天津肿瘤医院决定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实现全方位医疗对接,定期选派医疗专家来沧州进行技术指导、疑难病例会诊、手术示教、学术讲座。
“将北京的医疗资源辐射到河北,不是说两所医院一弄个协议就开始,我认为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刘红雨认为,在“三地”医疗一体化路径中,应先是通过京津两地医院帮助河北地区医院确立标准化、规范化诊疗流程问题。再通过项目合作,将京津各大医院诊疗项目、技术项目输送至河北,这对提升地区内综合医疗水平有实际帮助。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也曾表示,将按照公共政策的协调、规划的对接和卫生服务水平的逐步均置化这三个层面继续推动,促使北京更多的医疗卫生单位和河北地区做更深入的合作。在此期间,北京将以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属的11家驻京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为突破口,组织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合作。
“只有实现‘三地’联合强化区域卫生资源优化对接,形成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格局,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群众治病就医难和增强群众的幸福指数。”刘红雨如是表示。
异地就医不再难
值得一提的是,异地就医给患者及患者家庭增加的奔波之苦及经济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分布现状极不均衡,更确切地说是河北省在优质医疗资源的人均拥有数量上严重低于京津地区。在此背景下,河北人到北京就医,已成为一个无奈选择。
而进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始终成为欲进京就医河北人的“老大难”。令诸多河北患者提及进京寻医就“犯怵”。
或许是,有着进京就医经历的河北人都有类似遭遇,那就是看同一种病,跑不同的医院,各家医院CT、B超、血项等检查结果互不相认,同一项检查不断重复做,单据攒了一堆,付出成倍的时间、体力、花费,有时还得冒着多次检查辐射量超标的危险,然而,检查结果最后还一样。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这种让人“窝火”的情况将在“三地”得到明显改善。
为方便京津冀患者看病,从去年10月1日起,“三地”共132家医疗机构之间将对首批试点的27项临床检验结果实施互认。根据试点情况,“三地”卫计委将在条件成熟时适时启动第二批互认工作,逐步扩大互认项目和互认医疗机构范围,为京津冀地区患者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这意味着“三地”患者持检查结果在132家医疗机构中的任一家进行就诊,在不影响疾病诊断治疗的情况下将不再进行重复检查。很大程度上,为患者减轻经济压力同时缩短了就诊时间。
记者还了解到,河北在与京津两地医院合作对接后,京津医疗机构将为对接后的河北相关医院开通急诊救治绿色通道,优先收治从河北转院的疑难危重患者。结合国家医疗卫生政策,为其打通到京津合作医院顺畅就医“直通车”,让欲到京津就医的河北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医疗“实惠”。
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经制订了2015至2016年协调发展具体行动计划,包括联合推进医师和护士在“三地”电子注册并共享信息,互认资质;药品招标方面的政策协调一致,推进区域的联合采购,形成更好的招标价格;建立京津冀三地共享的影像诊断中心;建立京津冀三地就诊预约渠道和转诊制度等。
刘红雨表示,京津冀未来在继续推进同等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等结果互认中,加强完善门诊通用病历、临床用血应急调配等合作机制,尽早实现医保跨省即时结算,方便群众异地就医。
不过,“三地”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在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题。从现实来看,由于地域整体水平差别悬殊、政策各异、信息不通、机制不畅等原因,实现其医保和新农合的互联互通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业界普遍认为,虽然医保的互联互通仍是目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但是,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终究会探索出科学、理性的解决之道,只是时间问题。
为此,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曾看来,先是通过对京津冀超大型医院的拆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组建紧密型的医院集团;再是支持更宽泛的合作办医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制;其次是发展远程医疗,在医保支付制度和医院价格制定上给予远程医疗更宽松的发展空间。
“如果‘三地’医保能实现即时结算,其对京津冀一体化意义将不言而喻。”刘红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