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乡镇公共文化管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2018-06-25王化龙
王化龙
摘要:近年来,全国多个县市掀起了重视乡镇公共文化管理热潮,各级政府和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乡镇文化管理和服务已经初见成效。就笔者所在的农村小镇来说,在秦安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支持下,以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服务基层、打造秦安大地湾文化、革命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活动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以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的形成。经过数年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初步实现了覆盖全县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架建设和形成了全县以乡镇文化管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文化经济和谐发展链条”,给全县文化与经济大繁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关键词:秦安县;乡镇公共文化管理;经济协调发展;思考
一、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村乡镇文化管理基础
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我县以城镇为依托,重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基本实现“一县三馆”、“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广场”的建设目标。全县现有公共图书馆1个,村级图书馆15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全县的十几个乡镇都建有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大部分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室、文体小广场。根据文化队伍的现状,我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分级分批分类对全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干部以及农村业余文艺骨干、村级文化管理员进行培训。同时,精心指导各地农村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扶持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全县各乡镇、街道基本配置了1-2名专(兼)职文化干部,文化骨干队伍达到100余人,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00余次。
二、注重特色文化项目开发,探索有效的“文化经济和谐发展链条”
为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继续打造闹元宵、秦安小曲、乡村秦腔自乐班、“农民春晚”、“老年文化节”、“秦安桃花会”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形成了秦安特色的系列社会文化活动,尤其是秦安桃花会文艺综合演出活动和采风活动,在充分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展示秦安独特的蜜桃文化产业的同时,带动了秦安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业进入全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縣文化部门主要抓好了以下工作:
1.每一年要举办“秦安桃花会”,主要是以桃花会为文化发展主题,依托和带动全县果品产业发展。在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盛会上,邀请甘肃内外的著名歌星、演绎人员给秦安的桃子、苹果、冰糖雪梨代言销售,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开发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网购,给全县大部分乡镇的果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销售网络,全县的经济发展提高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化管理的效益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组织开展全县的新年农村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县局下发了文件,组织各乡镇开展了歌会、文艺演出、联谊会、送文化下乡、皮影展演、书画展览、灯展等100余项活动,受益观众近十万余人次。更为可惜的是这些文化活动吸引了外来游客和客商,将秦安传统草编、手工鞋垫、书画艺术品的销售正式融合到文化的发展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光秦安县下辖的莲花镇的十几个自然村,仅靠手工鞋垫就收入20多万元,给全镇人均收入带来40多元,可以这种初步的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尝试是有效的。
3.自办文化活动蔚然成风。近年来,我县农民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文化活动日趋增加,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渐成风气。一些农民组建的广场舞队、秧歌队、农民乐队等,利用农闲时间或节庆日、喜庆场,组织开展广场舞表演、秧歌表演、文艺演唱会、书法、摄影、剪纸、美术展览等文化娱乐活动,充实了农民的空闲时间,也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特别是农民组织的秦腔自乐班和秦安小曲表演已经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和致富之路。这些自主文艺活动在周边县市很受欢迎,演出收益很可观。以秦安县郭河村为例,这类演出收入每年超过10万元,人均收益提高300元。
三、我县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我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诸多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当前,随着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我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不足,网络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总体不高。政府主导举办的一些文化活动,与群众需求不尽一致,群众参与度不高。在一些边远乡村,部分群众仍无法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2.文化设施仍需完善。由于规划缺失,县城至今没有建专门的大型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受到较大影响。一些村受地形、土地、资金的制约,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不高,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撤乡并村以后,被撤并的乡镇和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为继,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群众休闲娱乐、开展文艺活动无场地的问题比较突出。
3.文化精品较为欠缺。各文艺门类发展水平不平衡,少数门类“一枝独秀”,优势门类不突出,大多数门类乏善可陈。总体来讲,缺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艺精品,“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依然存在。民间乐队中,低俗、庸俗的文艺节目仍然存在。
4.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全县文艺创作、文艺展演、文化传承、文化经营与文化管理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青黄不接。县文化馆作为指导全县文艺演出的主力军,在编人员中没有一人能够独立创作文艺节目。每逢需要创作节目时,不是去省、市请专业老师,就是请馆里退休的老同志出马。乡镇文化专干普遍年龄老化,新接替的同志基本是“门外汉”,并且身兼多职,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驻村帮扶等繁杂的农村经济工作,分散了抓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精力。
四、加强我县农村乡镇文化管理的一些建议与思考
对于像秦安这样一个西部偏远小县来说,今后的文化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建议在今后能够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扩充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模,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重点抓好“四馆一中心”建设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