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2018-06-26王天昊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杂交稻袁隆平助手

王天昊

1953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就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洪江市城安江镇4千米外的安江农校。这一待,就是16年。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老师上的课让学生喜欢,“他上课上得好,下课还跟学生玩。”当年的学生回忆说:“他不讲究那么多,黑板写满了,他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它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扎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当时的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从1969年10月,袁隆平他们开始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南繁。遍寻资料,他发现海南的野生稻资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又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

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它们一大丛匍匐着,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来就像野草。他约了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认,然后挖回了一兜雄花异常、花药细瘦没开裂的稻穗。

这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又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组。3月下旬,全国18个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农业科技人员来到南红农场。此时“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正在抽穗,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平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

“他这个人做什么都很坦荡,最恨那种保守、自私的做法。”湖南农学院教师罗孝和也是1970年才进入这个科研小组的。他发现,袁隆平从来不搞“山头”,只要表现出对课题感兴趣,他就欢迎,给外单位的讲课一点都不保留。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种植,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5.5千克提高到40千克以上。

1976年,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199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袁隆平来到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他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他经常跟人说起他曾经做过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人呵呵地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地说:“袁老师既有追求又能自在,是个幸福的人。”

猜你喜欢

杂交稻袁隆平助手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小助手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