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新见解
——兼评孙刚博士《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一书

2018-06-26李成银

少林与太极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美学

文/李成银

中国文化是一种关注宇宙生命的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层意蕴正是从宇宙生命本体出发,视天、地、人为统一于“道”的生命流程,因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思想。在这种生命价值观影响下形成的整体思维、意象思维以及和谐理念,架构了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奠定了中华文化诗情画意的审美情趣。

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全息缩影,无疑深深打上了中华审美文化的印记。大自然不仅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对生命之美的颂扬从而使它流光溢彩,而且也为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和文化基因,彰显了“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理念。中国武术作为传递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主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散发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愫,并内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侠义精神”,给人们带来多位立体的中国武术审美文化。

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脱胎于中华审美文化,立足于“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国武术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强调“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整体训练原则,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审美境界。刚柔并济、快慢相间、动静有致、虚实相生等武术技术要领与技法要义,营造了玄秘奥妙的武术意境,折射出中华文化蕴含的审美图景和生命意蕴。比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动作,将“白鹤”之美融合到太极拳之中,使人联想到鹤舞白沙的美丽画卷,从而体现出一种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生命之美,正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思想在中国武术中的映射。

中国武术具有审美价值,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学热”在我国兴起,引发了中国美学理论的深入拓展和学科交融,“武术美学”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虽然有不少学者从武术审美价值、武术审美形式等方面对武术美学问题进行探讨,有一些论文、散记、评述等公开发表,但是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武术审美文化方面的专著更是凤毛麟角。欣闻孙刚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已顺利结题,该成果被人民出版社录用而即将出版,笔者难抑欣喜之情。孙刚是我2000级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孙刚自幼习武,才思敏捷,勤奋好学,善于思索,不仅武术专业技术水平优异,而且长于理论思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曲径通幽 体认生生——从“天人合一”的生命观论太极拳哲学思想》就立足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展开对太极拳生命哲学思想的探索。这一选题也深受我于1997年在西安体育学院由中国武术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武术专题研讨会”上所作的报告《创武术哲学 促武术发展》的影响。该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此后,孙刚继续追索于这一研究领域。博士期间,他师从我国著名武术教育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朱瑞琪教授,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获得答辩专家的高度评价。博士后期间,他师从全国文化名家、国家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戚万学教授,其博士后出站报告《新时期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选择与体系架构》被专家组评为优秀,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这对于武术界乃至体育界都是难能可贵的。多年来,孙刚一直致力于中国武术文化、武术教育及导引养生等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丰硕。《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的即将问世,对于孙刚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检验。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武术,加上审美文化的复杂性,研究的难度可想而知。孙刚敢于直面这种挑战,提出了一些鲜明的、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并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种知难而进的学术精神令人可敬。

阅读全书,令人耳目一新。全书共分为七章,在梳理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上古英雄神话是中国武术审美文化形成的文化源头,体现了一种始源性研究特色;架构了“武形”—“武势”—“武韵”—“武神”不同层面的武术技艺审美形态和武术技艺水平高低的审美评价标准,为人们欣赏武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构建了“自然具象”—“武术形象”—“武术意象”—“武术意境”的中国武术审美意象再造理论;提出了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中的自然意象、身体意象、人文意象的三层次意象结构,阐释了武德审美文化阳刚之美和阴柔之韵的结构内涵,彰显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仁”“礼”“和”与“义”“勇”“信”的思想理念,勾勒了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特征。该研究成果彰显了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不仅蕴涵在武术技术、技法的表现形式之中,而且蕴涵于习武之人高尚的人格品质、道德践行之中,从中国武术精神中折射出阴阳和合、内圣外王的中国文化人生哲理。因而,中国武术不仅仅是一门攻防兼备的技击术、强内壮外的健身术、身心合一的养生术、形神合一的肢体艺术,更是一门性命双修的人性修炼术,是一部修炼人的心性、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弘扬真善美的教育宝典。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情感主体化的审美载体,一方面指向对自然本真的生命复归之道,另一方面又指向对人文价值的精神审美诉求,体现了一种主体化了的“天人合一”生命理想寄寓。研究呈现出系统化、体系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创新之处填补了中国武术美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孙刚深入挖掘中国武术印记中的中国优秀审美文化传统,并吸收西方审美文化经验中合理成分对比分析,难能可贵。尤其是他将缥缈玄奥的审美文化理论与武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既入乎又出乎中国古代美学,既不感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又感觉神清气爽、意蕴隽永。虽然有些话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孙刚强化了理论分析,并融汇了有血有肉的个案,从而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阐解详尽,论证有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学术性与通俗性融于一体,使该成果具有了较高的实用价值。比如,我们常说的中国武术的“形神兼备”问题,该研究能够从“形”“神”这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为突破口,将中国武术技艺从武术之“形”—“势”—“韵”—“神”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剖析和审美评判,有利于读者从审美视角对武术演练者进行技艺评价和武术鉴赏,这无疑又具有了指导实践的应用价值。

孙刚视野开阔,才思敏捷,笔歌墨舞,酣畅淋漓,体现了较高的武术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武术文化功底。此书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都可圈可点,不再一一指陈。希望孙刚继续深化研究,不断拓宽中国武术美学研究领域,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服务于世界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总之,本人认为此书可谓是一部真正从理性层面研究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的学术性著作,对于丰富中国武术基础理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信孙刚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收获,对此,我满怀信心地期待着。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外婆的美学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纯白美学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